26. 第二十六章 亲近

待沈妙妍回到平阳侯府时。

沈微月正在平阳侯夫人面前,泪眼朦胧地扯帕子。

魏麟今天没来。

明明是他早早与她定下约定。

她准备良多,又在那里苦苦等待了许久,都没有等到他。

平阳侯夫人正连连安慰。

沈妙妍在一旁冷眼看着。

沈微月不知道实情便也罢了,连平阳侯夫人都不知道。

明明平阳侯已经算得上是魏麟那一边的,出了这种事,他是第一批的知情人,却连自己的妻女都不通气一声。

那人比她想象的要更加薄情。

诗会上发生的事情,表面上无人知晓,暗地里却在迅速发酵。

被赶出周家的何奇被查出曾在酒后对皇家出言不逊,造谣生事。

其言语之中,却又带了真实。

周家的周大人,目前还在京外,京中只有一干女眷,周家是没有获知那些隐秘消息的途径的。

何奇接触过的人便要被一一盘查。

这种调查,原本应是要扯出大事的。

但很快,魏昌皇帝便没了计较这边的心思。

西疆……出事了。

八百里加急战报。

西夷不知到哪弄来了大批精良兵器,良驹铁骑,在初春这个从未有过的时节,大肆进攻边境。

堂堂大魏,数万兵甲。

区区蛮夷几千铁骑,竟如入无人之境。

一举攻破天岭关,直直冲着淮州去了。

皇帝早朝上一挥手,谢昭查了一半的事情就被放下了。

表面看来,似乎不了了之。

只是,平阳侯连续两日,深夜进宫。

又显得有些不同寻常。

这日,谢昭寻了个由头,来找沈妙妍。

只是垂眸的谢昭,显得安静又沉默,沈妙妍也不寻什么话头,就跟着他走。

前方的人突然停下了脚步。

沈妙妍险些撞到了谢昭的身上。

“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但我劝你趁早收手。”

谢昭的声音带着几分冷淡,是沈妙妍并未听过的语气。

甚至极其罕见地,能从中品到一丝来自战场,带着厮杀鲜血的压迫感。

但沈妙妍并不害怕他。而且,她大抵能猜到一些原委。

于是,沈妙妍眨了眨眼睛,分外无辜:“我打什么主意了?”

“我若是没亲眼看着你迷晕何奇,说不得会被你骗过去。但我看见了,沈小姐。你并非全无破绽。”

果然。

沈妙妍便笑:“那天,人是自己撞上来的,我只是自卫而已。至于他另外做了什么事,总归不是我按着他的手去做,拽着他的舌头去说的,与我何干?”

“他的情况不好,是得了癔症。他患病的时间,距离他从你那里离开,不过几个时辰。”

谢昭收在袖中的手,攥紧了腰间的玉佩,眼睛紧紧锁着沈妙妍。

神色中带了显而易见地探究。

沈妙妍抿了抿唇,随后低头看自己的手。

她柔嫩的手心朝上,又翻转手腕。白玉手镯转动的同时,似乎将什么无形的东西压了下去。

“或许有些人做多了亏心事,被那伥鬼找上门来了也说不定?”

沈妙妍歪头,说道。

谢昭眸色一沉:“伥鬼是鬼。鬼,确实是大魏律法无法惩处的。”

“伥鬼也是人变的,当初的律法没救她,现在自然也不能惩处她。”

沈妙妍抬起头来直视谢昭,眼中明晃晃地跳动着跃跃欲试。

两人无声僵持片刻。

视线在空中交缠。

谁都不愿先开口,仿佛在较着什么劲。

许久,一只雀儿落在附近的房顶,叽叽喳喳地叫了起来,打破了这份凝滞的气氛。

谢昭终于是叹了口气,换了话题:“不出意外,六殿下近日就能从牢中出来。”

沈妙妍默了默。

这她倒是心中有数。魏昌皇帝对于魏麟的喜爱简直溢于言表。

魏麟似乎是他对自己权威的一种延申。

他不会关魏麟太久的。

当然,魏麟也别想全身而退。

沈妙妍回过神来,笑着对谢昭道:“谢谢。”

谢昭自己既然不提,她便全当谢昭今日只是为了提醒他注意危险。

谢昭已然妥协,便也不再咄咄逼人,他眼中带了一些无奈:“你也不怕引火烧身。”

她不怕。

只不过府中一个侍女情乱之时所说的话,理解成真成假都可以。

没有确凿的证据,皇帝不可能下达确切的处罚,更不要说连累她了。

能给平阳侯找些麻烦,她乐意之至。

这些,却是不便讲给谢昭听的。

谢昭看着沈妙妍的背影,磨蹭一下手中的玉佩。

“我明日便要启程了。”

沈妙妍疑惑地回头看他:“西疆?”

谢昭点点头。

沈妙妍皱了眉,心中咯噔一声,突然产生了很不好的预感。

仿佛有什么事情超出了她的掌控。

前世谢昭根本没有因为凡云山一事回京,此时是坐镇西疆的,那时西疆边境可没有出什么岔子。

今世谢昭因为这件事被拖在京城,改变了西疆的战局吗?

谢昭不知道她在想什么,看她有些出神,只是轻声道:“你要多保重自己。”

沈妙妍下意识回道:“你也是,一路珍重。”

谢昭便笑着点头。

他递给沈妙妍一块令牌。

“我的人你也知道一些,如果有需要,不必客气。”

沈妙妍怔怔接过。

那块令牌,她前世见过的。

谢昭他……

对她,可能已经与前世有相同的亲近了。

竟是这样快。

正如谢昭所说,魏麟,果然没两天就从牢里被放了出来。

天子脚下,还没有哪个人,敢让一位还未确定失势的皇子吃苦。

但魏麟还是瘦了很多,整个人都阴郁了下来。

这样一来,倒是更加贴近沈妙妍印象中,那个摘下面具后的魏麟。

魏昌皇帝对他的处罚简单却又残酷,他收回了魏麟对兵部的管辖权。

原本的兵部尚书告老还乡,换了新的上来。

而谁都知道,原来的那位兵部尚书,是站在魏麟那边的。

魏麟手中的权力削弱,又受到皇帝猜疑。原本胜券在握的帝位,又变得有些扑朔迷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