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安禄山自证清白

“从扬州书院开院到现在,有三万余工匠了,这些工匠,现在遍布在淮南道、江南东道,还有一部分到了江南西道。”

李倓心中有了盘算。

显然,之前与王忠嗣商议过的后勤专业化,是能够实现的。

现在有充足的人才储备。

历史上,安禄山并没有攻打扬州。

可不代表这个时间线安禄山会放过扬州。

江东现在是大唐的印钞机,国库主要收入来源,安禄山会放过这块肥肉?

扬州作为江北重镇,用砖头围几层,不过分吧?

进入九月中旬,大唐朝廷的权力角逐并没有因为李林甫被抄家而消停下来。

反而愈演愈烈。

九月中旬,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突然向朝廷奏疏,弹劾安禄山造反。

九月下旬,哥舒翰也明确表态。

几位军方重量级大佬先后表态,奏疏放到了李隆基桌案前。

这个时候的李隆基,脸色有些难看。

哥舒翰和安思顺这些人,以及杨国忠的意见,李隆基会非常慎重。

因为他需要杨国忠替他办事,需要哥舒翰拿回九曲之地,需要安思顺防御回纥人。

在杨国忠的一再请求下,李隆基决定召安禄山到长安。

只要安禄山不敢来长安,那他就是谋反。

这下杨国忠满意了,他公开表示,安禄山绝不会来长安。

十月,安禄山接到了李隆基的传召。

“现在怎么办?”安禄山脸色阴沉道。

安禄山最近一段时间在范阳如坐针毡。

虽然他得到了河东节度使的位置,手中可调动的兵马更多,但杨国忠在长安城的做派实在让他夜不能寐。

尤其是刘骆谷最近频繁地传回消息说杨国忠在四处征集兵马,还到处搜罗与安禄山有关联的官员。

安禄山是想造反,但安禄山又不是真的蠢货。

造反这种事岂是说能造反立刻就行动的?

造反得有兵马没错,但造反也得有名正言顺的理由,要搞好舆情工作。

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就是让许多人相信自己说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