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举报

说起这事,刘海中也有些不爽,本来是收拾贾东旭的,怎么搞的最后把自己媳妇坑进去了。

气得刘海中把刘光福直接暴走了一顿。

现在刘光福还害怕着呢!

总之一提起这事刘海中是相当不痛快。

看到刘海中脸色都变了,易中海心里有了计较。

“老易,你说这事,我也是服了你了,你说你出的什么主意,让光福去举报贾张氏,到头来还把我媳妇送到街道办了,这也太不像话了!”刘海中自顾自喝了起来,把花生米嚼的嘎嘎响。

“老刘,这事怎么能怨咱俩呢?你想想,这事不应该埋怨贾张氏和贾东旭嘛!要不是这俩搅屎棍子,你媳妇也不至于吃那苦!”

“更关键的是,到时候咱们几个大爷的地位恐怕就保不住了,所以我看还真是要狠狠治一治院里的歪风邪气,不然以后大院里谁还听我们几个的?”

易中海这一连串的发问,算是说到了刘海中的心坎里了。

老刘原先本来都要提拔干部了,一番操作猛如虎,一看学历是小学,这就尴尬了。

提干也就算泡汤了,自打那次以后,刘海中就再也没有当领导的机会了。

这也成了刘海中的一块心病,好不容易当了院里的大爷,现在要是被撤掉了,刘海中不得疯了。

“老易这可不行,都是贾家惹的祸,和我们家一毛钱都没关系啊,不行啊,得想办法收拾贾东旭一顿!”

“唉,不好整啊,现在贾东旭可不得了,在厂里技术也不错!”易中海唉声叹气,感觉一点办法也没有。

说起这个刘海中来精神了,太和易中海不是一个车间的,都听说贾东旭有浪费材料的嫌疑,并且还传闻贾东旭贿赂了厂里的领导。

老易消息也太不灵通了,刘海中可算是找到了奚落易中海的机会。

看到易中海有些飘飘然了,易中海赶紧恭维了几句刘海中。

把刘海中说的心怀怒放,花枝招展的。

“可惜啊,杨厂长他们不知道也没啥用处啊!”易中海喝了杯酒,自言自语道。

“来来来,喝酒!”刘海中听后心中有了计较,不就是杨厂长不知道嘛,那还不简单了。

易中海这人还是太谨慎了,刘海中心里吐槽了起来。

回到家里,刘海中想着要不要明早直接去找杨厂长,但转念一想,这事捕风捉影的,连个证据都没有,自己红口白牙的,纯纯找骂。

那应该怎么办呢?

刘海中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琢磨不出来,打电话?那玩意可是厂领导才有的!

听到刘海中跟驴打滚似的,二大妈牢骚道“老刘,你这是被跳蚤咬了还是咋了?”

“什么跳蚤,贾家也太不是东西了,现在厂里传闻贾东旭浪费材料,贿赂领导,我得想个办法让厂领导知道才行!”

刘海中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你就为这睡不着觉?”

“你以为呢?这可是大事!”

“写匿名信呗,真笨!”二大妈一顿数落。

“坏了,我怎么把这一茬忘了”还得是媳妇呀!

刘海中身子一翻,滚到了二大妈旁边。

突然冲着二大妈就来了一口,二大妈突然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静谧的夜晚,伴随着北风的呼啸,吹动着外面的树枝来回摆动。

老刘也在一阵窸窸窣窣后,心满意足的沉沉睡去。

……

很快,一份份举报信都被送进了厂领导的办公室,包括杨厂长,还有几个副厂长都收到了。

刘海中也是个会举一反三的,弄了好几份举报信,这样可以扩大影响力,让大领导们尽快处理。

“小姜,杨厂长在么?”

厂里的另一位副厂长刘和庆来找杨厂长了,他也接到了匿名举报信。

举报信的内容指名道姓,甚至连时间和地点都写得清清楚楚,里面涉及到一位车间主任和学徒工,这事可必须得重视。

见刘和庆副厂长手里也捏着一封信,杨厂长的秘书小姜问道是不是举报黄主任的匿名举报信?

“杨厂长也收到了?”

“是啊,也不知道是谁写的,一大清早厂长就发现信被塞进他办公室了!”

“得,那我先进去了!”

说完刘副厂长就进杨厂长办公室了。

没一会儿,另一位副厂长,詹文奎也来了,当然手里也捏着一封举报信。

这下,三位厂长齐聚一堂,一时间整个办公室烟雾弥漫,雾气缭绕,时不时还传出阵阵骂娘声。

举报信写的细节慢慢,就连贾东旭给黄礼民送了多少东西,在哪送的,当时说了什么话都写的一清二楚。

特别是还写了贾东旭害怕自己到时候做不好怎么办?

而黄礼民当时拍了拍贾东旭的肩膀,告诉贾东旭别担心,自己是主任,没人敢多说废话,让贾东旭好好干就行。

“老詹,老刘,你俩咋看这事?”

几个人交换了一下匿名信,发现都是同一个人写的,内容也是一样的。

从信中分析,要么这个人当时就在现场,要么就是胡编乱造的。

可是,贿赂领导这种事怎么可能有第三方在场,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几个厂长都认为这件事情有可能是胡编乱造的,但是这种事情谁又能说的准呢。

万一黄礼民和贾东旭只是表面清白,暗地里真的不干净,这岂不是助长了歪风邪气,让举报人怎么看咱们轧钢厂!

几个人又陷入了沉思。

贾东旭不过是个新人罢了,可黄礼民他们三个可了解到很,那就不是个搞贪污腐败的人。

詹副厂长眯着眼睛,看了看刘副厂长,这才慢悠悠地说道“要不还是调查调查吧,没有更好,有这种事就把他们拿下,也算是有个交代了!”

“不合适吧!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都要查,那咱们得有多忙啊,这么搞下去也太伤工人的心了吧!”刘副厂长面色凝重,认为这样还是有些不妥当。

两个人双双看向了杨厂长,最后的决定权还是要交给杨振国,他才是厂里的一把手。

见两个人各执一词,杨厂长也苦笑着说“你们两个老滑头,一人负责一种说法是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