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假日将近

挂了电话后,赵扶光唏嘘地叹了口气,内心堵堵的,总觉得秦璐可怜。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正远在乡镇调研的秦璐,把手机放下后,却是不禁露出甜蜜而欣慰的笑容,自言自语:“赵扶光,你刚才说你关心我……这是真的吗?”

翌日,县里发生了两件令人不得不关注的事情。

第一件,自然是中秋放假通知的公布,得知放假之余,还能领取好几件物资,一众干部都特别振奋。

但比这还要令人振奋的,则是第二件事。

当天出版的学习时报上,头版内容即是由定山县档案局发表的一篇理论文章。

以《从档案工作改革尝试中汲取实践真理,谱写职能分离理论结合新篇章》为题,署名区共有六个作者,分别是宋雨锋、赵扶光、唐莉、毛睿、周承西,邓翔。

这篇文章一出来,瞬间引起体制内甚至党内多少干部的关注。

即使,这篇文章的理论基础来自于定山县档案局的制度改革经验,但省委市委都对此非常重视,省厅宣传部甚至在第一时间转发文章,给予了正面评价。

市委宣传部紧随其后,肯定了文章内容,并表扬发改委的宋雨锋主任为体制改革迈出了推进性的步伐。

反观县委这边,所有干部皆是惊呆了。

谁敢相信,一个小小的定山县,竟能产出如此被省市如此重视的文章。

更令人惊讶的是,文章竟然出自于看似默默无名的档案局!

但凡是个比较聪敏的干部,都能看出,宋雨锋的署名只是挂了个虚名,真正把文章写出来的,无疑正是以赵扶光为首的档案局干部。

换句话说,是档案局成就了宋雨锋,让他出名了。

只是让县委一众干部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一篇文章,需要挂上档案局所有干部的署名?

赵扶光是局长,他署名,这正常。

唐莉是赵扶光的助手,亦是档案局成立后的第一批入编干部之一,她署名也勉强正常。

可,毛睿、周承西以及邓翔,这三个刚考上公务员、刚参加档案工作不久的新干部,怎么也在署名区内?

纵然众人都不晓得这种署名究竟基于什么原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篇文章的发表着实让档案局全体出了一次名。

这种出名,看似微妙,实则效果奇佳。

未来几天,县里其他部门的干部有事没事都会来档案局逛一圈,一来表扬赵扶光文章写的好,二来祝贺档案局受到许多高光关注,三来则是跟赵扶光取取经。

甚至,在之后的一个星期,陆续有其他区县,乃至市委的干部,特意前来档案局观摩,跟赵扶光讨论理论问题,讨教改革经验,临走时还特意跟赵扶光交换了联系方式。

赵扶光着实火了一把,县委政府许多单位领导都看得眼红。

而这种火,还让赵扶光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体制内更大更高的领导的视野里,也让档案局一时间成了香饽饽。

中秋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刚开完常务会议的李劲,找到赵扶光,给他递了一份工作名单。

“赵局长,刚才有几个常委提议,鉴于档案局目前取得丰硕的工作成果,县里计划给档案局进一步扩编,推进档案工作高效改革。”

“还扩编?”赵扶光不解皱眉,面露苦笑,“扩编就不需要了吧?档案局虽然做出了成果,但统共就那么几个干部,就算再扩编,也不会有哪个干部愿意来档案局工作,就算有,也是跟之前一样,干了几天就走了。”

李劲讪讪一笑:“赵局长的文章工作做的那么高调,怎么你这个人就对自己的单位没信心呢?”

“这不是有没有信心的问题。”赵扶光面泛凝重之色,“主要还是档案工作不被干部所理解,平时工作内容枯燥无聊,谁愿意来单位跟档案资料打一整天的交道?”

“赵局长这么说也不错,但你知不知道,你用一篇文章,证明了档案局的文化能力,其他区县有多少干部看的眼红吗?他们甚至羡慕我们有档案局这么一个文化堡垒,也想萧规曹随,仿照我们的模式,设立档案局,但可惜他们都干不起来,这足以说明,赵局长是有能力的,能把档案局这种边缘单位干的有声有色,风生水起,这分明值得参与。”

说着,李劲指了指手中的工作名单。

“尤其你在发表文章之余,还加上了单位干部的名字,有不少领导就好这一口,更别说那些刚参加工作的干部,你看这份名单,这全都是近期向县委申请调入档案局的干部,你挑几个当下属吧。”

虽然李劲所言算是一件好事,但赵扶光真提不起兴趣,他担心他挑的干部,还是像上次一样,干没多久就离岗,这种不道而别,他真不想再经历一次。

意识到这一层,赵扶光瞥了一眼名单,便把名单还给李劲。

“李书记你来帮我挑吧,我没眼力,而你有慧眼,你看中哪个我就挑哪个。”

李劲拍拍赵扶光肩膀讪笑道:“别沮丧嘛,有的时候,咱还是得向前看的,你要真不介意,那我就尽量给你挑几个素质好的干部,确保他们不会干几天就走。”

由于节假日调休的缘故,这个工作日结束后,周六还得再上一天班。

李劲在名单里挑了几个干部,联系后,要求他们周六来报道。

但他得到的回应,全都无一例外,都打算在节后再来单位报道。

这可把李劲气得不行。

但转念一想,这又无可厚非,毕竟调休制度本就毫无人性,明明只要不来报道,周六就能多休息一天,既然如此,又何必硬要花一天时间报道?还不如节后再来呢!

事实上,也不只是这些被要求报道的新干部,连县委里的干部,都对调休抱有痛恶之心。

中秋假期前一天,干部都没心思工作,要么瞎忙,要么清闲,都在等着放假。

赵扶光则不同,他对放假没有兴趣,毕竟他自己本就没有过节安排。

他唯一需要考虑的是,该不该答应宋雨锋,去市里跟他过节?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