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3-EP1:釜山行(16)

OR3-EP1:釜山行(16)

当麦克尼尔在发现警察的行动并临时决定改变计划时,他最先考虑到的直接后果是那些同姜顺德勾结的日本人(或许还有韩国人)的反应。过了今天,操纵着姜顺德这个内心充满戾气和疯狂的家伙四处作案的罪魁祸首们就会察觉风声并迅速逃离,此前伯顿做出了和麦克尼尔相似的判断。在这些不知会从犯罪活动中获得多少利益的刽子手们决定抽身之前,一次更加大胆的行动出现在了麦克尼尔的蓝图中。

“想法很不错,但这么冒险的方案没法实际执行。”任队长和麦克尼尔一起坐在单面镜后方,另一侧则是被五花大绑的姜顺德。手法娴熟的情报人员采取了多种办法防止这个穷凶极恶的犯罪嫌疑人向外界传递消息、逃跑或是自杀,如今的姜顺德在电子病毒的控制下成了仅保存生命体征的植物人,只有当这些满腹牢骚的情报人员决定审讯他时,他才能从束缚中被暂时释放。夜晚还很漫长,留给他们用来混淆视听的时间却不多了。不必等到天亮,姜顺德的同伙一定会发现异常。

“您是担心对外国人动手会引起异议吗?”麦克尼尔一向随时做好被人推出去承担责任的心理准备,只有向他的雇主们表明态度,他们才会相信他的忠诚,“那么,让外国人来对付外国人,总不会引来麻烦吧?”

“麻烦不在于抓捕和调查的对象是不是外国人,也不在于手续。”任队长抬头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钟表,这件只具备象征意义的工具更多地给人一种心理安慰,“在于我们最终得到的那个结果是不是我们需要的。”

麦克尼尔先是一愣,而后他从自己的处境中得到了启发。大批量地从港口城市涌入韩国的难民给韩国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随之出现的犯罪更是让市民和警察都苦不堪言。那么,从朝鲜逃脱的【脱北者】其实也算是一种另类的难民,他们没有得到类似的下场,其中原因除了所谓的同胞身份外,更多地则是韩国为宣传工作而不得不优待这些流亡者,哪怕后来发生的事件证明其中一部分人是游手好闲的流氓。

情报部门和警察都在跟踪这起案件,姜顺德背后的日本人令情况变得更加复杂,或许姜顺德秘密地从事间谍活动,那时情报部门有一定的机会将公众的关注点从姜顺德这个杀人犯原本是朝鲜人这个方向上转移到姜顺德是日本或其他国家的间谍上,其他流亡者也不必承担同样的骂名,更不必担心自己落得和难民一样的下场。反之,假如所有调查都证明这只是一起简单的刑事案件,对流亡者不利的流言就将不胫而走。消灭不稳定因素的目的是让社会恢复原本的稳定,倘若这一举动带来更大的混乱,麦克尼尔只能认定出自正义和法律的决策有时会得不偿失。

“那您就要想办法让它的结果符合您的要求。”

“没错,我们不能让事情变得更糟糕。”任队长按下了一个按钮,告诉自己的手下继续审问姜顺德,要是姜顺德还不招供,他们只能考虑用麦克尼尔提供的创意来审问了,“有不可靠的消息说,北边最近释放了和解的信号,不知是真是假……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国内突然出现了针对脱北者的仇恨舆论,即便脱北者都是逃出朝鲜的【叛徒】,估计朝鲜人也会认为我们没有诚意。”

“办着简单的事情却还要考虑可能造成的后续影响,您的生活一定不轻松。”

人各有志,任队长选择了这种人生,麦克尼尔和伯顿则有另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出发点和选择带来了不同的结果,有时用单一的标准评价结果是愚蠢的,至少这是麦克尼尔自己的想法。军人有机会站在灯光下接受喝彩和欢呼,那些从事情报工作的特工则将自己的人生全部奉献给了只能藏在阴影中的事业。比起人,他们活得更像是工具和机械,这是不可避免的代价。总要有人做着类似的工作,挺身而出的勇士值得麦克尼尔奉上发自内心的尊敬。

“这些活跃在【东莱物产】的日本人如果失踪了,无论你们怎么掩饰,暴露也只是时间问题。”麦克尼尔提供了一个新的想法,“但是,我们可以把他们的思想关进选好的牢笼里,而后您有数不尽的时间陪他们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你聪明得过头了,麦克尼尔先生,或者说所罗门先生。”任队长不动声色地点头表示赞同,“我们确实有这样的打算,利用一个机会交换电子脑,用我们的特工伪装成他们的人……等等。”

两人不约而同地望着还在被其他探员挂起来轮番殴打的姜顺德,他们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一份坚决和果断。

“具秘书,这里有个新的任务要交给你。”任队长告诉他的手下尽快来接受新工作。

绕过了那名样貌凶悍的助手后,麦克尼尔从房间的后门离开,在走廊中找到了数着墙上图案编号的米拉。两人之前进入设施时没有认真地观察墙壁,经过米拉的提醒,麦克尼尔这才看清那些密密麻麻的细小花纹。建造这座设施的建筑师和装修人员一定很有艺术天赋,他们在一座略显阴森恐怖的建筑中用这些花纹调和了气氛,使得走廊看上去更像是酒店客房外侧的长廊而不是通向地狱的快速车道。

“可惜了这么好的构思,情报部门的工作场所只需要钢筋水泥就够了。”麦克尼尔发现米拉还在研究这些图案,“我们该出发了,希望我们的幸运足够让我们将犯罪团伙一网打尽。”

“刚才我在这里迷路了。”米拉站起来,穿上了外套,“当时我似乎被困在一个正方形的循环走廊里,怎么走也出不来……但是,当我开始研究这些花纹时,不知怎么回事,那个奇怪的迷宫就消失了。”

麦克尼尔有些后怕,幸亏他没和米拉一起到处参观,不然他很难保证自己不会钻进类似的圈套。他和米拉沿着楼梯返回了书店,并将刚才的计划告诉了米拉。这是麦克尼尔第一次接触和交换电子脑有关的工作,以前他偶尔从伯顿那里听到一些荒唐的新闻,比如说某些大人物在寻欢作乐时热衷于交换电子脑——那些人实在是太不小心了,只要这一过程中发生意外,他们名下的全部财富和资源将落入别人手中。义体是可以量产的,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只在思想和灵魂,这是那些强调本质性的学者一直以来坚持捍卫的理念之一。然而,过去的少数案例表明,在交换电子脑的案件中成为受害者的大人物们很难获得手下的信任。

“人类终究还是更看重已经形成了固定格式的外表。”

他们留在书店中等待着临时分配的队友出现,麦克尼尔不愿将时间浪费在等待上,他还在探索【潘多拉】具有什么目前暂未起效的其他功能。正当他为烹饪技术的精进而产生了些许的满足感时,米拉用力地拽着他的衣袖,让刚从沉思中清醒的麦克尼尔一眼看到了离他只有几步远的姜顺德。

“您是——”

“别弄砸了。”【姜顺德】面无表情地说道,“我们现在立刻去拦截那两个疑似为姜顺德提供帮助的日本人。”

麦克尼尔心中了然,任队长安排了一名手下用姜顺德的身体活动,以便将姜顺德的盟友骗出来。顶着姜顺德的外貌并使用他的身体活动的特工带着麦克尼尔来到了外面的一辆轿车附近,他对麦克尼尔说,自己左手提着的箱子中还有其他人的电子脑,如果他们能够顺利抓住姜顺德的日本同伙,届时任队长会决定让自己的手下冒充姜顺德及其同伙去打探消息。只替换姜顺德,容易被发现;只替换两个日本人,也不太稳妥;同时替换三个人,才能保证他们在短时间内不被发现。

“很好,愿我们合作愉快。”麦克尼尔想向着对方释放善意,于是主动伸出了右手,可惜这位【姜顺德】并不领情,他只得尴尬地把手缩了回去,“当然,我对你们的法律感到好奇——我想说,如果调查人员入侵电子脑以获得证据也是非法行为,那么把犯罪嫌疑人的电子脑换掉并安排调查人员去潜伏,会不会……”

“少说几句,那不是你该关心的。”

麦克尼尔打开了另一侧的车门,坐在了驾驶员的位置上。保持沉默的米拉轻巧地霸占了后排座位,透过后视镜以调侃的眼神取笑着麦克尼尔的不识抬举。麦克尼尔没有气恼,他设定了驾驶路线,迅速地熟悉了这辆轿车的操作系统,然后将车子开出了停车场。姜顺德能够频繁外出且很少遮掩真面目却不被发现,一定有这些人的功劳,他们不会任由姜顺德四处乱窜而坐视不管。

在半路上,麦克尼尔了解了同义体有关的部分法律。原来,自从全球第一个完全义体化的人类出现后,许多传统思维和道德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就交换电子脑行为而言,韩国的主流意见对其持反对态度,尤其是当这种行为可能被广泛应用于间谍活动和类似的犯罪时,严禁交换电子脑似乎变得势在必行。然而,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这种方式寻求非同一般的刺激时,认真执法变成了空话,忙于处理难民的警察根本没时间了解今天又有谁私自和别人交换了电子脑。把自己的义体打造得和骷髅骨架一样的艺术家也不在少数,他们同样担心交换电子脑的行为一旦被声明违法,类似的【伤风败俗】的义体也会被查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