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王介甫杭州求见

“放心吧!骑马我是天生的!”

“真羡慕她啊!可以自由奔跑。”

“为夫给你牵着缰绳呢!别总是盯着别人看。”

“哼,你该不会厌弃我了吧?”

“我才没有,这辈子就只有你了。装不下其他人。”

“小哥儿,嘴好甜啊!跟谁学的?”

包镱苦笑,好不容易从赵曙和白烨那里批发了一些土味情话来,这娘们儿怎么一点不感动呢?

都是女子,看萧娘子和梁娘子,多贴心啊?

“眼睛往哪里瞅呢?你娘子我在这里坐着呢!嗯哼!”

“崔娘子,吃吗?可甜了!”

“吃!相公,你也吃一颗?”

“我对甜食没那么喜欢,吃吃吃,别塞了!疼!”

这娘们儿怎么这么粗鲁呢?

你好歹把葡萄皮给扒了啊?

唔?

这是什么葡萄?

还挺好吃的!

“启禀公主,达贡送来的鸽信,马尔达般海湾出现大批船只,正在朝着达贡而来!”

“应该是我的人到了。”

“你要走了吗?”

“不会很久的,还会见面的。我的善意已经向你父王表达了,他会理解的。”

“那些草药真的不需要带点种子回去吗?”

“你照看着,比我自己捣鼓简单多了。对了,那种见血封喉的汁液,取得时候小心点,别接触伤口,不然有生命危险。”

“那种神一般的救治手段都不行?”

赵曙认真的点头,揽着她的肩膀,亲吻着她的额间。

“我会想你的。”

“当然,不然还能是谁?下回来这里,我会带着阿奴律陀的首级过来,迎娶你回大宋,好吗?”

“注意安全!”

直到赵曙离开宫殿,阿米娜坐在梳妆台边,露出小女儿姿态来。

“公主,他的身边不缺优秀的女子。”

“我知道,那样的人,怎么可能只属于一个女人?与其让那个暴君毁灭直通,不如就交给他呢?父王也只有我一个子嗣,而我却不愿意成为女王。”

使女还想再劝,阿米娜已经听不进去了。

她第一次见到赵曙的时候,就很诧异,那样的装束是怎么逃过战象的追逐的。

直到那一天,他像是天神之子降临在两军之间,独自斩杀一个个强大的对手。

那天他身上一定出现了神迹!

谁能想到在那样高强度的战斗中,身上的衣物都稀碎了,但是却一点伤痕都没有留下,哪怕是一道白痕。

她还记得父王说过,只有这样的男人才配得上自己。

况且他也是一位储君,还是大宋的储君。

直通国曾经也派出数次使臣前往东京纳贡,但是蒲甘的袭扰加剧后,就变得少了。

他们会随着高棉的使团一起前往,但是即便是强如高棉,依旧对交趾心生惧意。

范仲淹率领的舰队抵达喀特巴岛的时候,杨文广都快要被憋坏了。

“狄将军?范大人,末将杨文广见过诸位大人!”

“杨仲容接旨!”

啊?

该不会是自己的事情传到了官家的耳朵里,要把自己叫回东京去吧?

“傻愣着做什么?还不接旨?”

连忙双手交织躬身低头。

“朕感念天波府杨家数次解救于危难,此次京城谋逆,杨家再次站在朕的这边,是何等的气势...杨仲容不畏艰险,打出了大宋的血性,擢升为南洋招讨使,平定南洋不服王化诸国,以示我大宋国威,以德服人!”

这个以德服人啊?

打得别人服气?

“微臣敢不效死力?”

“如此,我等五人就算是齐了。第一站就是这交趾,杨将军觉得如何做?”

“范大人,如今这一带海岸线都被我们袭扰了无数次,已经开始收缩防线,全都集结在了这里,海防府!只要拿下此处,升龙城就在脚下了。”

“虎翼水军余部全都交给你来指挥,本官就与诸位同僚待在岛上,看你等凯旋而归!”

“末将领命!狄将军,你呢?”

狄青:我也想去啊!没看我一个劲的给你使眼色吗?你倒是给点反应啊?

“眼睛不舒服?”

“狄将军谋略过人,一同去吧!”

“下官遵旨!”

几个人哈哈大笑,特别是范仲淹,一个劲的指向狄青。

“希文,又在担忧你家大郎了?”

“说不担心是假,他随老夫贬黜数地,到了邓州就发病,好在大王找来了辛御医,只是不知道大郎可安好了?”

范纯佑已经在杭州市舶司里办公了。

“大兄,你不要命啦?”

“纯礼,官署之内不得喧闹,何事?”

“外面有位故人,说是来见爹爹,我不认识,就来问问大兄,见吗?”

“既是故人,岂有怠慢之道?还不快请进来!”

一名中年文士打扮的男子,随着范纯礼进入内堂。

“敢问阁下名讳,家父并未在府衙。”

“鄙人姓王,字介甫。如此不巧?令尊何时回府?”

“尊下可是王安石王大人?”

“正是不才在下,大公子不必客气,本官对你也是熟悉。”

侍女送上茶点后,两个人相谈甚欢,倒是一旁的范纯礼觉得无趣。

“令尊不是知杭州才几日吗?怎么就离开了?”

“不瞒王大人,家父是得到官家的御令,前往南洋的。”

“南洋?去南洋作甚?还有其他人同行吗?”

“富彦国富大人,欧阳永叔欧阳大人,听闻还有狄汉臣狄将军等。”

王安石蹙紧眉头,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接触不到这层面也属正常。

原本他是赞同范希文的庆历变法,想要引为知己的,没想到世事无常。

居然错过了。

“本官原本前往鄞县任职,得知令尊在杭州府,特地绕路过来,只求一见,没想到还是错过了,他们走了多久了?”

“差不多有半月的样子,明州等地的市舶司督造的海船集结后,一并南下南洋。”

王安石就不懂了,北方有辽人窥伺,西北也不安定。

怎么就跑去南洋了?

况且南洋地窄人多,若是国事访问,需要那么多海船一同前往?

怎么像是去征讨的?

“如此,叨扰了。听闻你有恙在身,本官有一道偏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