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姑娘,你可回来了!

李氏一脸骄傲地道:“以前接绣活的时候,你的花样子就是附近几个村里画得最好的,这还有什么可说的,要不,你画糕饼样子时,也不会画得这样好,样子又新,宋师傅才喜欢啊。”

沈钰想想还真是,以前自己并没有什么绘画天赋,也没有画过什么像样的画出来。

这次画糕饼模具样子时,却还画的勉强算是有模有样,能让宋师傅看懂。

初时以为自己本来就这么厉害,让李氏这样一说,难道是原主的天赋在帮她?

抛开这些有的没的乱七八糟的想法,沈钰笑道:“娘说的都对,不过,宋师傅只收这么一点银钱,我心里可真是过意不去,等小团圆饼做好了,我也要给他送几块,一是尝尝鲜,二是也让他看看,用他亲手制作的模具,做出的糕饼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有多好看。”

李氏还没说什么,姜氏就赞许地点头道:“玉枝姑娘知恩图报,这样人缘会更好,以后食摊生意也会越做越好的。”

李氏倒没想这么长远,她爽快地道:“宋师傅这样待你,送他小团圆饼尝尝是应该的,若他家送中秋礼用咱们的饼,咱们也给他算便宜些就是,两好合一好嘛,这道理我懂。”

三个小些的,听得半懂不懂,在那里看着三个大人点头微笑。

送午间订餐的时候,沈钰让李氏姜氏留在家里。

她和张三说好的今日上午送鲜牛乳过来,可是现在都到了晌午,还没有送过来。

沈钰担心张三午间送过来时,家里没人收货。

她细细交待了应付的银钱,李氏记下了,沈钰才带着玉桃她们一起去送餐了。

因为午间订餐的店铺增加了,所以沈钰送餐的时间也变长了。

等送餐回来,已经过去了小半个时辰,刚走到巷口,就看到家门口停着辆骡车,小院里,还有人在吵嚷。

沈钰不知家中出了何事,赶紧快走几步推门进去,却见昨日的车夫张三坐在院中小凳上,一脸理直气壮,还大声道:“我就不走,我见着了昨日的姑娘,我才走。”

李氏和姜氏在旁站着,都是一脸无可奈何的表情。

沈钰忙笑着打招呼:“大叔,这是怎么了?”

张三一看沈钰回来了,犹如捡了金元宝,高兴地一下站起来,咧着嘴笑道:“姑娘,你可回来啦。”

沈钰点点头,问道:“大叔,我要的鲜牛乳,你可送过来了。”

张三点点头,往灶间一指:“那不就是,足足大半桶呢,而且我邻居见是我要,还便宜了五十文,还说以后若还要,就先给我留着。”

张三一脸得意,一副“你看,我还是很有面子的”的表情,沈钰不解地问:“那大叔,是我娘没给你买牛乳的银钱?”

张三道:“给了呀,我送到,报了价钱,这位娘子就给我了。”

沈钰已是满脸问号,银货两讫,那这位大叔你在这里干嘛?

她张了张口,不知该怎么问了?

正尴尬着,张三道:“姑娘,你回来了,我可就该走了,来来来,你看下,这是你要的鲜牛乳。”

说着,走到灶间门口,指着一个木桶道:“以后,你若再需要,就去找葛娘子,给她留下话就是,我常日在那附近拉活计,一天里总会路过她那儿好几趟的。”

说完这话,完成任务似的拍一拍手,转身就走了。留下沈钰摸不着头脑地站在那里。

待张三走了,李氏赶紧过去关了院门道:“见过一根筋的,没见过这样倔头倔脑的人,玉枝,你猜他为什么不走?”

沈钰心里也正纳闷呢,只听李氏接着道:“这人非说是你定的牛乳,他虽收了银钱,可是却一定要等你回来,把牛乳交到你手上,要不然,我和你姜大娘把牛乳昧下了,以后若见着了你,你再问他要牛乳,他可就说不清了。”

沈钰听得哑然失笑,这位大叔还真的是直通通不拐弯的性子,不过转过来想,他还挺负责任的,以后再买牛乳就找他啦。

姜氏也无奈地道:“我们再三保证一定把牛乳交给你,结果就是他说什么都不肯,一定要等着你回来,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让他坐在那里等了。”

沈钰笑道:“下次我若再让大叔送牛乳过来,一定跟他说清楚,若我不在,交给你们也可以的,免得耽搁大叔拉活计。”

说着,沈钰就掀开木桶盖子看了看闻了闻,道:“这牛乳是新鲜的,以后就找这位张三大叔送牛乳过来好了。”

姜氏问道:“玉枝姑娘,你要这牛乳做什么用呢?有没有我能帮你做的,你只管说就是。”

沈钰道:“做糕饼只用油和糖,口味也很好,若是再加些牛乳进去,做出的糕饼就有牛乳的香味,味道上更香浓些。我们院子小,条件有限,没有地方搭建大的烤炉,做不了大团圆饼,所以在小团圆饼的形状和味道上,就要和别家的不一样,味道更好,才能有人愿意定制。”

姜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低头沉思了一会子,犹豫问道:“玉枝姑娘,我会做酥酪,酥酪做好后就是很浓的牛乳香味,加些糖,孩子老人吃了都很好,也顶饿,就是不知县城这边吃不吃得惯。”

沈钰惊喜地道:“那太好了,酥酪的味道比鲜牛乳更香浓,还能保存的更久些,我原本还想着这大半桶牛乳,量有点多,第一次试做小团圆饼,用不了这样许多,余下的正想着要不要做成酥酪或者干脆我们分着喝掉呢。”

李氏在旁赶紧反对:“那可不行,这东西金贵着呢,这大半桶的鲜牛乳,足足八百文银钱呢,你们还是做成那啥,啥酪吧,存着下次用。”

顿了顿,又补充道:“若这小团圆饼能卖出贵价来,咱们就能顿顿有肉吃,再说了,过了中秋天就凉了,要添厚实衣衫了,这又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呢,还是赚钱要紧。”

姜氏也道:“是啊,玉枝姑娘,你留出今日要用的量,余下的我都做成酥酪吧,做好后放在瓷坛里用井水镇着,放个两三日都能用的。这里养牛的少,可不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