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家有学童,晋升家长初体验

第二日一早,玉诚和墩墩态度坚决,摁灭了姜氏和李氏想跟着步行一趟去学院的想法,吃过了早饭,就各自背起书箱,出了家门。

两个小小的身影,顶着微明的晨曦,欢快地向城西的书院出发了。

李氏和姜氏看他们两个走远了,才一起到集市的包子摊。

姜氏和李氏虽站在簸箩前卖包子,却都有些走神。

李氏不由自主地总往西边看,一不留神还给客人拿错了包子。

沈钰实在看不过,就把李氏推到一边小凳上坐着:“娘,玉诚和墩墩一起结伴上学,这条路从县衙门口穿过,两边都是早上就开门的店铺,人来人往的,不用担心。”

李氏一脸担忧地道:“玉诚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自己走这么远的路。我也是头一回一整天都见不着他。”

李氏说完,突然站起来道:“姜姐姐,要不,咱们跟过去看看,看他们进了书院,我才放心。”

姜氏也是心有牵挂,平时冷静自持的她颇有些心动,虽没有说话,可手已经开始自动自发地在解身上系着的围裙。

沈钰头都大了,李氏真是想一出是一出,带得姜氏都没以前冷静了。

沈钰赶紧阻拦二人:“娘,这可不行,你想想,别的学生都能自己上学堂,就墩墩和玉诚去上学堂,后面还跟着娘亲,别人会笑话他们是奶娃娃的。”

玉桃也在旁道:“是啊,娘,昨日玉诚还跟我说,他明日就上学了,是个大人了,你这样一去,玉诚的面子往哪里放。”

李氏被姐妹俩一拦,只得又坐回小凳上。

她不甘心地念叨着:“我这不是不放心吗,那个书院在城西郊外呢,这么远,昨日还是坐车过去的,他们俩能认识路吗,不会走错吧。”

姜氏虽然没说什么担心的话,脸上也是一副忧心的表情。

沈钰劝道:“玉诚那日跟着我去过书院一回,昨日又去了一趟,县城又不大,他不会走错路的。”

“墩墩比玉诚还大上两岁,两人一起结伴上学,万一不认识路,也会问路的,放心好了。”

话虽如此,整整一天,李氏和姜氏做事都心不在焉的。

到了申时末,俩人干脆什么也不做,一起结伴去店铺门口站着张望去了。

沈钰摇摇头,也不管她们两个,自去和玉桃做晚饭,直到了酉时四刻,李氏她们才等到了背着书箱走得拖拖拉拉的墩墩和玉诚。

回到家中,吃过晚饭,玉诚直嚷着脚疼。

李氏让玉诚脱了鞋袜,拿烛台凑近看了,发现玉诚的脚趾上磨出一个豆大的水泡。

姜氏问墩墩怎么样,墩墩笑道:“娘,我没事,玉诚就是没这样走过路,走上几天就好了。”

沈钰端来一盆热水,让玉诚把脚烫一烫,自己去拿了根缝衣针,在蜡烛上把针尖烧红了,递给了李氏。

李氏小心地把玉诚把脚趾头上的水泡给戳破了,用干净的棉花吸干水泡里的水,交待他晾上一会。

李氏心疼地道:“以前也经常跟着下地的,有时还光着脚到处跑,这来回走了一趟,怎么还磨出泡来了。”

玉诚这会子反倒像个没事人似的,笑嘻嘻地道:“墩墩哥说了,等脚底下磨出茧子,就不疼了。”

“别的同学也都是走着去上学的,就是都没有咱们家住的这么远。”

沈钰看看玉诚的布鞋,给李氏出主意道:“他们穿的布鞋鞋底太薄,太软,走路久了,就不合脚了。”

“能不能给做一双底厚一些的鞋子,鞋跟处缝上布带,绕过来绑紧,这样走路就不硌脚,也不会变得松松垮垮,使不上力了。”

姜氏在旁听着眼前一亮,连声道:“对对,把鞋面做得像靴子似的贴合些,底厚些,再按玉枝姑娘说的,后面缝上布带,走石子路也不硌脚,也不容易松动了。”

李氏有些为难道:“底做厚些倒是不难,可是脚面合适,像靴子那样式的,我没做过呀。不知卖鞋的铺子里有没有。”

姜氏摇头道:“靴子是有,可是一双好靴子要十几两银子呢,而且他们还都是长高的年纪,买鞋子太费银钱了,我会做靴子面,要不自己试着做做。”

李氏一拍手道:“正好我有两双刚做好的鞋底,晚上咱们改改试试。”

两人说着,也不管墩墩和玉诚了,就商量着回自己屋子里去了。

沈钰笑着摇摇头道:“你看你们两个,上个学堂把两位娘亲都忙坏了。”

沈钰交待玉诚和墩墩早些睡,睡觉时把腿脚垫高些。

自己则端了水盆出来倒掉,和玉桃去洗漱了。

李氏和姜氏房间里的灯亮了一夜。

第二日,沈钰起床时发现李氏那屋的灯亮着,奇怪今日李氏怎么起得这样早。

她推门进去,却发现李氏和姜氏还是昨日的衣服,每人手上都拿着只鞋在飞针走线。

沈钰惊讶地道:“娘,你和姜大娘昨夜没睡吗?”

李氏头也不抬地缝着:“赶着做了两双鞋,也不知合不合脚,还有最后两针了。”

“今日我们不和你一起出摊了啊,等会你让周大郎拉车子,等我们忙完了,再去摊子上。”

沈钰答应了一声道:“那你们做好鞋也别过去摆摊了,我们三个在那里就是,等墩墩和玉诚上学去了,你们睡一会吧。”

李氏头也不抬地应了一声,明显注意力都在手里的鞋子上。

沈钰见状,知道这会子说什么,李氏她们也听不进去,就转身退了出来关上门,准备出摊的事去了。

刚收拾好,周大郎就过来了。

沈钰笑道:“今日又是我们三个一起出摊。”

路上,沈钰把李氏和姜氏连夜做鞋的事,说与玉桃和周大郎听。

周大郎很理解李氏她们的行为,憨厚地笑了笑道:“沈姑娘还没有做母亲,所以体会不到这种心情。”

“为人父母的,只要是对孩子有好处的事,拼了命也会去做的。”

玉桃在旁道:“周大哥,你们也是这样对小宝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