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九九重阳,互赠重阳糕

直忙到酉时末集市闭了市,店铺里终于没有客人进店了,准备的食材也全部售卖一空。

几个人捶着酸痛的胳膊,坐在方凳上休息。

李氏虽然也累得不行,却仍是兴致很高。

她笑着道:“原本我还想着,晌午人多的时候,又送餐又要顾着店铺里的客人,有些顾不过来。得再招两个人来店里帮工才行。”

“没想到那些掌柜的反而不让送餐了。省了我们好些事。”

沈钰点头道:“他们是昨日听客人们说咱们家的肉签好吃,今日特意赶着来尝尝,都反应还不错呢。”

“说既然可以随到随吃,菜色还这样多,以后就不要送餐了。”

“他们午间轮流过来吃晌午饭,或者派一个人点了餐带回去,说是这样可以每天吃不一样的饭食。比吃肉包子更舒服了。”

正说着,店铺门口停下一辆马车,沈钰听到声音,转头却看到贺氏领着七七一起走进来。

沈钰惊喜的迎上去道:三姐姐,这个时辰,你们怎么过来了。”

贺氏舒心一笑:“昨日你姐夫说,以后可以放心出门,那个人已经被押到吉安府大牢去了。”

“在家闷了这么久,今日带着七七出来逛了逛,知道你昨日开张,这两日一定忙得很,特意挑了这个时候,过来看看你的食店,生意如何?”

李氏几人也笑着和贺氏互相见礼,多谢贺氏一直惦记着沈钰这边。

沈钰在旁道:“生意还不错,一整天都有客人进来堂食,还有打包带走的,集市闭市了,这会子才没有客人进来。”

贺氏正想说话,徐妈捧着盆花树进来。

那是一盆金桔树,花盆上缠裹着个大红绣球,此时果子尚未成熟,一个个婴孩拳头大小的小桔子,桔皮油绿绿的,很是可爱。

徐妈蹲身给沈钰行礼,一脸含笑地道:“四小姐,二少奶奶刚才在花市挑了盆金桔树,权贺开业之喜,大吉大利。”

沈钰眉眼弯弯地接过来,放到进门的桌前和那盆富贵籽一起并排放好。

她向贺氏道谢道:“多谢三姐姐,我这几日忙,都没顾得上去看你,反倒让你过来这里。”

七七好奇地在店里东瞧西看,贺氏道:“我在家闲着也无事,来你这儿逛逛可比在家闷着有意思。”

两人正说着,铺子里送定制的食材的人陆续过来,人来人往的,不免一阵忙乱。

贺氏一看沈钰事情多,就带着七七告辞。

沈钰却道:“姐姐略坐一坐,我给七七炸些肉签带走。”

贺氏却怕耽误了沈钰的事情,忙道:“不用麻烦,以后我有空闲了,就带七七过来玩,到时,你再做给他吃。”

不管沈钰和李氏如何挽留,贺氏还是带着七七走了。

看着贺氏的马车渐渐远去了,沈钰才回到店铺。

李氏心里有些过意不去:“贺娘子专程过来贺开业之喜,还送了这么好看的一盆金桔树,却连茶都没有喝一杯就走了。”

沈钰略加思索,有了主意:“过两日就是九九重阳了,我明日做些重阳糕,给三姐姐家送过去。”

李氏赞同道:“这个好,在村子里时,重阳节时关系好的邻里亲戚之间,会做了重阳糕相互赠送,不知县城这边是不是也这样。”

李氏氏说完,想了想道:“明日重阳糕多做些,我想送给刘嫂郑娘子她们,售卖小团圆饼时,她们帮着向亲友们推荐,也多定了不少呢。”

沈钰点头应了,想到那个爱吃栗糕的陆琅,算了,明日也给他送一份吧。

第二日上午,沈钰炒好了要售卖的荤菜,就去了后院的大灶间。

因为不用在午间送餐,沈钰的时间一下子宽松了许多。

早上蒸包子时,直接包出晌午的份量,放在旁边醒发。

等到早餐快卖完时,就把包好的包子上笼蒸出来,用炉灶保温可以一直售卖至晌午饭时。

大灶间的锅灶上熬煮着一锅红豆粥,沈钰打开锅盖用勺子搅了搅,粥已熬至香甜粘稠。

沈钰让周大郎把粥端到店铺里后,就开始着手准备蒸制重阳糕。

重阳糕的用料十分简单,其实就是米粉蒸出的米糕,它的好吃在于夹层的馅料和顶上撒的配料。

用适量的粘米粉和粳米粉混和,加些糖粉,少量多次加入清水,搅拌均匀至结块。

用手把结块搓匀,再过细筛,直至粉体细腻松散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因为每日做蜂糖糕和蜜枣糕这些,馅料都是现成的。

沈钰拿过用来蒸圆糕的小号蒸笼,蒸笼里铺上一层垫布。

把搓好的米粉装进细筛,拿到蒸笼上方把米粉筛进去厚厚一层。

再往上加一层细腻的红豆沙,然后再筛上一层米粉,直到蒸笼八分满。

用同样的方法直到把八个小蒸笼挨个筛满,然后在上面依次摆上核桃仁、整颗的红枣、还有杏仁片。

把小蒸笼放到蒸包子用的大蒸笼里,刚刚好,一层摆四个,共两层。

等着重阳糕蒸好的工夫,沈钰还抽空去店铺里帮了一会子忙。

经过前两日的忙乱,大家已经变得沉稳许多。

不再像前两日,看到客人进门,手忙脚乱,慌于应付。

客人们也变得没有前两日那样急切,他们现在已经知道,丰年食店的饭菜,只要开着店门,随时过来都是热的,不用担心过了饭点没饭吃。

一个个的开始慢条斯理的享用美食。

而且不知是谁带了头,吃完后,还会帮着把用完的餐具,放到店角落的大盆里,省了玉桃一道收碗碟的工夫。

玉桃不用再挨桌收用完的碗碟,只需要注意着随时擦干净桌面即可。

为了保持肉签的新鲜和酥脆,一次不会炸很多。

李氏和姜氏轮流坐在油锅前炸肉签,替换下来的那个还能歇一歇再去招呼客人。

周大郎则早上先把薄饼做出来,饼做得够卖了,就勤快地去前面帮忙

几个人之间配合默契,店铺里始终干净清爽,招待周到。

路过的客人原本没有进店的意思,却循着香味,不由自主就停在了这家看起来又干净,客人又多的小食店面前。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