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入戏太深的杨县令

很快,半个月的光景过去了。

这半个月来,整个清河县,都热闹得如火如荼。

见大户们一粒粮食都不种了,争相种植火焰菜。

人们还以为,是朝廷对火焰菜,有什么特殊的需求。

许多小门小户和中产阶级的佃农,纷纷也效仿种植火焰菜。

使得清河县一多半的土地,都掀起火焰菜的热潮。

对此,潘雪儿自然是乐不得。

糖这种东西,在这种时代,多少都不够。

而且,越来越多的人,种植火焰菜,会使得这条财路,变得越来越卷。

但收购火焰菜的人,不出意外,整个清河县,乃至整个大宋,应该只有她一个。

到时候,她只需要稍稍欲擒故纵一下。

相信这些种植火焰菜的佃农,就会自发地争相降价,以防最后把他们种植的火焰菜,砸在他们自己的手里。

到时候,她便可以用极低的价格,买到质量最好的火焰菜。

然后,再招募一批人,大规模地进行制糖。

一条成熟的产业链,这不就可以实现了吗?

……

半个月的光景,家家户户种植的火焰菜,都生长出艳红的嫩芽。

站在清河县最高的博望楼上,眺望远处。

便可以看到,全县的山坡土地,都弥漫着一片红色的海洋。

当然,唯有两人,是对这些红海,感到欣喜的,就是鲁达和潘雪儿。

至于这些土地的主人,也就是清河县的其他的大户。

则是一个个的都每天满脸愁容,苦大仇深。

有的人比较豁达,秉承着幸灾乐祸的心情,等着看潘雪儿的热闹。

在他们看来,用火焰菜制糖,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这个姓潘的,先前为了出风头,当着鲁达的面,夸下海口。

等到了期限,若是交不上那三千斤糖。

以鲁达的脾气,非一拳将她打成相片不可。

而更多的人,则是恨潘雪儿恨得咬牙切齿。

若是交上那三千斤糖,功劳全是她潘金莲一个人的。

若是交不上,潘金莲固然会倒霉。

但他们的地,荒废了两个月,错过了播种的最佳时期。

收成肯定也会大打折扣,甚至是颗粒无收。

许多人都已经暗暗想好。

若是期限到了,他们种出火焰菜,潘金莲却造不出糖。

即便鲁达不出手。

他们也绝不会放过这个信口雌黄的黄毛丫头。

……

傍晚时分,院内。

潘雪儿正优哉游哉地喝着茶水。

一边品着自己从大宋名媛那里搞到的大红袍。

一边看着自己种植的三十亩石台香茅。

心中思考着,该如何将这些茶,给卖出去。

北宋的茶,她已经尝过了。

确实如同大宋名媛所说。

要多难喝,有多难喝。

谁家好人煮茶的时候,还要放盐糖酱醋?

尤其放在火上烧开之后。

醋酸,酱咸,混合着茶的苦。

就那股味道,潘雪儿闻了都想吐。

她的评价是,北宋的茶,和狗尿没什么区别!

“我带来的这些茶种,肯定是比这些人喝的狗尿,要强得多。”

“但是,就怕大宋的人,不认啊!”

潘雪儿脑海中,想到了赵老板的指点。

“想要推广某样新鲜事物,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流量。”

“现代的流量,便是短视频广告,直播带货,网红推广。”

“而古代的广告,就是找那些有名的文人!”

“文人平日里经常舞文弄墨,聚饮高会。”

“他们席间交谈的内容,便是引领时尚的先驱。”

“譬如,李白喝醉酒后,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直接让黄鹤楼,成为了当时风靡整个大唐的文雅之地。”

“直到一千多年后,都仍然是华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不论是皇帝、武将,还是皇亲国戚、封疆大吏。”

“只要你笼络住了文人,和这些文人搞好关系。”

“那即便一辈子再混蛋,死后也能在青史上,留下一个不错的身后名。”

“不过……”

“这文人,也不是佃农,说找就能找到的啊!”

潘雪儿使用系统功能,查看了一下时间线。

不由得挠了挠头,一时无比头疼。

她所处的这个时期,实在太过尴尬。

1117年。

像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

譬如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