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意外情况

这一箭的角度,极为刁钻,再加上箭速极快,根本躲无可躲。

眼看着这一箭,就要贯穿潘雪儿咽喉的一刹那。

从她身后的一棵大槐树上,也射下一道锋利的箭矢。

两发箭矢精准得没有丝毫偏差,在半空中,碰撞在一起。

锋利的箭头,相互碰撞,摩擦出炽热的火花,继而双双震飞出去。

潘雪儿仍面无表情,若无其事跟在吴用身后,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

灌木丛中的李成,却满脸震惊,难以置信地揉了揉眼睛。

“这……这怎么可能?!”

他两眼望着对面的大槐树,树梢却一片平静,根本没有半点儿风吹草动。

李成心中掀起了骇然大波,久久难以平复。

他可以确信,这个潘金莲表面上傻乎乎跟着吴用走进圈套,实则肯定已经提前做好准备。

但是他无法想象,对面大槐树之上,究竟藏匿着一位实力怎样恐怖的高手。

在自己先行出手的情况下,竟然能用箭矢射落他的羽箭。

如果刚刚那一记对撞,并非运气和偶然的话。

那对面树上的高手,射术简直堪称恐怖的地步。

李成怔了好半天,眼看着潘雪儿和吴用就要走远。

索性将心一横,再次张弓搭箭,将箭矢对准潘雪儿的背影。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即便对面真有这么一位高手在,自己也不能眼睁睁将这潘金莲,从眼皮子底下放走!

而此时此刻,对面老槐树的树冠内。

花荣居高临下,看着灌木丛中的李成,再次有所动向,眼中不由得流露出一抹轻蔑的笑意。

“还敢放箭?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好!既然如此,我便让你见识点儿真正厉害的!”

在李成拉开弓弦的一刹那,花荣也随之张弓搭箭,弓弦之上悬有两根羽箭。

在李成松手的一瞬间,花荣也瞬间跟着松手。

两发箭矢一前一后,“嗖、嗖”的两声,精准地射了出去。

花荣的第一发箭矢,再一次与李成的箭矢,碰撞在一起,双双震飞出去。

但不等李成反应过来,第二发连珠箭,已经紧随其后而至。

寒芒凛凛的箭锋,直指他的咽喉而来。

李成见此,惊得脸色惨白,怔在原地,一动都不敢动弹。

箭矢擦着他的喉咙而过,留下一道狰狞的血痕。

随即深深嵌进身后的树干之中,直接将一颗粗壮的柳树,给贯穿开来。

嘀嗒!

嘀嗒!

看着猩红的鲜血,从自己的脖颈,流淌在地上。

李成只感到一股冷冽的寒意,从头贯彻到脚底。

手中的弓“当啷”一声,落在地上,继而自己也随之屈膝跪地。

最终,李成朝着大槐树的方向,哆嗦着手臂抱拳,蠕动着嘴唇,颤声道“多……多谢高人不杀之恩……”

“李成今日,彻底服了!”

……

随着逐渐走向林子深处,潘雪儿仍气定神闲,从容不迫。

吴用虽然表面上仍然淡定,心中则早已惊疑不定。

自己在这条路上,明明就提前布好了埋伏,意图直接取潘雪儿性命。

为何都已经快要走到林子的尽头,仍然不见李成出手?

莫不是,出了什么茬子……

“吴学究,怎么了?”

潘雪儿淡笑着问道“你备的酒席呢?”

“呵……在里面!在里面!”

吴用挤出个难看的笑容道“姑娘,请!”

当即,吴用只得被迫无奈,带着潘雪儿,走向最后的埋伏。

但潘雪儿,早已看出吴用的小心思。

将巨斧放在手边的位置,随时可以从意识仓库之中提出来。

只要宋江的埋伏现身,她便立刻召唤出巨斧。

直接施展开风云斧法,将埋伏悉数杀散,破围而出。

然而,又走了将近二里地,连一个伏兵的影子,都未看到。

并且,空气之中,还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这使得潘雪儿的秀眉微蹙,心中划过一丝疑虑。

而吴用则早已不似方才那般淡定,彻底乱了方寸。

按照与宋江的计划,脚下这片小石林,便是他们埋伏的最终地点。

现在自己,已经将潘雪儿带到这里。

公明兄长为何还不带人现身,将这贼女一举包围拿下?

突然,潘雪儿目光一凛,沉声道“吴学究留步!”

吴用定睛一看,只见他们面前的地上,赫然有一摊猩红的鲜血。

血迹滴滴答答,连成一条小路。

吴用脸色骤变,当即不顾一切,直奔鲜血小径的方向而去。

潘雪儿心中暗暗思忖,却揣测不出吴用这是在使用何等计谋。

当即,并未多说什么,不动声色的跟了上去。

穿梭过一片茂盛的小树林,来到一片昏暗的隐秘之处。

看到面前的一幕,二人却不由得全都愣住。

数百名便衣打扮、乔装为平民百姓的官兵,此时悉数被屠戮殆尽。

几百具尸体,全都鲜血淋淋,面目全非,被残忍地挖心剖肝。

其中一名大汉,身体被十几把钢刀贯穿,直接钉死在树干上。

正是大名府兵马正都监,大刀闻达!

“这……这是怎么回事?!”

吴用满脸惶恐,浑身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潘雪儿见此,也神情凝重,沉声道“吴学究,你果真给我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宴!”

“这等惊喜,倒属实是让我没有想到啊!”

正当二人站在尸山血海前,双双不知所措之际。

身后,突然传来一阵嘶哑的大笑声。

“哈哈哈哈哈!”

“你们这些宋人,嗅觉还真灵敏。”

“既然撞破了老子的计划,那就统统死在这里吧!”

潘雪儿和吴用不约而同的转过头,定睛一看。

只见二百余名壮汉,如从天而降般,现身于他们的身后。

这二百多大汉,一个个须发浓密、身材魁梧,明显并非大宋朝的百姓,而是大辽国的契丹人。

为首之人,高约七尺有余,身披锦绣罗袍,手中握着一把炼银竹节熟钢鞭。

此时,对方抱臂而立,扬着下巴看着他们二人,戏谑笑道“没想到泱泱大宋,那么多夸夸其谈的武将,竟然还不及一个女人敏锐!”

“我等此行潜入大宋,一路上都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却在这里被你们发现。”

“没办法,只好大开杀戒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