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三贼合谋,攻伐梁山

闻言,蔡京和童贯神情一阴,同时转过头,定睛一看。

只见一名身着绫罗绸衫、容貌獐头鼠目的中年男子,大步流星的从外面走了进来。

正是当朝太尉,高俅!

“哦?高太尉?”

蔡京眯着眼睛,冷声问道“什么风将你给吹来了?深更半夜造访老夫的府邸?”

“本官正好路过,听到二位大人再次争吵,故而进来看看。”

高俅冷笑道“听说二位大人举荐的人才,一个金枪手徐宁,一个双鞭呼延灼,都投了梁山贼寇。”

“堂堂当朝重臣,却如此识人不明,本官正是为朝廷的前程堪忧啊!”

听了高俅这番冷嘲热讽的挖苦,蔡京和童贯两人,瞬间都气得咬牙切齿。

他们三人虽然官衔相近,但彼此的关系,并不和睦。

蔡京才是大书法家蔡襄的堂弟,正儿八经神宗年间的进士出身,凭借自己的权谋手段,才得以做上相国。

童贯师从大宦官李宪,凭自己精巧的察言观色之本领,一步一步打拼到今日枢密正使的位置。

所以,他们两个,是非常看不起仅凭蹴鞠之术,来巴结皇上,便当上殿前太尉的高俅的。

没想到今日,还真就让这个登徒子抓住把柄,狠狠嘲笑了一番。

“高太尉,莫要站着说话不腰疼。”

童贯冷笑着,反唇相讥道“要说为梁山贼寇输送人才,我们两个哪能与你相比?”

高俅闻言,脸色一变道“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怎么?我解释得不够清楚么?”

童贯一脸戏谑道“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林冲,本领高强,勇冠三军,连圣上都赞叹过他的武艺。”

“高太尉竟然为了给自己的养子争一个有夫之妇,便将这林教头诬陷做通辽的贼寇,还要取他性命。”

“若不是那贼女潘金莲手下,多出这么一个高手,我所举荐的呼延将军,也未必会兵败梁山!”

听闻此话,高俅瞬间有些气急败坏道“童枢密,你休要血口喷人!”

“我与那林冲之间的私怨,与你举荐的将领兵败,有何干系?”

“他林冲本领再是高强,难道能将八千官兵,全都斩杀吗?”

“分明就是你用人不当,一将无能,累计三军!”

被一个不学无术的登徒子,如此指着鼻子地臭骂。

童贯顿时怒目圆睁,拍桌而起道“高太尉,你欺人太甚!”

眼看着二人就要争吵开来,蔡京沉声喝道“够了!”

“要吵出去吵!别在老夫的府邸里面聒噪!”

他们二人的官职,虽然不低于蔡京,但毕竟资历和名望都差得远。

见蔡京发怒,也只得冷哼一声,悻悻坐下。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将那梁山给连根拔除!”

蔡京冷冷道“这不是咱们的私仇,而是国事!”

“那潘金莲在梁山每天厉兵秣马,打造军械,囤积金银粮草。”

“这哪里是一群打家劫舍的草寇?分明就是在积蓄力量,要与朝廷相抗!”

“现如今,又多了呼延灼、徐宁这些朝廷将领,更是如虎添翼。”

“若是放任不管,任他们成了气候,日后必然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高俅微微一笑道“蔡太师所言极是。”

“本太尉今日,其实就是为此而来!”

“哦?”

蔡京饶有兴趣的问道“莫非高太尉已经物色好了合适的人选?”

“不错!”

高俅满脸自信道“我治下山西蒲东城有一名巡检,名唤大刀关胜。”

“此人乃关公后人,面红须长,卧蚕丹凤,使一口青龙大刀,勇冠三军。”

“近日朝廷对他颇为赏识,打算命他前往华州前线,支援种家军辅佐种师道,与金军共同对抗辽国蛮夷。”

“本太尉可以让他前往华州之前,先去一趟济宁府,顺手将那水泊梁山灭掉,易如反掌!”

蔡京闻言,手捋胡须,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童贯则忍不住嗤鼻一笑道“呵!高太尉,你还真是天真啊!”

“怎么?”

高俅闻言,微微眯起眼睛,不悦道“童枢密认为这个人选不妥当,大刀关胜不是梁山贼寇的对手吗?”

“你所举荐的关胜,与我所举荐的呼延灼,本领孰高孰低,本枢密无法断言。”

童贯冷笑道“但据我所知,这关胜曾前往江州采买军粮,与那潘金莲的关系极好。”

“高太尉派他去征剿梁山,难道不是泼油救火?”

高俅轻蔑地撇了撇嘴“这个事情,本官自然知道,无需童枢密提醒。”

蔡京急忙问道“那高太尉的意思是……?”

“现如今,梁山贼寇已成气候,仅凭蒲东一隅之兵,自然难以与之相抗。”

高俅自信道“所以,我还特意从大名府和东昌府,各调一支兵马,与关胜于济宁府交兵,共同征讨梁山!”

“大名府有一员牌将名唤索超,因其性如烈火,每战必为当先,善使一把大斧,武功盖世超群,被称之为急先锋。”

“东昌府有一员守将,名唤张清,善使一手好飞石,日打飞鸟,夜打灯烛,弹无虚发,故而被称之为没羽箭。”

“有这两人从旁相助,再加上共计一万官兵,要灭区区梁山贼寇,岂不是易如反掌?”

见高俅安排得如此周详,童贯一时之间,也无话可说,坐在太师椅上,没好气道“呵!高太尉为了剿匪,还真是下了血本啊!”

蔡京则眯着眼睛,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好!有高太尉这三路兵马,定能一举攻破梁山!”

“明日上朝时,老夫会为你进谏,让圣上准许你的决策。”

“待到剿灭梁山、凯旋回朝,老夫自会请圣上,另行嘉奖于你。”

“多谢蔡太师!”

高俅欣然笑道“既然如此,下官现在就回去写三封书信,令这三位将军早日出兵!”

他正欲离开,蔡京突然想到什么,不由得皱眉道“对了,还有一件事情!”

“近来祸乱大宋的猖狂匪徒,可不仅仅只一个水泊梁山。”

“睦州青溪县有一名贼人,名唤方腊,啸聚三五百人,自称明教,打家劫舍,声势似乎也闹得很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