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漕运

第二天一早,脸盆大的朝阳探出头,又是一个好天气

柳家二房人手头都有事情要忙活!

柳泽林今天不打算捡松露松塔了,他打算组织村民们去捡,完了回来卖给他

通向松树林的小路修整过了,正常在路上走,就算有毒蛇也能一眼看到,至于山里的野兽,大家都带上柴刀,来一个劈一个!

可惜李牧早就又回上京去了,不然有这么个武力在,他就更放心了!

那黑色液体被检测出来是石油后,第二天李牧就走了,他又从柳泽林这买了一批柴油,说是挖机在淮河修建堤坝,日夜不停,油耗的很快!

柳x[ bbbbbbbbbvvvvbbbbbbbv , ]泽林去村里找到村长和翠花婶子,叫他们宣传一下下午去松树林捡松塔的事!

去的人,中午吃完饭就要集合出发了!

不到半天,村里就传遍了消息,陆续有结伴人过来询问。

柳泽林一一作答,捡到的松塔柳泽林以每斤一文钱收购!

柳泽林本以为他散播出这个消息,中午会有很多人前来,可是到了快出发的点了,只有二三十号人过来!

柳泽林有点意外,按道理不会才这么点人啊!

“泽林呐,我们什么时候走哇?”

柳泽林村子那边望了望,也不等了,“现在就出发!”

二三十号里面,来的大半数是妇女

“上来先坐一些人 剩下的我送他们过去再来接”!

听柳泽林这么一说,几个妇女迫不及待的攀上车斗,她们还是第一次坐这种车,新鲜感十足!

“扶稳了”

风驰电掣,很快三蹦子开到目的地,车斗后的村民还没坐够,太方便了,走路需要大半天时间的山路,一炷香的时间就到了!

“这车太厉害了,带这么多人一会就上山了”姚翠花不住的摸着三蹦子,她家要是有这个以后带小孙子去镇上赶集就方便多了!

“这个多少银子买啊?”

姚翠花一开口,其余人也关心的看着柳泽林,平时也经常看到柳泽林没事骑着小电驴或者三蹦子在路上溜达,本来就挺眼热的,这次体验过后,他们更想要一辆这样的车!

柳泽林正在调转车头,顿时一顿,对啊,出行工具也可以先卖起来了,村里基本上都安装了太阳能光伏板,不管是三蹦子还是小电驴,这种充电的玩意,可以卖给村民们出行啊!柳泽林心里想着。

“这种样式的三蹦子二两银子,以后会有出售!”

“好!不过还要多久才有的卖啊?”姚翠花等人一合计,二两买一辆车简直不要太划算,

这年头,买头牛要十两银子,一头驴也要八两,再做成牛车马车更贵!

“这个得要过一阵子了”

以后大批量的从华夏购买物品,这就需要华夏祖国的遮掩和帮助了,在此之前先将祖国需要的石油资源输入去!

早上赵美玲又联系他,说是设备已经在开始准备了,最多一个月时间就会发货过来,

柳泽林表示知道了,他现在就等李牧的消息!

啊!到时候还要出趟远门!

“翠花婶子,这个就是松塔,你们今天就捡这个!”

随处可见的松塔,柳泽林随手捡起地上的一颗介绍道!

“这个就是松塔?我家屋后面就有两棵这树,昨儿个还被这玩意砸了脑袋呢!”

“这玩意也能卖钱?我剥过,里面全是一个一个的种子!”

“为了防止大家受伤,我给你们准备了安全帽子戴上”,柳泽林车斗里拿出蛇皮袋,解开扎口!

里面一口袋工地上戴的安全帽!

他开口给众人科普道,扒开手里的松塔“牛婶,你见到的种子就是这样的吧?”

“啊,对对,壳还很硬,咬都咬不开!”,牛婶扫了一眼连忙点头,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一只手抚了抚脸上后槽牙的位置!

“婶子有所不知,这种子才是我所要的好东西”

“松塔里面的种子也叫松子,它的果仁就在这壳里面,松子味道吃起来甘甜清香,有一股松木的味道!”

“多吃松子可以健脑益智,很多人都喜欢吃,生吃也好吃,不过我比较喜欢吃炒熟过后的!”

吃上一颗松子,味道还不错,生松子吃起来也别有一股风味,满嘴松木的味道,很香!

姚翠花她们学着柳泽林的样子,也尝了尝,松子壳难咬了些,但也吃到了松子的味道,却是嘴里弥漫着一股独特的味道!

除了牛婶,她可不会说上次咬松子把牙给崩了!

柳泽林提醒她们多注意点树上的不时掉落的松塔后,他骑着三蹦子去接山下的其他人!

留下在松树林里看着,防止有野猪或是其它野兽闯过来袭击村里人,毕竟这些人是他叫过来,安全保障是最起码的!

他往回开的时候,山下的村民们也在沿着路向着山上走,等他们碰头的时候,柳泽林发现又有五六个村民过来了!

“泽林,我也去山上捡松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山水,你小子回来了!”柳泽林问道,这是原主小时候的玩伴之一

“是啊,最近生意不好做,船老大放我们回来休息几天”

“这不我昨儿刚回来,就在我娘那听说了你这半年发生的事”,山水对着柳泽林就是一个大拇指!

“厉害了,我的哥,我这村子里转了一圈,大伙干劲十足的很嘛,又是下地笼,又是挖知了猴的,还有这路,修的可真漂亮平整,村长现在正带着队伍在我家后院铺砖呢!”

“哈哈,以后咱柳谷村会越来越好,越来越漂亮的!”

其他人听了一致认同,不久前村里还愁着怎么吃饱饭,怎么捱过今年寒冬呢!

曾经,柳谷村的村民们整日忧心忡忡,为如何填饱肚子、熬过严寒的冬天而发愁。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柳谷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泥泞不堪的道路被修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延伸到每家每户门前;昔日难得一见的大白米饭、白面成为了家常便饭,就连鲜美的鱼肉也不再是稀罕物;有时候大家还会结伴上山打猎,品尝那些纯天然的山珍美味。

所有这些美好生活的改变,都离不开一个人——柳泽林。他用自己的本事,使得村里人不再挨饿。

上次去县里缴纳完粮税后,没有一个人的脸上流露出一丝忧愁。相反,大家的心里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