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局势

舒王府中,假山流水,鲤鱼轻跃,凉亭中几碟糕点色香俱全,但却不见人动分毫。

璟州伯高起元兴致勃勃地谈论起了南洋局势,对于男人来说,政治是最好的话题:

“二爷,自去年南洋水师大败,缅甸投敌后,世祖爷定下藩国屏边的金身怕是破了,英夷可直接威胁云南!”

“杜首辅主战,林阁老主和,斗得旗鼓相当,热闹得紧!”

说到这,高起元带着几分幸灾乐祸。

没想到林则徐竟然主和缓战,朱敦汉追问道:

“南洋水师到底多惨?大败又是怎个败法?”

“这么说吧,战前南洋水师有船五十艘,五千料巨舰两艘,还有南洋诸藩国的联合水师,共计不下八千人,百艘船。”

高起元叹道:“战败后,主力舰的三千料船就只剩下两艘,人也只有三千余,可谓是惨败呀!”

“当然,这也是正常,西夷船坚炮利,英夷联合法夷,人还多两三千,炮更是超过了数百门,朝廷几十年没换炮了,上一回还是在高宗嗣德年间呢……”

“不过,听闻英夷损失也不小,但到底还强过咱,朝廷紧急从南海水师和东海水师调船调人,但朝廷上下都清楚,船不坚炮不利,还是会输!”

说着,高起元摊手道:“和谈就是为了挤时间,朝廷重建南洋水师,不得不谈。”

“且,若是水师再败,朝廷在南洋两百年的威望,怕是会低至谷底了。”

“不过,英夷不足为虑,只要朝廷重整旗鼓,获胜是必然的。”

高起元此时满脸的自信,丝毫没有忧虑。

朱敦汉默然。

看着那游行,我还以为朝廷瞒着大家家伙,把南洋都丢了。

不过这一仗南洋水师崩溃,南洋诸藩国的联合水师也损失惨重,确实很难抵挡英国人的继续进攻了。

或许英国人不可能夺取南洋,但南洋藩国绝对会趁机闹腾,脱离朝廷的束缚。

所以,朝廷不是怕英国人,而是怕南洋藩国乱起来。

想想也对,大明盘踞半个亚洲,怎会怕英国人?

或许是承认自己水师不行,但陆军绝对不怵。

至今张口闭口就是英夷,法夷,而不是洋人,这就是四五百年的天朝上国自信吧!

但朱敦汉做多了视频,比高起元等人更清楚,英国人的海军横行霸道,但龙虾兵却同样厉害,反法同盟英国人可是主力。

工业国之所以强大,不止是武器,而在于其强大的动员能力。

兵源,后勤保障,财政,武器生产。

细细一捋,朱敦汉感觉到心惊胆颤,大明似乎都不占上风。

这可是日不落帝国的维多利亚时代。

高起元见舒王蹙眉思虑,心底却道:

看来舒王的确浪子回头了,如今竟然对政治感兴趣了!

奇哉,怪哉!

接着聊,朱敦汉竟然听说在印度也有个藩国——锡兰国。

“世祖时认其为建文后裔,故而封之为锡兰郡王,位列亲藩!”

高起元摇头晃脑道:“据雍王上书,两年前印度爆发民乱,英夷就废黜了东印度公司,设立总督直接管辖。”

“雍国之孟加拉,曹国之克什米尔,都被其挑衅,想要并入印度总督府。”

“至于锡兰,孤悬海外,怕是第二个转投的藩国了!”

“朝廷竟允许英夷吞并印度?”

朱敦汉实在忍不住,都把手伸到印度半岛了,竟然没想再进一步,反而坐视英国人统一印度。

高起元翻起白眼:“印度太远,翻山越岭的,就算是辛苦打下的土地也会分封藩国,朝廷不乐意。”

“就算朝廷乐意,国库也不允许!”

朱敦汉嘴唇动了动,没有说出话来。

这就是分封的弊端吧,朝廷动力不足,也无法像英国那样捡东印度公司现成的。

除了南洋外,二人接着又谈起了西北。

“辽国控制其他五国,以为盟主不敬朝廷……”

“满清嘛!”谈起这,高起元幸灾乐祸道:

“显宗,高宗年间倒是威风,但几十年前被罗刹人的武则天打得七零八落,听说已经成了什么保护国,沦为打手了……”

满清横跨黑海、里海,被叶卡捷琳娜大帝打得如此之惨,实让朱敦汉意外。

八旗,看来是真的不行了。

“你璟国公府在京城盘踞两百年,无有爪牙?”

调整好情绪,朱敦汉手中把玩着一个巴掌大的玉器,慢悠悠地说道。

这玩意,拟人狼头,有着四肢,脸上带着刀疤,一打眼,他知道是灰太狼。

别看它搞笑,但却是世祖皇帝生前心爱之物,在宫廷保存多年,后被宣仁皇帝赏赐给了前代舒王。

高起元盯着灰太狼,惊道:“爷,您小心些,这东西可贵重呢!”

“听说你家也有?”朱敦汉饶有兴致道。

“我家先祖被世祖喜爱,赏赐個娃娃,头顶个小葫芦,穿着黄色的短褂!”

高起元摇头晃脑,骄傲道:“如今供在祠堂里,等闲不露面!”

旋即,他又反应过来,思考着:

“爪牙是有不少,但这事透着邪乎,说句冒犯的话,您虽然身份贵重,但又不是阁老,何必要刺杀您?”

“你是说我不重要?”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