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章 揽客

三房来帮忙,但不太讲究卫生,聂卫平就不让他们碰灶房的东西。

店面就那么大,不碰灶房,那没啥事好办了嘛。

田淑珍跟蒋文英还能包个扁食。

两人都手脚麻利,不一会就能包好一竹匾。

骨头汤也已经熬上了,热气腾腾的朝外飘着香味。

聂三牛跟聂合作负责放鞭炮和挂牌匾

父子两挂好了牌匾特意跑到街道对面瞅了好几眼,这才满意的踱步回来。

聂三牛扫了一圈,挨过去要蹭着田淑珍的躺椅坐。

跟芽芽一起负责招待的聂互助看了一眼,提醒,“爸,那椅子坐不了两人,得塌”

聂三牛不听,非得试一下,一屁股就挤了进去。

躺椅吱呀一声散架了。

聂三牛心里有准备,散架的那会立马站起来了,田淑珍惨叫着摔了个四脚朝天。

孩子都说坐不了,坐不了!

还非要试那么一下子!

爬起来的田淑珍烦躁就追,今天就是做寡妇她都得把人打一顿!

聂卫平在一旁十分操心的叨叨,“拿鞋子的手就不能回来包扁食了哦”

夫妻两一逃一追刚到门口就瞧见了易玉琴的娘家人。

两人急刹车,露出个尴尬不失礼貌的微笑。

与此同时易妈掐了下丈夫,也露出微笑打招呼。

易爸恨不能理解女婿的做法。

给首长做饭多好的事啊,非要出来干个体户。

出去外面打听打听,干个体户能有多少正经人?!

像之前夫妻两硬是要开个自行车棚。

女婿上京都忙亚运

会,她闺女看顾着,都比人在背后说三道四。

说得不好听一点,要是没结婚的小姑娘这么抛头露面,都不一定嫁得出去!

而且还不止是说闲话。

多危险啊。

他单位附近有个保管站,一个女同志的自行车放车超时丢了车,第二天找了一群同伙闹事。

保管员被打得不成人样还被那女同志反咬一口,说被保管员打到流产,要人赔偿流产费。

这么乱,他能不担心么!

现在又出来干个体户,旱涝不保收。

要是儿子能打能骂能说,可那是女婿,饶是多不愿意,为了闺女的幸福都得忍着啊。

连易妈也悄声说:“一切为了孩子,你别黑着张脸!”

听见声,蒋文英也走了出来。

儿媳妇孕晚期那会,蒋文英听过亲家母跟人吵架老输,后来两人聚在一块,易妈专门拿一个小本本记录亲家母‘如何不带脏字骂人’‘吵架宝典’‘骂人金句’等等。

现在一有吵架的需要,易妈妈就戴上眼睛,翻出小本本逐条逐条的骂,还赢过好几回。

现在两人感情也很好,现在一见面立马手挽着手热络的聊上了。

然没什么大的规划,但也提前说好了由着芽芽跟聂互助招待客人。

两人站在门外一通打量。

年前各种各样的赶集不少,路过的人确实都侧目,也有停下脚步往里头张望,但还是迟疑的走了。

聂互助叨叨,“卫平哥装修得太好了”

她搁外头瞧见装修好的店也不

敢随便进去啊。

聂卫平喊她们进去吃扁食。

早上一家人五点多就起了,冬天饿得快,且今儿天还特别冷。

芽芽左手端着扁食,右手提着一条板凳在外头吃。

旁边有三四个小孩在玩闹,有两个孩子嚷得特别大声。

其中留着压尾辫的小男孩非常自豪的喊:“我爸像乌龟”

推了个平头的另外小男孩也很不服输,“我爸有胡子!”

压尾辫小男孩:“可我爸长得像乌龟!”

平头小男孩:“我爸没有头发!”

压尾辫小男孩:“还是比不过我爸爸,我爸爸像乌龟!”

平头小男孩:“.....”

人甘拜下风又略带委屈,毕竟有个长得像乌龟的爸爸是真的很令人羡慕。

瞥见了有人盯着他们看,一群孩子呼啦啦的跑到对面去,隔着一条街还是往这边看。

蒋文英出来了,眯着眼睛指着谁谁叫什么名字,大冬天别瞎跑,还有谁谁谁把鼻涕擦一擦。

这附近小孩大多都有拿考试分数换菜的经历,谁还没在小店里写过作业了。

有人路过,瞧了芽芽碗里一眼,又看她吃得欢,就先打听价格。

“九毛钱一碗”

人家就再瞥了馄饨碗一眼。

这已经是吃了一些的了,所以芽芽还跟人口述了一下,

“每个碗里有十个馄饨加一个荷包蛋,三到四个皮卷和丸子,添的是鸡汤,吃完以后每个人还再送一碗鸡汤”

“吃不饱的话还有火烧,小油卷,豆面卷子”

芽芽答起来顺

抠得很,多亏了开业前八百次腹稿

她还有没说的,比如馄饨下锅以前,每个碗里面会放酱油,海米,榨菜,糊葱花,白胡椒粉等等调味,所以碗里料绝对是实在的。

那人还要问一句:“好吃么?”

芽芽:“香迷糊”

人家就迈步走了进去。

聂卫平还是有点底气的,比如盘馅拿的猪前腿肉和肚愣五花肉,葱白都是选的五岔股,加的生姜,盐巴,酱油,大料。

他做馄饨料子一定会顺着搅到成粘稠状,这样就算煮过火皮烂馅都不会掉。

炸葱花也是个本事。

几乎每个学徒都是从炸葱花开始学。

聂卫平炸的葱花用的是猪油,下的葱姜盐,炸到牙黄色的时候连着锅端下,用锅中热油把葱炸成正黄色,这样炸出来的葱花最棒。

芽芽探头看着客人落座,很满意的点点头。

反正她就搁门口吃,馋到一个算一个。

头一回正儿八经开饭馆子,老聂家心里没底气。

第一个客人进来高兴坏了,都老悄咪咪的盯着人看吃的咋样。

老聂家人本来就多,再加上易玉琴家里两位,真正的干活的比吃饭的还多。

但这也只是暂时的。

做生意就是这样,只要有一个客人,那第二个第三个就容易多了。

芽芽就在门外吃一碗馄饨的功夫又进来了几个,没一会店里人数直线上升。

易妈和易爸都不好意思坐在里头占位置。

隔壁其实也有饮食店,瞧见后都瞪直了眼。

虽然说新

开张的店铺吸引人倒是真的,也可以把人流量算在年前上,但小镇上头一回瞧见在餐饮店面前排队的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