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平顶山大捷

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为什么会出现在西天取经路上?

【老君道:“不干我事,不可错怪了人。此乃海上菩萨问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师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从太上老君的话中看来,似乎是观音菩萨安排的一切。但是,当事人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的说法与老君的说法却又不一致。【那老魔闻得此言,唬得魂飞魄散,骨软筋麻,扑的跌倒在地,放声大哭,道:“贤弟呀,我和你私离上界,转托尘凡,指望同享荣华,永为山洞之主,怎知为这和尚伤了你的性命,断吾手足之情!”】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承认自己是私自下界为妖的。而且,下界的目的是占山为王,据洞为主,享受荣华富贵。

但是,如果金角大王说的是真话,既然下界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那又为什么要带着唐僧师徒的画像呢?【金角道:“……我记得他的模样,曾将他师徒画了一个影,图了一个形。你可拿去,但遇着和尚,以此照验照验。”】金角大王并没有见过唐僧师徒,他如何记得他们的模样?而且,这幅画中有师徒四人,因此成画时间应在唐僧师徒全部到岗、队伍成形之后。金角大王已经在平顶山为妖多年了,而且还和当地的地头蛇九尾狐妖结了长幼之情、叙了母子之爱,他如何能够做出这样的画来?因此,金角大王在此说的是谎话。放着太上老君这样的三界巨头不抱,偏偏要下界去吃什么唐僧肉以求长生不老,这不是舍近求远吗?

【诗曰:可恨猿乖马劣顽,灵胎转托降尘凡。只因错念离天阙,致使忘形落此山。鸿雁失群情切切,妖兵绝族泪潺潺。何时孽满开愆锁,返本还原上御关?】从这里来看,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始终是要回天庭的。之所以现在还不能回天庭,是因为罪孽未满,愆锁未开。所以,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下界是有人安排的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太上老君自己也是承认的。但关键是谁才是真正的幕后主使。是观音菩萨吗?还是太上老君自己?或者还有其他可能,是玉皇大帝吗?老君把责任都推给观音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既然最后连主人太上老君都承认金银双童下界是有人安排的,那么为什么双童自己却一直不敢说真话呢?金角为什么非要强调是自己私自下界的不可呢?因为老君没有说真话。观音的确向老君借过东西,但绝对不是金银双童。金银双童下界是肩负秘密使命的,就是要刁难取经队伍。所以,金银双童不敢在群妖面前说出真话,只能说是自己下界闹事。

那么,观音菩萨向太上老君借过什么东西呢?紫金红葫芦。当年在流沙河三藏收沙僧的时候,取经队伍最后是怎么过流沙河的?观音菩萨着徒弟惠岸行者拿了一个红葫芦配合沙僧项上攒着的九个取经人的骷髅头制成了一只法船。依靠这只法船,唐僧才得以渡过流沙河。这只红葫芦并非观音所有。佛家修行者自来没有个带葫芦之说。而且,法船的制造方法中九颗骷髅头是依照九宫排列的,这分明是道家的工艺。当年,观音菩萨勘察取经路线图的时候,一见到流沙河就傻眼了。【菩萨道:“徒弟呀,此处却是难行。

取经人浊骨凡胎,如何得渡了?”】因此,唐僧如何得渡流沙河观音菩萨心里根本没底。后来,收了沙僧偶然得知他项上的九颗取经人的骷髅头能漂浮于流沙河的弱水之上。菩萨因此而留心。再后来,观音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太上老君的紫金红葫芦可以助唐僧渡过流沙河。于是,菩萨亲自去借。可是,老君不是吃素的,菩萨一连借了三次才得手。而且,还搭上自己的杨柳枝做抵押才借得此红葫芦。所以,在五庄观甘露活宝树的时候,观音菩萨对悟空又撒了谎。当年杨柳枝枯死并非是因为她与老君赌斗,被老君放在八卦炉里烤焦的,而是因为杨柳枝离开净瓶甘露太久而自行枯萎的。太上老君哪有那么无聊,烤杨柳枝玩?

其实,悟空是认识这只葫芦的。他第一眼看到这只葫芦的时候就认出来了,原本他是要抢这只葫芦的。但是,悟空心里面对观音菩萨多少是有点畏惧的。平顶山上的妖怪到底是何背景悟空并不清楚。因为当初这只葫芦是在惠岸行者手上的,悟空担心这平顶山的妖怪与观音菩萨有关联,所以悟空没敢过分造次。但是,悟空贼心不死,想出了换葫芦之说,还提出了立字据为证。就算将来菩萨追究起来,悟空也有话可讲。悟空取经路上打死了多少问路的小妖怪,本节中的巴山虎、倚海龙也没能幸免。但是,他却放过了伶俐虫和精细鬼,就是为了留下活口人证。

而且,从观音菩萨的行事风格来看,她借葫芦碰壁之后,一定是向玉帝求援了。她比较喜欢直接找大领导。在玉帝出面之下,老君才答应将葫芦借给观音,但提出以杨柳枝作为抵押品。这个时候,突然间明白了玉帝为什么要将卷帘大将发配到流沙河来了。因为流沙河是取经的必经之路,而且没有沙僧项上的取经人的骷髅头,唐僧是渡不过流沙河的。而且,那九颗取经人的骷髅头说到底是不是真的还难说呢。反正最后那九颗骷髅头化为一阵阴风不见了,没了对证。

金银双童下界为妖,玉帝是知道的。要不然,他不会罚奎木狼去给老君看炉火。所以,这件事情就算不是玉帝主使的,也是玉帝默许的。因此,金银双童下界就是冲这取经队伍来的。至于吃唐僧肉只不过是一个幌子。前面说过吃唐僧肉可以长生的消息应该是从天庭流传出去的,而最有可能放出这个消息的就是太上老君。当然不排除玉帝授意的可能。西天路上的妖精差不多都知道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的传闻,而唯独平顶山的情况最为奇怪:只有金角大王一人知道唐僧肉的长生功效,其他妖精包括银角大王在内对唐僧肉竟然一无所知。这种情况的存在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金角大王的消息来源不是道听途说。否则,银角大王和平顶山的其他妖精也会知道这件事的。因此,可以推断有关唐僧肉的传闻很可能就是金角大王对外散布的。

金银双童下界执行任务,太上老君是如何操刀的呢?

从装备调配上来说,给了五件宝贝,分别是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七星剑、幌金绳和芭蕉扇。其中,除了七星剑是件神兵利器之外,其他都是极品法宝。对于神兵利器七星剑,悟空凭借自身的超群武艺和金箍棒的威力,还能制敌取胜;至于法宝,悟空基本上是无能为力了。紫金红葫芦和羊脂玉净瓶,还能将就对付;对于幌金绳,就只有束手就擒的分了;遇上芭蕉扇,干脆掉头就跑了。

从人事安排上来讲,太上老君许诺下界的山神土地尽凭双童调度。【行者听见“当值”二字,却也心惊,仰面朝天,高声大叫,道:“苍天,苍天!自那混沌初分,天开地辟,花果山生了我,我也曾遍访明师,传授长生秘诀;想我那随风变化,伏虎降龙,大闹天宫,名称大圣,更不曾把山神、土地欺心使唤。今日这个妖魔无状,怎敢把山神、土地唤为奴仆,替他轮流当值?天啊,既生老孙,怎么又生此辈?”】悟空听说妖怪能够调度山神土地来洞中轮流当值一事,大为惊异。颇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感慨。

从斗争策略上来讲,金银双童到了平顶山,就与地方实力派达成妥协。将幌金绳送与九尾狐妖,并拜其为母,自愿与她做儿子以换取平顶山莲花洞的产权。九尾狐另寻住处“压龙山”。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而今天上面来的狠角色就是连龙也都要压下去。这一点,应该是老君安排好的。这样做,既可以让金银双童迅速地融入新的政治环境中去,及时安全生存下来,不在地盘问题上与地方武装内耗,同时也获得地方实力派的拥戴,金银双童从他们那里获得了几百个小妖来称王建制。从后来的实际战况来看,这一招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从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对话内容来看,似乎双方对此次任务的真实情况了解得并不一致。其实,可以看出来真正知道这次任务底细的只有金角大王。而银角大王对于此次下界的真正缘由并不了解。可以推测,太上老君只是交代了金童下界去执行任务,并给他讲了详细的计划和实施步骤。让金童以享受荣华富贵的名义拐带银童一起下界执行任务。银童不知就里,跟随金童到了凡间,成了整个计划中的一个棋子。从头到尾,银童虽然只是个跑腿的,但是对金童的提携之恩真是非常感激,不仅唯金童马首是瞻,而且工作异常出力,可谓殚精竭虑,最后还英勇牺牲了。从一开始的捉八戒,紧接着的压悟空、抓沙僧、掳唐僧,哪一样银角大王不是费心尽力的?当然银角大王想事情有点简单。比如,当他刚刚抓住唐僧的时候,实际上他就真的打算把唐僧吃掉了。这说明他一点也不清楚金角大王让他抓唐僧的目的,同时也说明了银角大王对此次下界的目的也是一无所知的。

由于金银双童是烧锅炉的出身,没有什么文化水平,老君担心他们在下界出错。万一惹到了什么狠角色,不但任务完成不了,还给领导捅了娄子,那就要命了。所以,老君想出了个很实在的办法,把取经队伍成员的样子画出来,让他们按图索骥。金角大王把图画一直藏着不拿出来,就是担心太早拿出来会引起混乱。弟兄都很实在,万一拿着图画往东寻,惹出什么乱子来就不好了。只等唐僧到了平顶山,再提起此事,比较安全。

金银双童在平顶山要人有人,要装备有装备,要计谋有计谋,但是最后还是输给孙悟空了。总结其失败的原因,最主要的一条就是轻敌。虽然金银双童没见过孙悟空,但是也听说过孙悟空的威名吧。银角大王以移山之法对付孙悟空,看来他还是知道孙悟空大闹天宫这回事的。因为他的这一招应该是从敬爱的如来同志那里学来的。但是,年轻气盛啊!什么事情都交给伶俐虫、精细鬼这样的小妖精去办,怎么可能办得好?自以为有了强大的武装就不可一世了。银角大王将孙悟空压在三山之下,然后让伶俐虫和精细鬼拿着葫芦和净瓶去收伏孙悟空。这里银角大王犯了一个错误:捉一个孙悟空干吗要拿两件法宝?他到底是要用净瓶捉孙悟空,还是要拿葫芦装孙悟空?指挥如此之不得法,正说明银角大王对于捉拿孙悟空这件事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这不仅是因为他对悟空的重视不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心思都到唐僧肉上面去了。双童之所以轻敌,特别是银角大王,简直就是漫不经心,主要还是因为烧锅炉太久,缺乏相应的对敌斗争经验。紫金红葫芦里面装了孙悟空,怎么能够听信谣言半途打开来看呢?你当烧炉子炼丹哪:打开炉子一看丹头没熟,扔进去再继续炼。

最后,金角大王在明知到不能打赢的情况下,还跑到压龙山压龙洞中去聚集人马来找孙悟空火拼。这是为什么呢?金角大王下界的时候,老君并没有交代一定要灭了唐僧师徒,只是说要为难孙悟空。当金角大王意识到难不住孙悟空的时候,打算放弃了。这个时候,银角大王却不知深浅要抓孙悟空。后来,银角大王因此而挂了。金角大王感到很震惊,也很伤心,觉得是时候交差了。于是,他领压龙山的人马来的目的就只有一个:灭口。果然,压龙山的狐妖精怪全部英勇就义。他们到死都没明白,原来自己是一次性的,被利用完了就毁灭掉。跟神仙打交道是件很危险的事情,千万不要自作聪明,以为自己得了什么便宜。出来混的,都是要还的!但是,没想到悟空发威了,金角大王自己都没跑掉。意外!这完全是意外。

当老君离开平顶山的时候,所有的证据都已经毁灭了,平顶山风平浪静。本来嘛,明明是平顶头,偏偏上面长了两个角,金角和银角,这不是平地生事吗?

取经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如来名正言顺地传经到东土。但是传经到东土本质上是抢地盘,因此会受到各派势力的围追堵截。因此,取经实际上变成了一场划分势力范围的谈判。但又不似一般的谈判桌上的谈判那样拿出地图一点一滴地争取势力范围。取经是一场象征意义上的谈判。取经的线路本质上就是一条势力分界线。分界线两边就是各自的信众。每当一方提出要求时,界线就会往外拓展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另一方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是把线路往反方向推进的过程。双方不断地提出自己的要求,由于各派力量的角逐,取经的线路在延伸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方向,最后定格在取经队伍到达西天大雷音寺见如来的那一刻。那一刻,谈判终于成功,各派势力范围划分清晰,版图界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