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引蛇出洞

满清时代,为了保护空虚的发祥地,在中国北方挖掘了一条大沟壑,几乎是世界上,历史上很罕见的现象,这条沟壑的目的,在于割断东北地区和关内的联系,禁止汉族等内地百姓前往东北地区开垦荒地,谋取生活。

开垦荒地不是利国利民?还是满清朝廷有先见之明,封山占水,养育环境?

不是,乃是保护所谓龙兴之地,保护龙祖的风水宝地。很古怪的中国风水阴阳观念也。

洋洋数千里的大沟壑,与同一时期的长城,并为奇观,沟壑深数丈,宽数尺,沟壑边缘,种植密密麻麻的柳树,以为遮掩和封锁,号称封禁满洲。

如果有谁知道了这条封锁沟,才能够更好地了解闭关锁国的精髓。

“站住,你们是哪里人?”巡逻的士兵全是骑兵,配搭的不仅有军刀,还有骑兵步枪。

“我们是良民啊,军爷。”

“可是,你们不在本地好好的,要往哪里去?”骑兵很是嚣张,而且,带着河南省怀庆府的口音,是周星的亲信呢。

“军爷,我们在这里生活不下去了,所以,要到京城里去投靠亲友!”

“嘿嘿嘿,倭寇!土匪!居然敢蒙骗本军爷?来人,给我逮捕了,捆绑起来!”

周星派遣的骑兵队,牢牢地把守住了这一道线索,将满清朝廷的封禁线,保护得更加完善了。

周星当然也不能被动,等着这帮子被修理的黑恶势力们乱咬,在打击之前,除了拉出庆亲王这张老虎皮以外,周星还给京城的朝庭,皇帝,连连上书,指出了自己目前的工作,自然,在奏折中,将自己装饰成了大菩萨一个,也将庆亲王获得百姓们的爱戴,奏明了朝廷。

周星其实很是担心,打黑不成,反而被黑势力反咬一口干掉的事情,屡见不鲜,所以,要打黑,就必须象战场上激战一样,绝对不能马虎。所以,他派遣了得力人手,严防死守,看护住了柳条边。

这样被动地看守边境,毕竟不是稳妥的方法,周星习惯性地采取了引蛇出洞的阴谋。他派遣了士兵和各县的公差,到街道上贴出告示,广而告之。

一张张告示张贴出里,顿时,就被人们包围了,这年代,没有充分娱乐设施,人们寂寞得很,一围观,就七嘴八舌地讲了起来。

“啊?总督大人问民间有没有冤枉呢,”

“不只是总督大人,还有庆王爷呢。”

“冤枉?有什么冤枉啊?只要不打仗,不闹兵乱匪徒,日子就最好了。乱世生人,不如一犬,咱们还是知足常乐吧,也多亏了总督周大人的功勋,要不是他,这阵子咱这里还不定是多少倭寇横行呢。”

“是啊`,没有冤枉。”

“总督大人说了,朝廷已经派遣了钦差赶到了这里,因为打黑一事,恐怕有些问题。”

民人乡间,多是好奇,捕风捉影,东拉西扯看看说说,更有许多象鸭子般地伸长了脖子等待着,焦急着,央求别人识字的给念,这年代,文盲相当不少。

周星确实玩弄了一个阴谋,他以自己和新来的朝廷钦差的双重身分,发布文件,要求民间有冤情压抑的,速速上告。

“速不德?这是谁?钦差大人的名字好怪!”

这名字当然古怪,是周星信口开河捏造出来的,而且,捏造的是满族人或者蒙古族人的名字,给少数几个汉家百姓见了,自然觉得拗口。

议论者多,好奇者多,看看说说也就罢了,但是,也有例外,在鞍山城里,就有一个家伙看了以后,顿时眉飞色舞,一脸奸笑得连他自己都觉得难堪,没有笑完,赶紧用手捂住了嘴巴。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慢悠悠地离开了。

这人穿街走巷,很快就到了一处大宅子门前,只见宅子门前两只巨大的石头狮子,镇守着宅门风水气势,又有两个小厮模样的家伙在东游西荡,一看就是巨宅大家,问题是,显赫的青砖碧瓦挑角屋檐,多数已经衰老不堪,覆盖着一层层的青苔乱草,墙壁也剥落了不少,看着就是中落家道。

“老爷,老爷?”街道上回来的人,兴高采烈地冲到了家里,大喊大叫,很快,院子里就传来了愤怒的咒骂声,还有什么东西摔打破碎的声音:“混蛋,你嚎什么丧啊?看看老爷被那周机枪欺负得还不够啊?老爷被欺负你很高兴不是?”

话音刚落,就出来了一个瘦弱的中年人,一头水绣大辫子,油光水色,头上一顶瓜皮小帽,帽顶却有一颗珠子在闪闪发光,衣服极为干净整洁,戴着扳指,打着香囊,一出里,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香味,瘦歪歪的脸上,却是黄不拉几,眼睛软弱暗淡,只有几根鼠须,挑起来抖成了八字,还有些生气。

“爷,我的爷呀,变天了。”街道上来的小子一脸巴结,腰杆弯得象秋天沉甸甸的庄稼。

“啊?”中年人将手里的鸟笼子在手指上一旋,漂亮地转了一圈儿,鸟笼子由新鲜的铁丝编制,极为精美,两只画眉正欢快地跳跃着,就是笼子里的小水盆儿,都纹丝不动,好象他刚才的旋转,完全没有发生。

一张口,就是一口大黄牙,和油光水色的漂亮大辫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只枯萎的眼睛也绽放出了光芒,贪婪地呼吸了左手里袖出来的鼻烟壶,又闭上眼睛享受等待了片刻,这才森然一笑:“小狗子,怎么变天了?给爷好好说说。”

“是,二爷,小的在街上闲逛,见了告示才知道,钦差大人来了。”被称为小狗子的十六七岁的小厮,一脸媚笑。

“钦差?”二爷的脸上稍有喜悦之气,立刻就消逝了,枯萎的目光里,渐渐地凝聚处以来许多的仇恨:“妈的,都是周星周机枪的一伙,跟咱们的事情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啊!”

“二爷,亏您还是咱城里的闻人,随便跺几脚,全城都乱晃悠呢,您不知道,这钦差来的,不是蒙古人就是满人,而且,声称,要平反冤枉的,爷。您看看,是不是朝廷知道了咱东疆的事情,要给咱铁杆百姓们做主了?”

“那告示里到底怎么写啊?”二爷警觉起来。

“爷,嘿嘿,这就是,小的趁人不备,偷偷摸摸地扯下了一张。可惜,小的连字还认不全,爷,您自己瞧瞧就是了。”

二爷将文告捏到了手里,姿态优雅,还皱着眉头咳嗽了两声,仔细看了文字,顿时一呆,突然爆发出了大笑:“哈哈哈哈,这回,咱们有救了,咱们有救了!”

“对,二爷,这周机枪居然对我们李家这样的从龙功臣都敢乱动,不是胡闹吗?朝廷来人了,我们去告他!”

“对,你小子说得好,去告他!不过,咱们告还不够,要多多联络人,去去,传爷的话,让所有的家伙都到前厅子来,听爷训示,然后,去找所有受到欺负的主儿家商量,一起去告他!”瘦弱的中年人,兴奋到张牙舞爪的极致。“嘿嘿嘿,周星啊周星,你个二百五的小屁孩子,当几天总督,就敢动我大清的世家弟子,呸!看老子不整死你!”

“对呀,二爷,这周星就靠着机枪打败倭寇的屁大点儿功劳,也敢骑到我们李家的头上拉屎拉尿?这才是找死。”小狗子呲牙附和道。

中年人盘算着:“前街的勒尔锦家,左上面的贝勒爷家,后道上的老都统家,还有铁帽子王的管家刘老威,嘿嘿,这帮人汇合起来,比倭国大军强多了,看你小小的一个总督能否吃得消!”

谭嗣同和刘光第两个,是周星现在的文胆,笔杆子,他们亲自起草了这样的文件。都忐忑不安:“周大帅,如果朝廷知道了我们诈用钦差告示的事情,会不会追究下来啊?那时候,恐怕事情不太好收场!”谭嗣同年轻力壮,精神抖擞,一双智慧的眼睛里,写满了思考的深度。

“是啊,大帅,这样做,毕竟要有些风险的,而且,下官认为,效果不会太好,没有几个人会来喊冤的。有什么冤枉啊?咱们调查了很久,动的都是祸害乡里的恶人,百姓们知道了,心里多高兴,虽然害怕黑恶势力报复,还不敢多表现出来。”杨深秀,也是历史上的维新骨干力量,现在,也在周星的幕府中。

“不过,下官对于大帅的这一招,实在是钦佩!绝妙好棋!”袁世凯赞不绝口:“放心,本官倒觉得,一定会有很多人来的,哈哈哈,到时候,谭先生啊,你可得扮演好钦差大人。”

谭嗣同一乐:“放心,只要是周大帅吩咐的,本官没有不敢做的,再说,这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的福利,就是赴汤蹈火,也不敢辞。”

等待了三天时间,周星吩咐谭嗣同等,在沈阳城里另外设立了一个钦差住处,所谓的钦差,自然是假目标,但是,人马的编制,安排,渲染,跟真的一样。

第四天上,就在谭嗣同等人百无聊赖,准备撤退的时候,有人来了,而且,一来就是数十个,成群结队,耀武扬威,兴高采烈,到了辕门外,将钦差的大鼓敲得价天响:“钦差大人,冤枉啊!冤枉!”

谭嗣同的随从官员一出来,吓了一跳,妈呀,这么多,而且,一看穿戴打扮,个个都不是善茬儿,不是大富大贵之家,就是强横猖獗之辈,脸上,虽然千奇百怪,展现的都不是什么悲伤和可怜,而是霸道嚣张。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