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越境战略

周星很快接到了江边的军报,描述了俄军冒死渡江的种种悲惨情况,周星立刻对兴高采烈的军官喝道:“你们停止干涉,如果俄军的民船再来,不要开炮了。至于正在江边的俄军,不要开枪,要用大喇叭喊话,保证优待,保证生命财产的安全。”

“将军?这帮龟孙子王八蛋,老子恨不得全部捏死了才好。”

“对不起,我们不是俄军,而且,你听本将军的话,可以俘获之,也可以放纵之,不可滥杀,也不可有意造成俄军的纵江死伤倾向。”

军官们叹息,都暗暗责怪周星是一个仁义到傻瓜的将军。

黑河战后,周星发现,总共歼灭俄军的人数,远远超出了自己的估计,在黑河周围,被击毙的俄国官兵,有五千一百多人,击伤和俘获总数,为两万四千三百余人,根据估算,先后纵入江中为大水所灭者,当在三千到四千人,几天以后,随着周星正规军援军的陆续到达,所有沿江百姓的动员,在更多地方搜索和逮捕的俄国新俘虏,又有两千多人,这样,俄军三万五千多人,被黑河一战而灭。

后来才得到消息,还有一万余人,分别向东西两侧的沿江地区逃窜,先后逃过了黑龙江,回到了俄国境内。

不管怎么样,战争是胜利了,而且是完胜,特别是在黑河战役中,中队以三百三十人的死伤,就取得了辉煌战果,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

屯兵黑河,周星随时随地了解国内的形势,他发现,已经侵入中国黑龙江省的全部北线俄军,都撤退了,返回到自己的驻地,要么,就进入了中的战俘营。可以说,黑龙江省境内,再无一名俄国士兵。

战争胜利的进程,让周星都感到意外,本来,他只是要杀一杀俄军的威风,气势,迫使俄军小心谨慎,不至于直接威胁到齐齐哈尔和大庆附近的油田,没有想到到,俄国人这么不经打,直接就被打蒙了。

既然局势边变了,周星也就有了新的安排,他通告袁世凯继续控制好辽宁的局势,分兵据守各大城市,各重要的军工重工的厂房,加紧生产,又邀请张之洞和荣禄,带领全部清廷增援辽宁的部队,进入吉林,并且向俄清两国的边境地区作试探移动。周星告诉他们,俄军的势力很差,全部战况都转达了。

在袁世凯和徐建寅的努力下,在德国技术人员强有力地技术经验和智慧的帮助下,在中国所有技术人员的辛苦劳动里,中事工业和重工业的生产,进入了新的。坦克以每天十辆的速度生产着,因为周星认为,目前对俄战争只需要轻型坦克,所以,坦克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当然,更多的还是冲锋枪和机枪的子弹,枪榴弹使用的榴弹,至于那种速度轻盈的自行火炮,也在努力更新换代之列。

后勤的非凡工作,得到了张之洞等人的大力支持,有经验的老洋务派旗手不是盖的。

十天以后,囤积在黑河城周围的中队,已经达到了一万人,而且,坦克增加到一百二十辆,飞机也被运输过来,重新组装,有了二十五架,各种枪弹物资得到了充实,自行火炮也有了八十辆,新被动员和组织起来的当地民兵,达到了两万人。

十五天以后,在浩浩荡荡的五百辆汽车的后勤运输保障下,又一万五千中国正规军队,赶到了这里,还有大批的油料,粮食等等。

周星已经决定,在这一个月,三月的月底,对黑龙江的俄军江防进行突破,一句话地干活儿,中要反击,进攻沙皇俄国了。

聂士成军,方伯谦军,尤世德军,就是周星军的主力,还有各地的民军组织。清廷派遣的部队,包括原辽宁将军,现在张家口都统德林的三千马队,两千步卒。齐齐哈尔的中国守备军队,降低到了最低限度,只有两千人,大庆附近的油田,还有三千人。不过,鉴于油田的超级重要性,周星又吩咐当地的官员,还有负责的杨深秀等,招集和训练了三千民兵,以为辅助。

重兵云集,周星调拨所有北疆的沿途百姓,加快修筑和改良数条通往黑龙江岸的大道,以利于将来进兵。

周星的胜利消息,传到了京城,光绪皇帝非常高兴,整个大清朝廷,也为之疯狂,数次战斗,周星军已经将俄国北线部队,歼灭近半,缴获枪支弹药之多,已经可以武装几个师了,周星及时地将许多战利品派遣官员运输回去,以汽车为主要运输力量的周星军,速度果然快了极多,当大批俄官的指挥刀,军衣,部队的军旗什么的纷纷出现在北京城的时候,万人空巷,赶赴北门城外瞻仰。主要的俄国被俘军官,也送到了京城。

清廷对周星大加表彰,因为一个月的时间,周星军的激战,基本上奠定了胜局,光绪皇帝要加封周星为侯爵的,遭到了满清王公权贵的非议,以为奖赏太急太过,以后无法驾驭,所以,光绪皇帝修改了奖励法则,表示增加周星一年的俸禄,同时给予周星母亲和妻子莲如各一品诰命夫人的恩惠。

这些奖赏的消息,在周星这儿,没有多少意义,也算不上光荣,现在,他已经不是那个小小的河南省怀庆府出来北漂的小伙子,而是一个拥有重兵和巨高威望的大员,让皇帝奖赏?是荣誉还是耻辱?妈比,老子一个现代精英,居然让你一个傻瓜皇帝玩弄?

清廷有人建议,就此打住,和俄国谈判,但是,更多的人不赞成,他们希望周星再打几个胜仗,才确定胜利,能够迫使俄国认输,交出当年抢夺中国的领土。

周星立刻意识到,这里大有文章,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议论,却关系到自己的命运,皇帝之所以向自己透露这种意见,目的估计在试探自己,于是,他向北京城发了长篇大论的电文,讲述了目前中俄两国的形势,告诉光绪帝和所有的在京大员,王公贵族,不要抱有多大幻想:“昔日,俄国与瑞典争夺欧洲霸主,瑞典大胜,俄军主力精锐尽灭,俄国之主彼得皇帝,还坚持战争,倾国之力,打造新式舰队,征发全国青壮,以为新军,历经二十一年北方战争,终于击败之,所以,俄国民族性格强悍坚韧,必须彻底击败之,方能使其谈判桌上,承认公理。一旦我大清帝国以仁义之心度野蛮国家之腹,则大谬,恐将成资敌喘息之举。况且,五万军队,无伤于俄国大雅元气。”

熟悉的历史知识,帮助了周星大忙,不过,这样的世界历史知识,还真是初中和高中时代他学习的普通东东,现在居然在清廷中成为历史知识的大佬,多少有些荒诞。

同时,俄军源源不断正往远东地区调集兵力的事实,也帮助了周星的忙,停战一事,才没有成为公开,事后,周星立刻就派遣情报人员,对此事进行了追根溯源,终于发现,西太后是停战的阴谋家。

对于西太后,周星有许多的感慨,不过,这老女人对时局的直觉确实不错啊。

排除了这一花絮的干扰,周星继续调兵遣将。其实,就算是光绪皇帝不准他战斗,他也要进行下去的。

周星的战略,就是要彻底地进攻俄国的西伯利亚,将普列维大将的部队,统统追逐而歼灭之。这还不算,还要将主力转进,顺势东下,割向俄国的远东地带,将海参崴一带的俄队,统统歼灭,这样,俄军就没有了一点儿和周星战争的本钱了。当然,要达成如此重大的战果,周星必须预计得一年时间,消灭五十万到一百万的俄队,才可能迫使俄国妥协。

要渡江作战,就得有船,周星努力了很久,只征集到一些小船,没有办法,只得下令部队,在江边打造新船,或者直接扎造大筏。

周星一声令下,所有沿江的百姓们,凡是能够走动的,都赶来帮忙,加上民兵部队,很快就堆积了许多的材料,飞快地编制了上百面大筏,四月一日,周星决定正式渡江。

周星是个很小心的人,尽管胜利在望,也没有片刻犹豫,麻痹大意,他亲自检查了木筏,检验其质量标准,还吩咐将已经扎成的部分,推进江中实验。

渡江作战,有许多难题,最大的问题是,周星军的重火力武器无法保证渡江,特别是那些坦克汽车,号称轻型的坦克,也有十来吨重,小小的木筏能否经受得住?还有,大量的汽车也得运输过江,这些,没有巨大的舟船,也是痴心妄想。

俄队在对面已经做好了冲锋的防御准备,在南岸都可以看清楚。许多工事修筑了,许多机枪和大炮都架了起来,随时随地可以对中队进行反击,而黑龙江中,还有三个小型的俄国快艇部队,一个中型的海军舰队,也可以对中国渡江部队进行拦截。

周星坚持在这里渡江的理由是清晰的,正因为做出了渡江的架势,才能够将俄军的部分兵力吸引在这里,周星也想尝试下,自己的部队以目前的装备,可以有多大的越江战力。

搭建舟桥?不可能,没有现代式样的舟桥部队,也没有这个技术,在黑龙江这样宽大的江流中,也没有相当的稳定性,所以,周星决定,要以现有的兵种,打开渡江的道路,只以步兵渡江作战。

黑河渡江,有一个极大的好处,从黑河城镇附近,黑龙江陡然南下,拐了一个大弯儿,尽管这样的弯儿在黑龙江上有不少,可是,这里的就不错。

如果从这里渡江,只要稍加用力,就可以使船只木筏等向边上偏离航道,则轻易地滑向了东边江岸,不存在渡江的巨大水流阻挠。

木筏还是问题,为此,周星反复请人实验,还让沈阳兵工厂针对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迅速生产出了大量的铁索,链条,用以固定木板树木。

不仅如此,兵工厂强大的技术力量,还制作出了许多的钢板,用来模拟小船,最后,还制作了许多的空心铁球,连环在钢板之下,成为驳船平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