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同盟会

就这样,众人通过“众筹补差价”的形式,又给宋齐鲁凑了一千两银子。这样此时宋齐鲁手中刨除借的沈管家的500两银子,还有了6600两银子。他这会儿正盘算着这些钱明天够不够花?就听张半城说话的声音传来。

“宋兄弟,怎么说我们现在这个团体,已经不同于普通的商会。但是按照起初指定的商会发展战略,我们以后还是要不断地招收会员,不断壮大的。为了防止走漏了风声,我建议还得成立一个组织跟他们区分开来”

宋齐鲁心想,这张半城人才啊!居然心细如丝,考虑的如此之周到。自己都没想到这一方面,作为后世之人他可是知道一个政党的成立,只要占据民族民心大义,这对于爱国救国人士无异于致命毒药,吸引着他们不断的舍生取义,前赴后继。不消说近代著名党派,就说“反清复明”的天地会,红花会,被清朝的围剿贯穿于整个朝代,但是革命的种子直到演变成近代的“洪门”一直都被保存了下来,真可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嗯!张大哥说的十分在理,此事我是持赞同态度的。不知其他几位兄长意下如何?”宋齐鲁跟张半城这两人只要达成了共识,在这个小圈子里基本上也就等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因此,众人也都表示赞同。

“既然我们一同盟约起誓过,那就叫“同盟会”如何?”宋齐鲁建议道。

“好,这个名字好,我等赞同!”

“那我们同盟会的宗旨是什么?总得有一个纲领才合适!”沈管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看,我们的纲领暂时就定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人平等,救济斯民!”如何?我们目的就是帮助我汉家子民可以重归我汉家治下,让我泱泱中华可以金瓯无缺。天下的兴亡惘替,是关乎我们没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而不是单纯的那些文官武将和皇帝替我们决定的。佛说众生平等,没来由的我们就被士大夫阶级定为最末等之人,我们也是爱国的,比他们都不差,我们也是舍得为这个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我们的血也是热的,不比他们低贱,为何强加给我等身上这种标签?我们不服。我们是先富裕起来了,我们就更得有社会担当,更有理由去救助那些还在苦难中挣扎的同胞!”宋齐鲁一顿慷慨陈词,现在他还没敢拿出三民主义来。只能变相的结合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儌文》和顾炎武的名言出来混事情了!

“好!好一个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好一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好一个人人平等,救济斯民!大丈夫当如是!”众人也不禁心生豪迈,连连道好。

最对他们心思的肯定就是“人人平等”这句了。现在的他们,最渴望的也就是社会地位的提升了。虽说宋之一朝比较开明包容,而且也特别重视保护私人财产,但是毕竟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文人士大夫阶层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施行“重农抑商”,当然宋朝开始已经不再限制,甚至南宋时期开始估计商人贸易,但是还是抑制他们的身份地位。

经过商议,众人一致推选宋齐鲁为同盟会会长,宋齐鲁再三推辞说自己身份经验不足,而是提议张半城担当。但是执拗不过,只好“勉为其难”的出任同盟会会长,张半城任副会长,沈管家任同盟会秘书长,其他人任理事。这样七人就都有了同盟会和晋江商会成员的双重身份。

在确认各人员任职及职能以后,众人又敲定了继续招纳爱国人士入会的发展战略,同时确定所有入会人员要严格考核,防止害群之马入内。必须是有浓重爱国救国情节的精英人士才能有入会资格,同时必须有三人共同推荐及一年考核期通过,才可正式入会。如遇特殊入会人员,必须经由会长及在坐的各位常任理事共同表决同意才可入会,表决以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会长总有一票否决权。各理事由全体会员选举产生,常任理事由理事及会长提名选举产生,会长由全体理事选举产生,互相制衡,防止拉帮结派……宋齐鲁嘱托沈管家将商议的诸章程条议记录下来,形成书面文字。

宋齐鲁就是有意的提高同盟会的入会门槛,防止尾大不掉及滥竽充数。同时在起始之初变立下各种章程,防止后来扯皮。

这次的众人比上次晋江商会的成立更要激动,因为之前代表的是身后之人的利益,而这次是代表的自己的意志。而且众人看着宋齐鲁所定的入会筛选是有多么的严格,除了自己等人元老的缘故,要不然根本没有可能有入会资格。这也更加加重了物以稀为贵,让众人觉得自己身份的重要性。

1126年8月1日晚,中华同盟会在狮城正式由七位元老组建。就是这一影响甚远的政党,革命的小火苗就是在这一次不起眼的酒后餐桌上燃起……

第二日,宋齐鲁在众人陪同之下参加了晋江商会第一个分会馆-驻狮城分会馆的揭牌仪式。运营费用,由众人所出的会费共同承担。

宋齐鲁任命宋忠作为自己方驻守狮城商会的代表,王朝马汉被宋齐鲁留下来作为协助并全权负责战马的收购和培育事宜。并且给与了宋忠极大的自主权和经营权,像圈地养马,雇佣安保,贸易采买等都可由宋忠先行决定,然后向宋齐鲁汇报。并让奶波推的弟弟泽和老盖的人相互帮衬一下,同时也是监督之意。没办法,谁让宋齐鲁的班底组建时间太短,手底下没人可用,只能赶鸭子上架,让宋忠先顶上了。宋忠的能力宋齐鲁是不怀疑的,甚至看他行事经商的样式不像一般小家族出身。至于他的忠诚问题,有他以自己信仰为名的起誓效忠和他儿女在手的“质子”身份,他也很是放心。宋齐鲁并且承诺,只要好好为他工作,两年之内,必还他自由之身。这“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让宋忠更加以死效命。

完事之后,宋齐鲁又来到船舶市场,按照约定花费500两银子购买了一条50吨的船交给了奶波推的弟弟“泽”。由泽负责带领宋齐鲁挑剩下的60个人。这些“奶盖”商队就有了两条50吨的船和80余名水手。具体的商业活动由宋忠从旁协助,多余的人手也受雇于宋齐鲁的马场。

宋齐鲁剩下的头大的事就是怎么想办法把那140多匹马运回大宋。为此他不得不又花费4000两将之前看中的那两条250吨的阿拉伯“姊妹船”拿下。为了减少因为摇晃引起的马匹伤损,宋齐鲁不得不请王郑二人出手,按照自己的想法将两条船并联“连体”组成双体船并加装“减摇鳍”,仅此一项的工程,按照估计就得至少加班加点的干两天。同时花费200两,买下了不远处的一片山坳作为马场。又给宋忠留了1500两银子和一些宝石,作为买马匹和大马士革刀的资金。这样自己身上只剩可400两银子可用,这还包括得补给一些食物和淡水,开支一部分工钱等等。宋齐鲁不由得感叹花钱如流水啊。就自己这样的赚钱速度都不够花,也是要了亲命了!

因为宋齐鲁的“姊妹船”改装以及部分还没有安装螺旋桨的船改装完成,都还需要一定时间。所以众人商议先派已经改装好的船,先行出发去占城打前站,先行主持收粮的事宜。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