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重建55团上1

第140章 重建55团(上) (1)

55师全军战死殆尽,也许陆云川难辞其咎。

或许可以惋叹,或许可以责难,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没有陆云川,也许就没有这支55师。没有他,向来人才济济中国照样不缺乏大批优秀的中华子弟,没有他,也许战场上会出现投降、投诚、起义,总之保存生命避免大量伤亡的局面——但那样又有谁能去同情他们呢?也许剩下的会只有鄙夷,没有他,我们或许完全可以说:切!内战原来也不过如此,我们完全可以再打一场!

但是如果没有他,他的那些55师官兵极有可能又是当时中国几百万军队里平平常常的官兵——说不定还会是一盘“优秀的散沙”。

假若人民解放军之一部深陷敌军重兵围困突围无望,我们会期望这支人民军队归于何途呢?缴械投降?恐怕让我们为之骄傲为之动容的还是他们全部光荣战死……

况且,陆云川不是一个偏执的形态主义者,他不是一个死心塌地只知“愚忠效死”之人,他不屑什么三民主义——他只是在履行自己职责维护自己军人荣誉的军人,仅此而已……

同陆云川一样,以共产党人的标准来看,陆少郡他也不是一个“称职”的共产主义者——他同样没有偏执的形态意识,也因此其作为革命者的革命性屡屡受到质疑……

即便在多少年后的今天,又有多少官员能真正的理解该怎么做一个共产党人呢?恐怕最多的莫过于是嘴上喊着为人民服务心里已经在盘算着如何享受人民大众的服务,聪明的很多人都明白,加入共产党这个政体是让自己官运亨通的必备第一步……

相比于许多人大言不惭堂而皇之打起欺骗民众的幌子,他们追求并且身体力行的“家富国强、民族振兴”的信仰和理念已经是不受拘泥的超然其上了……

没有什么势不两立你死我亡,也没有什么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水火不容的形态意识对撞与交锋,假若他们同时在国民党或者在共产党一方,他们照样是能打的军人,我们只能说,国民党幸运地得到了陆云川,共产党幸运地得到了陆少郡,然而这正是他们两人的不幸,露骨点说——他们都不可避免沦为了解决政治纠纷的武力工具,成为一种看不见的牺牲品……

而作为工具或者牺牲品,他们,只需要尽职尽责……

……

55师刚刚覆没不久,黄维兵团随即灰飞烟灭,接着淮海战役进入二十天的停战期……

现在,陆少郡还有更紧迫的事情要做,51师师部,副师长杨耀骏在汇报,

“师长,统计结果出来了,结合79师提供的信息,我们目前有了大概的结论:55师有一三五团、一三六团、一三七团三个团级作战单位,而且它的每个团的编制竟然不低于五千人,再加上师直属部队,55师的作战兵力应该维系在近两万人的层次上。但根据番号识别的统计来看,一三五团好像缺编,另外两个团也有编制不足,即便去除一些误差因素,保守估计,55师还至少有两千人失踪不明……”

陆少郡看着手里的东西——那是陆子飞前去“劝降”时陆云川悄悄偷偷递给他的一份绝密物件。

“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来淮海战场……”

陆少郡如此判断,说着他把手里的东西交给参谋长,

“文良,你看看这个会是什么?”

祁文良仔细瞧着这个不足半个巴掌大的更像是图纸的东西,疑惑,

“师长,从上面的标识来看,我怎么看这好像是一幅残缺的地图啊!”

陆少郡微微点点头,

“不错,这就是一块地图,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张地图是想告诉我55师预留兵力屯备的位置,参谋长,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给我查出这上面标示的是什么地方,我答应过的,要善待他的部队……”

……

二十天的停战期后,被围杜聿明集团的三十万兵力再次土崩瓦解,至此,淮海战役结束……

淮海战役使国民党军最后的嫡系精锐主力全部损失殆尽,长江以北国民党再无能同共产党展开对抗的军事力量,精锐尽失的国民政府自此气数已尽,其政权统治已经直接暴露在解放军锋芒威逼之下,随时濒临崩溃的边缘,无力回天……

51师此一役受损严重,尤其是一个主力团全部丧失殆尽,噬待补充。

一九四九年二月,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大战过后的三野开始扩充兵力组建兵团建制,这个时候共产党领导下的四支野战军也全都进入鼎盛时期,作战能力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在质量方面都大有改观,许多抗战初期时的主力营营长这时候一般也都坐到了师一级别的位置,还有许多战场得意的将领坐到了副军甚至正军级别的职务……

即便在解放战争期间表现并不积极抢眼,但鉴于51师在抗战中立下的赫赫战功奠定了其无可撼动的军旅王牌地位,而且在几次大规模的解放战役中51这支部队接连接下几场硬仗恶仗,尤其是在淮海战场打得更是前所未有的凄惨和壮烈,上级司令部着意将51师补全编制并与另几支部队合并组建出一个军,而陆少郡被特别授意为新建军部的领导人选。

但像抗战结束后推拒掉上级委派给他担任分军区领导职务一样,这次他再次婉言谢绝掉军职晋升的机会——他已经估摸着战争即将结束,他已经在打算着战事结束后立即离开军队,将职位移交给杨耀骏……

更重要的,51师向来是作为机动兵力配属使用,他不想因为建制捆绑整合而让条条框框束缚住了部队的作战力,上级首长几度慎重思考,加之51师的前身部队就曾几度转战一直归属未定,谁也不好一口独吞占为己有,陆少郡的请求得到了批准……

最重要的,51师接下来要重建55团,陆少郡已经决意要把重建的55团打造得更具攻击力,为此他暂时让55团保持空缺的编制——他已经在计划着往55团里如何注入新的兵员……

一九四九年四月渡江战役前夕,51师暂编四野南下先遣兵团,先遣兵团由二野指挥负责保障二野渡江时的侧翼安全,并伺机突越南进,百万大军隔江对峙,一时山雨欲来风满楼……

参谋长急冲冲前来报告情况,

“师长,我们已经在地图上找到了55师余部所在的位置,他们隐匿在了鄂西一带的山岭里,我们费了好大劲才搞到一幅绘制精确的华中地图,他们的位置在凤凰山……”说着在地图上标出其确切方位。

陆少郡赶紧走过来,眉头凝起,

“事情不妙!大战在即,正在集结的四野主力行将渡江南下作战,别说他们有几千人,就是几万十几万,他们现在他们挡不住四野的扫荡气势,万一被我解放军发现,他们必将难逃厄运……”

祁文良想想,

“师长,要不我们通知已经渗透到对岸去的侦察兵,让他们抢先接应那支部队……”

陆少郡摇摇头,

“不可以,太冒险了!我还不知道这支部队愿不愿意跟着我,在事情没有眉目的情况下,我不能贸然将我的士兵投送过去置于危险之中,况且那里是国民党军守卫的后方,万一有个风吹草动,不用我们动手,国民党方面自然会为难他们……”

他垂下眼睛细想一番,叫道,

“警卫副营长!”

“到!”蓝剑辉迅即跨步跟前敬礼报到。

陆少郡下令,

“从警卫营选派几个士兵,备足战马,一人双骑,随时听我调动!”

“是!”蓝剑辉即刻动身前去执行命令。

参谋长看看蓝剑辉出去的身影,再看看陆少郡,

“师长,你是想……”

陆少郡打住他,

“我离开后部队由副师长和你全权指挥,不要上报我的行踪,我会很快回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55团的番号就是为他们备留,如果他们肯归顺于我事情再好不过,如果他们视我为仇人或者在我到之前他们被四野发现,只能说天意弄人,我决定随随前线西移,争取尽快找到他们……参谋长,别再为难我,就这么定了吧!”

见师长执意前往心意已决,祁文良只得服从……

……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野三野并肩作战同时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军苦心经营的长江防御顿然土崩瓦解全线溃退,五月间,四野强渡长江解放武汉,之后江南之岸浩浩荡荡的百万解放大军继续追歼逃敌,战线随之不断前移……

……

鄂西的一处并不显眼的深山密林里,四野之一部翻山越岭追击溃退的国民党军,随着一些****官兵纷纷逃进山里躲避,追击部队也开始分散兵力化整为零上山展开游击搜索……

一支急行军在尽是灌木密林的山地里匆匆闪过,山脚下,尽是咚咚咚踏地的声音,远处的山林里间或飘来几声零星交战的枪响,枪声不久随即湮灭掉周围紧接着又恢复那山里特有的宁静……

三个解放军战士报告情况后脱离开急行军的队伍——这所谓的情况也就是人有的三急。

而野战部队解决三急的方式极为简单方便,三个士兵来到隐蔽的丛林里就地解决,也许要不是其中一个人“惹是生非”,也许方便后他们就会即刻离去——毕竟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批到这里来“尿尿”的士兵了。

一个士兵嘘嘘的同时不经意抬头看看山上,上面枝繁叶茂的密林里黑咕隆咚静悄悄一片,如果说这座山与别处有所不同的话,那就是它太静太沉寂了,仿佛这座山上除了树木就阴森的再没有了其它任何的生命,甚至没有鸟鸣、虫叫……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