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一言为定

第247章一言为定

雍正五年秋,雍正皇帝第二次谕令各省备兵,并于十月底召川陕总督岳钟琪来京密议,得知策旺阿拉布坦暴卒,他的继任者噶尔丹策零派属下台吉特磊为特使,进京向雍正帝告知其父策旺阿喇布坦已去世归天,他作为长子,已继承汗位,并希望与清国友好相处。

雍正皇帝遂以理藩院的众佛保为使,与准噶尔使臣特磊一道,持谕前往准噶尔。其谕要求噶尔丹策零汗“务须将罗卜藏丹津送来”,方能“始见友好之谊”,并赐噶尔丹策零为准噶尔洪台吉之号。

因准噶尔部暂时没有干预西藏事务的余力,雍正又召集群臣商议,决定在次年的春天再度出兵入藏,先平定西藏的阿尔布巴之乱再说,同时按恂亲王允禵及岳钟琪所请,准备分别在拉萨设立驻藏大臣和在西宁设立青海办事大臣,负责管理西藏、青海的蒙古各旗和藏族部落,并派遣官兵驻扎护卫。

胤祯一走出养心殿,就摩拳擦掌地说道:“西北又要打起来了。要是派我去就好了!”

锡若瞟了边上这个精力过剩的家伙一眼,又见其他散朝的大臣们都好奇地看着这位昔日的“大将军王”,目光却是各式各样,有包含猜测的,也有等着看热闹的,还有的甚至还隐含着几分险恶的意味。锡若在心里对这帮家伙统统比了一个很不礼貌的手势,一把拖了胤祯就往外走。

胤祯被锡若一路拽到宫门口,不禁有几分不悦地说道:“你怕他们干什么?再说皇上自己都说了,要我们替他把噶尔丹策零和阿尔布巴降服下来,他们还敢当面乱嚼舌头?”

锡若摇摇头说道:“我不是怕他们,只是觉得犯不着让他们知道你的心思。我们找真正该找的人去商量就得了。”

胤祯听得翻了个白眼,反问道:“找谁?现在皇上真正任命去带兵的人是岳钟琪,我也就是嘴上说说过干瘾而已。”

锡若闻言却失笑道:“谁家翻倒了醋坛子,好大一股子酸味儿!”

胤祯听得恼羞成怒,正要和锡若翻脸的时候,却听见身后传来一句,“末将岳钟琪,请十四爷安!请十六额附爷安!”

胤祯和锡若都被这声如洪钟的一声问候吓了一跳,回过神来的时候,脸上几乎同时扬起了笑容说道:“岳将军请起!”又不约而同地朝岳钟琪伸出了手。

岳钟琪被同时伸到眼前来的两只手弄得愣了一下,想了想却自己笑呵呵地站了起来说道:“怪道我进了京以后,京里的大小官儿们都说,十四爷跟十六额附爷好得跟一个人似的呢。如今看来,此言果然不虚啊!”

胤祯和锡若都听得愣了愣,随即又相当整齐地撇了撇嘴,脸上的表情仿佛都在说:那是这家伙占了爷(我)的便宜!

岳钟琪见到这副有趣的景象,越发笑个不住,末了还是因为瞥见十四王爷露出有些愤然的神色,这才赶紧止住了笑声,又朝他们两人说道:“二位爷钟琪都是好久没见过啦。眼下皇上派了我跟二位爷办差,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锡若听得愣了愣,反问道:“怎么个好法儿?”

岳钟琪仍旧和锡若印象当中的那样爽朗一笑,说道:“十四爷深通兵法,胸有韬略,额附爷精谙财政,早先又亲手办理过西征粮草的调度和转运事宜。如今二位爷又聚在一起,为朝廷早日平定西北来出谋划策,西边的将士们都高兴着呢,说这回可不用担心后方的问题,放心地去打仗啦!”

锡若见这位叱咤西北的名将毫不吝惜地将一顶顶大帽子送给胤祯和自己,也真有几分飘飘然了起来。胤祯见状便适时地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嗤笑道:“东美(注:岳钟琪的字),你再夸下去,有个家伙就连自己姓什么都要忘记了。”

“我姓纳兰!”锡若很不服气地一拍胸脯说道,说完之后却又愣了一下,暗想道我不是应该姓王么?呜,爷爷,老爸,我、我对不起你们……

胤祯对锡若这种突如其来的白痴表情早已习以为常,见状便和颜悦色地朝以为自己说错了话、正在穷紧张的岳钟琪说道:“甭搭理他,过会儿自己就好了。东美这趟来京,准备待到什么时候?”

岳钟琪连忙一躬身答道:“回十四爷的话,过两天就启程回西边儿去了。皇上说要早派能吏,做好大军进藏的粮草和军需准备。奴才正为举荐谁好这事儿发愁呢。十四爷心里有没有中意的人选?”

胤祯端详了岳钟琪的神色一小会,却突然笑道:“东美心目中早已有合适的人选,为什么还来问我?”

岳钟琪听得悚然一惊,连忙压低了声音说道:“十四爷明鉴。末将的心思,也不敢瞒着您跟额附爷。说实话,我其实是想举荐四川提督周瑛负责进藏准备的事宜,就是有些担心……”

胤祯了然一笑,反问道:“担心他是年羹尧的旧部,不肯完全听从你的号令?”

岳钟琪点点头,又仍旧低着头说道:“而且此前有传闻说周瑛是因为收受了阿尔布巴等人的贿赂,所以才屡次为他们说好话,也因此被皇上在谕旨里呵斥过。只是此人对西藏情况异常熟悉,又对备办军粮和沿途设置台站等事情驾轻就熟,实在是最适合但当这一重任的人,所以我才一直犹豫着要不要向皇上举荐他。”

锡若在胤祯的目光示意下回过神来,闻言便朝岳钟琪笑道:“岳大将军啊,你要想我跟十四爷帮你盯着周瑛办事就直说嘛。何必兜这么大一圈子呢?”

岳钟琪抬起头笑道:“额附爷快人快语!不错,我就是想举荐周瑛,然后借借二位爷的威势,让他尽心备办大军进藏事宜。”

锡若嘻嘻一笑说道:“威势我没有,十四爷才有。不过要是周瑛或是其他人算少了银子或是口粮给你,我倒是可以帮你督着点。”

岳钟琪大喜过望地说道:“如此是最好不过的了!东美先谢过二位爷了!”说着又闲聊了几句,便匆匆地告辞,说是回去写举荐折子去了。

胤祯望着岳钟琪的背影,突然叹了口气说道:“可惜是个汉人。不然以他的军功和资历,又是个能驾驭统率满蒙汉诸军种的将才,早该和噶尔弼、鄂尔泰他们齐肩了。如今他既膺重寄,屡受褒奖,却因为身份不够显贵,屡遭同僚嫉妒倾轧,也难怪他会事事都格外小心谨慎了。”

锡若听得皱了皱眉头,便朝胤祯说道:“先帝爷总说‘满汉一家’,终究还是有难以尽如人意的地方。你既然知道岳钟琪是个将才,就多少扶持扶持他吧。我看他是真有心在西北干出一番大事业来呢。”

胤祯一边往停马的方向走,一边回过头笑道:“你放心。老十三如今是出了名的‘贤王’,又是个‘侠王’,就算没有我保岳钟琪,他也不会坐视这样的人才被埋没的。”

锡若跟在胤祯的身后上了马,闻言又一哂道:“你别把什么事情都推给十三爷。他如今已经累出一身的病来了,当初又是那样不遗余力地保你,你不帮他分分劳,可真是说不过去。”

胤祯闻言便有些危险地眯起了眼睛说道:“是我不想分他的劳,还是别人不让我分他的劳?”锡若见他又把话题扯往敏感的方向,便一勒缰绳靠近了胤祯的坐骑,又打量着他问道:“等打完了这一仗,你敢不敢跟我一道去出海?”

“出海?”胤祯听得愣了一下,又见锡若满脸期待地看着自己,便一挺胸膛说道,“你敢我为什么不敢?!”他瞥了一眼锡若喜上眉梢的神色,又问道:“那你的老婆孩子怎么办?”

锡若毫不犹豫地一挥手道:“带走!”说着又有几分犹豫地看了胤祯一眼,吞吞吐吐地说道:“就怕……就怕你舍不下你那一大家子,还有那么多位福晋。”

胤祯不以为意地挥了挥马鞭子说道:“弘春他们都大了,各有各的家,我的女儿们也都出嫁了。几个福晋,愿意走的就跟我走,不愿意走的就去跟着儿女过,又有什么舍不下的?再说又不是一辈子不回来了。”

“好!那就一言为定!”锡若伸出自己的右掌,喜不自禁地说道。

胤祯看着这个在自己身边陪伴了多年的好兄弟,目中流露出一抹温暖的神色,便伸出手来重重地击打了一下锡若的右掌,语气坚决地说道:“一言为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