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必争之地

?凌晨时分,天色还只是蒙蒙亮,通报3号船小心地靠上了陆地。随即便有水手跳上岸,拴好缆绳,很快,一条跳板从船上伸上陆地。熊伯举身为陆战队的副排长,第一个走下跳板,随即身后的一个班鱼贯跟上。

熊伯举一挥手,战士们端起90式步枪,猫着腰成扇面展开,向周围搜索前进。翻过一个小坡,视线变得开阔了许多,熊伯举放眼望去,前方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地,倒是没有发现人烟,既没有什么土著的屋舍,也没有推演中的偶遇。

好吧,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人踪。反过来,或许也可以认为,己方的登陆丝毫没有惊扰到岸上的土著,或者说,暂时没有被陆地上的人发现。据说金兵盘踞的地点离海边的距离有些遥远,既然如此,熊伯举顿时变得轻松起来,看来,今天的登陆,应该是无惊无险,貌似跟此前的演习并没有什么区别。

一个排的士兵登陆向四周搜索扩大警戒圈之后,连长何劲带领全连登陆,然后迅速构筑阵地,确保登陆场安全。

后续的船队接二连三的靠岸,当太阳缓缓升起的时候,一个营的部队已经登上了这片登陆场,远远的几道壕沟已经粗略成型,还拉起了一道铁丝网。至此,整个登陆场可以说是基本无忧了。

当参谋熊仲举带着电讯组上岸时,哥哥熊伯举远远地看到弟弟,咧嘴呵呵一笑,随即敬了个军礼,熊仲举回了个军礼,同时微微颔首,兄弟俩算是打过了招呼,熊仲举便直奔指挥区帐篷而去。

远远的看到这一幕,刘文斌忍不住轻笑起来:

“看着这哥俩,我就想起了熊大、熊二和光头强,呵呵。”

太阳斜斜地照在唐凯脸上,唐凯本来就兴奋的脸上沐浴着一层金辉,显得格外地有神彩,此时正是壬子年的八月初,阳光照在身上带来一股暖意,将晨起的那点凉意驱散了去。从库页岛动身的时候,那边已经是颇为凉爽了,但这里明显能感觉到气候要比库页岛温热。

谁说海参崴是苦寒之地的!

“海参崴这里不错啊!想不到风景会这么好!气候也不错!”唐凯踏上陆地,才转了一圈,就禁不住大为感叹。

不错!这里就是海参崴,穿越者当然不会忘记外东北这个战略要地,作为后世俄罗斯在远东的重要军港,一度号称俄罗斯唯一的不冻港,穿越者怎么可能把这个战略要地忘记呢!

事实上,此前冒充的海盗船队早就光顾过这里了,沿岸的金人船只几乎是悉数遭殃,基本上都是被“海盗”们一把火烧掉了。传说中耶律家的王子沦为海盗,不用说,报复世仇金国人,那是不拘手段的,只怪金人的那种小渔船实在令人看不上眼,因此只能是付之一炬。不过,今次不同以往,那次纯粹是烧船搞破坏以及掳掠人口,这一次就不同了,穿越众决定,在海参崴这里设立一个堡垒,准备赖着不走了。

要说穿越者有什么优势,那就是有来自后世这个作弊器或者说金手指,有了这个金手指,也就犯不着踏遍千山万水去探寻最有价值的战略要地,后世的一切,早就告诉了穿越者,哪些地方才是值得关注乃至于势在必得的地盘。

刘文斌这也是第一次来到后世的海参崴,现在,这里是金国的恤品路辖下,恤品路本为唐朝率宾故地,到了辽朝,则设率宾府,金初设置万户,海陵王时(1150—1161年)改设节度使。恤品路所辖,为兴凯湖以南的恤品河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东至日本海。恤品路因为恤品水而得名,而这个所谓“恤品水”就是后世的绥芬河,至于海参崴,就在恤品水也就是绥芬河的出海口。

海参崴的地理环境可谓得天独厚,其一有绥芬河连着东北内陆,是内陆的出海口,其二有三个大型的海湾,是天然的良港,其三有对面的俄罗斯岛海拔2000多米的山脊挡住寒流,东北也是山脉阻挡寒流,使得本地的气候不会太冷,沿岸海浪也不会很高。有此三点,海参崴实在是穿越者志在必得的战略要地。

对老毛子鲸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土,刘文斌当然是耿耿于怀的,一想起后世海参崴的俄罗斯地名“符拉迪拉斯托克”就,刘文斌就心气难平,俄语“符拉迪拉斯托克”意即“统治东方”,这简直就是对我堂堂国朝的侮辱。所以刘文斌当下也感叹道:

“难怪后世毛子在这里设立远东第一大军港!的的确确是好地方。说是塞外江南好像也不算夸张。”其实海参崴当然不能跟江南相提并论,但失去了才知道珍惜的刘文斌这时候的心理当然可以理解,好歹在后世这是东北亚的一颗明珠呢,这么说虽然有些夸张,至少唐凯是认同的。

“这里的纬度实际跟长春差不多,比哈尔滨的纬度还低,加上是海边,属于海洋性气候,可以这么说,这里气候或许比长春还好。比起库页岛来,那就更不用说了。你没看资料吗,海参崴这一带,算得上是宝地,在后世,这一带光是农牧业就非常发达,蜂蜜产量占俄罗斯总产量的10%,在俄罗斯排第一位,大豆生产排第二位,水稻生产排第三位。”唐凯显然是做过功课的。

“嗯,这我知道。”来这里之前,刘文斌就查过资料了。“能大规模种植水稻,而且产量还很高,这就很说明问题了。何况这一带还有大型的锡矿、钨矿和金矿,我们要是不占,简直是天理难容。”

“娘的,哥们我一想起就有气,这么好的地方,真是白白便宜毛子了!”唐凯一副愤青像。

“呵呵,现在毛子还不知道在哪里呢!要等到蒙古人的铁蹄踏碎莫斯科,才会有后来的沙俄呢,嘿嘿,有我们在,连成吉思汗都没戏,更别说毛子了,反正海参崴这地方,从今往后都没毛子什么事了。”

两人信步由缰,欣赏了一番“江南”胜景,这才来到中军指挥帐篷。

“报告!”才刚进帐篷,熊仲举便进来报告了。“总指挥、副总指挥接到我部顺利登陆的电报,业已回电,回电通知,跟进的运输船队将会立即出发。”

两人接过电报,看了一眼,签了字,交回给熊仲举。

看了看熊仲举,刘文斌心血来潮,忽然提出了一个问题:

“熊二啊,你看,这里土地肥沃,气候也不差,何以这里竟然如此荒芜呢!这不是浪费吗!熊二啊,你说说你的看法。”

熊仲举对熊二的称呼倒也觉得没什么,自己本来就排行老二嘛!谁会联想到这竟然是后世动画片中的熊猪脚呢!

“卑职以为,一方面是因为这里太过寒冷,就算是毛皮可以保暖,生存究竟不易,如此一来,自然是人烟稀少、土地荒芜。二来嘛,那些只知道渔猎的蛮族不懂农耕,也懒于农耕,说穿了,他们的生活还相当原始,就算是土地肥沃,这帮野蛮人也就是刀耕火种了事,要是他们也像我们汉人那样,这里也许就真的变成粮仓了。三来嘛,他们这帮原始的野蛮人盘踞此地,又哪能容得汉人染指他们的地盘,汉人因此不能大举到来,这才浪费了这块宝地。”

“熊二啊,你说得不错,汉人来了这里,这里就会变成粮仓。”刘文斌忽然叹了一口气,说道:“熊二啊,你说得虽然不错,但有一点你想过没有,人都是往高处走的,穷地方的人千方百计往富裕的地方奔,寒冷地方的人千方百计往温暖的地方迁徙,去了好地方就很少有人想回去了,对吧。比如金人,原本就在这么个寒冷荒芜的地方挣扎求活的,但是,他们一旦到了中原的花花世界之后,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汉人也是人,你说说看,这里能够留得住汉人吗!毕竟,这里的冬天是漫长而寒冷的,库页岛的漫长冬天,你已经感受过了,这里的冬天,比库页岛也好不了多少。”

刘文斌本来想展开来说,心道熊二你没听说过“八旗堕落”,你也没听说过“农民工进城”的疯狂,更没有听说过“知青回城”的无所不用其极,这不怪你。到了中原花花世界的那帮“金人农民工”,进了城就再不会回到东北了,恤品路这里的“农民工”此刻没准正在梦想着进城呢,须知,人们追求安乐享受的天性不可逆转,“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呐!后世的国朝,到了21世纪,东北三省就一直是人口净流出的省份,人都跑温暖的南方去了,去了南方很多就再也没有回去。

熊仲举闻言,思索了一会,他以为领导这是在考验自己,于是表态道:

“多数人或许都是这样,但卑职有决心在这里守上一辈子,卑职还会告诫子孙,在这里子子辈辈坚守下去,将这里建设成为北国的江南。”

刘文斌和唐凯忍不住相顾一笑,眼前这熊二不愧是在高雄的新学里被洗了脑的,爱国主义教育总算是有点成果了,不错,这样的有志青年一定要多多栽培。不过,又焉知这小子不是在唱高调呢!要知道,熊二这小子的脑子比他那兄长熊大的脑瓜子要好使得多,这也是熊二能当上参谋的原因。

“好了,来日方长。我们今天虽然登陆还算顺利,但是,要守住这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估计恤品路的金兵很快就会出动,附近的金人土著也不是善茬,所以,现在,熊参谋,你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根据预案,在民工筑城的同时,制订好严密的防守计划,让我们能够守住这里,只有守住了这里,你才有机会将这里建设成美丽的‘江南’。否则,也许过几天,我们就会被彪悍的金兵赶下海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