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海外援建学校

一说起资源,大家恍然大悟。

都是华远集团的高层,眼界和见识,自然也都跟着上来了。

大家也都知道,华国的工业经济现在发展很快,工业发展,自然是需要石油的。

之前华远集团,还基本垄断了远东石油的运输。

虽然这项业务,已经交易给包船王了。

但大家对我国石油的基本情况,也是了解的。

在几年前,我国就从早期的石油出口国迅速变成了进口国,而且原油进口数量的势头,那不是一般的增长,而是迅速猛增。

94年进口数量不过一千二百多万吨,到95年就猛涨到一千七百多万吨,96年突破二千二百万吨,97年的三千五百多万吨。

增长幅度是越来越大。

这种凶猛的增势,光是一个石油资源,就让远东合作非常有发展潜力。

至于木材,华远集团在魔都,就有一个建材批发市场,就是徐奇负责的丹奇批发市场。

在十星村的。

大家知道这个市场有多火爆。

其实光是从魔都和京城等地的城市建设发展,就知道对木材家具的需求有多大了。

而且赵宏图还有一个秘书,郭森,就是做家具的。

他那边的家具也是非常畅销。

对木材的需求量也是非常大。

只要远东那边开发了,那些木材运回国内之后,能够加工成家具、地板以及其他建筑板材,也能迎合了国内的需要。

赵宏图还知道,国内木材市场的繁荣至少还能持续二十多年,谁手上掌握了森林资源,未来可就是财源滚滚的。

接着,赵宏图指着墙上的地图,继续说道,“还有,那边的地理位置,也非常有区位优势,我们还可以把远东开发与我国东北地区战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打造跨境经济带。”

“赵董,如果真能够实施的话,对咱们东北来说,那真是天大的利好。”袁宝景兴奋地说道。

在这几年,东北这边有下岗了。

大规模的,也就是在95年左右,一般的人,跟单位纠缠一两年,也就彻底放弃纠缠了。

因为纠缠也没用。

很多企业,之前扩大生产规模和企业规模,但是这个时候,因为接不到单,已经养活不了那么多的人。

这些人没有了出路,那就只能去找工作。

但这两年亚洲的经济形势,也不是很好,带来的直接影响,那就是出口额下降,经济增速也会受到影响,就业也非常难。

而如果赵宏图这个计划能够实施,那就可以在东北这边,带来就业,解决不少人的工作问题。

王兴华一开始也是有点震惊赵宏图的大手笔,但琢磨了一会,倒是觉得这个计划很不错,“我倒是觉得这项计划很有实施的可行性,首先咱们在满洲里那边有成功的经验,和苏北那边和国内的基础条件都已经具备了,现在只是扩大规模。

其次,刚才袁总那边也说了,东北现在的人力资源,也比较充沛。

还有,咱们最近在港城,也赚了不少钱,在资金方面也不用担心。”

胡晓雅现在一点也不后悔从米国跟着师裔功从米国回来,因为来了华远集团后,赵宏图带给大家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意外。

对公司的管理层来说,也享受到了不一样的刺激。

这种感觉非常美妙。

“我觉得赵董刚才提出的远东、东北、东南沿海这一片,打造跨境经济带,这个战略才是高瞻远瞩。如果还算上莫斯可、京城、深城、港城和新家坡、红球等地的部署,咱们集团在亚洲地区的地位,不可动摇。”胡晓雅从战略角度表示肯定。

其他高层,纷纷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基本上也是从各角度来肯定和赞同赵宏图的决议。qqxδnew

一致通过。

“对了,还有一件事,需要和大家说一下,我和苏妍说了,以后华远集团援建的学校,全部都交给小研公司来运作,打造一个民营学校集团。”赵宏图说道。

对此,大家也不意外。

在教育方面,小研图书也是国内的数得上的大公司了。

特别是教育培训中心的负责人,好像是放下了千斤重担,以前这一块,都是他们来负责。

但华远集团援建的那些学校,大部分都是贫困地区,建好后的师资问题,就是一个难题。

虽然华远集团和小研图书也派了不少特岗教师、支教教师。

但从城市到乡村,生活条件的改变,社交模式的变化,给他们心理上带来了很多压力,甚至挫败。

导致很多人是来了后,留不住、教不好。

甚至都有些员工对华远集团这个项目,都有些畏惧心理。

如果小研图书能接手过去,那是再好不过了。

“看来大家对这个没有异议,那以后集团公益基金这块以后就和小研图书直接对接好了。还有,咱们的援建学校,不一定要局限在国内,我觉得在海外地区,只要我们华远集团的业务延伸到哪里,我们的学校也可以建到那里去。”赵宏图说道。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解决我们公司员工的小孩上学问题,还可以通过学校这个层面,来教育引导当地人的观念,让他们对我们华远集团有更多的认同感。”

赵宏图也是和肖苏妍聊天的时候受到了启发。

如果华远集团在走向海外市场的过程中,还做一些援建学校、提供图书教具、设立奖学金等方式,让当地一些家庭贫困的孩子实现了读书的梦想。

积极推动当地教育事业发展。

那也是为了当地地民生福祉作出贡献。

能够收获当地居民的好感。

“这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们有些农业项目在当地,也招致了一些当地居民的反对,如果能在当地建设学校,也许能解决很多问题。”王兴华说道。

通过建设学校来推动公司项目。

这一点,华远集团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非常成功的经验。

只要在当地建学校,公司在当地的项目推进,都要顺利很多。

相信在这一点上,国内和国外,应该是一样的,不管是哪个世界的人,自己的孩子,那肯定是最重要的。

帮助解决教育问题,那铁定可以收获当地和当地民众的好感。

而当地居民的孩子,如果拿着华远集团资助的,在华远集团援建的学校里完成他们的学业,等他们长大后,难道不会对华远集团有更多的认同么?

王兴华没想到的是,赵宏图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可以在学校的教育上,更多的传播华国的文化,做到文化输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