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白璧金珠贤侯将出

“二位将军,似乎有人在跟踪我们……”

太颠正气哼哼地看着闳夭享用“早午餐”,随行的一名护卫忽然进来汇报道。

闳夭嘴中含着食物,说话不便,太颠接下了话头,不屑道:

“无须在意,应该是那个城门官手下的,等我们到了地方,其人自会被惊退……”

之后,又接着道:

“当下要紧的是先找一家客栈,略作安顿,我二人也好梳洗一番,等到日暮下朝之时,便动身行事……”

“不可!”闳夭终于咽下了口中的食物,啜了一口饭汤顺食后,摇头解释道:

“我二人便如此去见,效果想必更好……”

太颠皱眉答道:“我们现在如此的狼狈形象,去拜见那二人,岂不有失礼之……”

话还未说完,他自己便恍然笑答道:

“哈哈哈,是了是了,如此前去,如此前去才好!”

那个进来汇报的护卫被自家两位将军打哑谜似的对话给弄迷糊了,不禁挠了挠头。

“不仅如此,我们两个的身份也要提一提……”

闳夭将陶碗中的饭汤一饮而尽,进一步说道。

太颠微微一愣,但也很快就反应过来,不过又随之追问道:

“我二人在西岐权位已然不低,仅次于散大夫和南宫将军,还要如何再‘提一提’?”

“譬如说……”

闳夭嘿笑一声,笑得太颠头皮都有些发麻。

接着,太颠便听他学着自己平时说话的语气道:

“末将乃西岐神武将军太颠是也,见过费大夫……”

一旁的护卫心中暗自疑惑道:“神武将军?太颠将军什么时候有了新的封号?还挺好听的……”

而坐在闳夭对面的太颠则是鸡皮疙瘩掉了一地,只觉得这个老儿随意给自己起的称号颇为羞耻。

不过太颠也不是轻易服输的人,随之反击道:

“那想必阁下就是西岐威武将军闳夭了吧?”

“威武将军?西岐威武,不错不错……”

闳夭笑呵呵地化解了太颠的反击,让对面的太颠只觉得自己这一拳打在了空处,颇为郁闷。

随即二人又反复敲定了一些对话的细节,才对身边的护卫道:

“你先带两个兄弟去找几家落脚的客栈,总不能让兄弟们晚上再去城外喝西北风吧!”

说着,太颠拿出了一袋刀币递给了这名护卫,护卫随之领命而去。

不知不觉,金乌西走。

太颠与闳夭二人也各自分头行动,带上护卫和礼物,分别去拜访费仲和尤浑。

却说费仲刚刚下朝到家,就接到门人来报,说有西岐西伯侯府之人具礼来见。

“哈哈,晚了……”

费仲摇头笑道,他作为帝辛心腹,自然知道伯邑考已死,并且其肉被自家大王拿去试探姬昌了。

“那……仆去叫他们回去?”门人迟疑地请示道。

“等等,你说他们是‘具礼来见’?带了多少礼物?”

门人自然知道自家主人是什么脾性,当即回道:

“仆见有数个大箱,马车辙痕不浅……”

“罢了,引他们来正厅见我。”

门人躬身退下,自去引客人入府。

而费仲则叹了口气后,背着手在正厅中踱步,本来他是不欲见这西岐使者的,只因其所托之事过于难办。

再加上他前两天刚刚在大王面前说过姬昌的坏话,如今若是再为其说情,岂不显得反复无常?

但是,听到门人说其带了几大箱的“重”礼,他心中又痒痒的,犹豫半天,最终还是觉得先见了再说。

没准儿那西岐只是给自己带了些土特产,分量稍重了些而已,自己就能毫无压力地拒绝对方了。

正思索间,费仲便听得几个杂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便抬头看去。

这一抬头,正看到自家仆人引着一个身影行了过来,后面还有十多个仆人抬着几口大木箱。

费仲远远看去,只见其人身材魁梧,相貌剽悍,想必是西岐军中的重要人物。

待这三人进了正厅,仆人躬身退去,费仲再次细细打量这位使者,见其一身风尘,头发衣服上皆是尘土。

如此形象当真是失礼至极,但看在他身后那五六个大木箱的份上,还是按捺住了心中不满,开口问道:

“汝是何人,夤夜求见于我,可有什么要事?”

太颠先是行礼参见,礼数甚全,让费仲心中的不满稍稍减少了些,然后才忍住心中的羞耻感,开口答道:

“末将乃是西岐神武将军太颠,今奉上大夫散宜生之命,略备薄礼献与大夫,以答谢大夫这些年来对吾主公的照看之恩情……”

“哦?”费仲听到对方自报的名号,心中一动。

听这名号,对方应该是西岐的重要人物,如今却风尘仆仆、不远万里地来拜见我……

心中对太颠这种隐形的马屁颇为受用,只感觉自己此刻真的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存在了,看其愈发顺眼。

而太颠说完,则转过身来,亲手将身后的六个箱子一一打开。

一时间,厅中灯火与箱中的明珠、玉璧、黄金等宝物交相辉映,险些让费仲看花了眼睛。

见费仲已被这宝光晃动了心神,太颠不敢怠慢,又自怀中掏出一卷书简,双手奉到其身前道:

“此乃我家上大夫散宜生写给大夫的亲笔书简,敬请一阅。”

“哦,好”

费仲也从失神中反应了过来,和蔼近人地接过太颠手中的书简,打开一看,只见其上写道:

(以下八段,系散宜生书信原文,可跳过)

“西岐卑职散宜生顿首百拜致书于士大夫费公恩主台下:

久仰大德,未叩台端,自愧惊骀,无缘执鞭,梦想殊渴。兹启;敝地恩主姬伯,冒言忤君,罪在不赦。

深感大夫垂救之恩,得获生全。虽囚羑里,实大夫再赐之余生耳。

不胜庆幸,某外又何敢望焉。职第因僻处一隅,未伸衔结,日夜只有望帝京遥祝万寿无疆而已。

今特遣大夫太颠,具不之仪,白璧二双,黄金百镒,表里四端,少曝西土众士民之微忱,幸无以不恭见罪。

但我主公以衰末残年,久羁羑里,情实可矜,况有倚闾老母,幼子孤臣,无不日夜悬思,希图再睹,此亦仁人君子所共怜念者也。

恳祈恩台大开慈隐,法外施仁,一语回天,得赦归国,则恩台德海仁山,西土众姓,无不衔恩于世世矣。

临书不胜悚栗待命之至!谨启。”

散宜生书信中大致就四个意思:

当年我家小昌昌没跟姜文焕、鄂崇禹一起被干掉,而是被囚禁在羑里,真tm是谢谢你了;

现在送你点礼物,你别嫌少,我们这旮沓地广人稀,你也知道,就这仨核桃俩枣;

但现在我家昌昌年纪大了,上有一百多岁的老母亲,下有还没成年的儿子,再不回来估计就老死异乡了;

你看着使使劲儿,给大王吹吹枕头(划去)耳边风,事儿成了少不了你小子的好处。

看着散宜生诚意满满的书简和面前这六箱子的礼物,即便事情确实不好办,但费仲实在无法说出拒绝之言。

最后不得不明确表示:

这事儿我费仲应下了,你们回去等我的好消息吧,不出十天半月,我就把这事儿给你们办了。

太颠得到费仲的保证之后,当即大喜,拜谢之后便告辞离去。

等到他回到客栈,与闳夭汇合,二人将各自的情况一说,两边可谓是大同小异,不做复述。

……

(ps:当初由于黄飞虎与比干、微子、伯夷、叔齐等七王力保,姬昌已经幸免于难,能顺利归国的,但是由于费仲搞事,引得纣王试探,又诱导姬昌酒后失言,害的姬昌最终被囚禁于羑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