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牺牲的总是我们

在这个时代里,仿佛每一个人都是迷茫。

同时他们又有一个坚定不移的目标,那就赚钱、赚钱再赚钱。

正应了那句话,黑猫白猫能抓耗子就是好猫。

每个人都为了这只无形的大耗子,拼命的忙碌着。

最终耗尽自己的生命,走向另外一个起点。

李二和是如此,眼前的刘明同样是如此。

如果说他们有什么不同,或许就是李二和赚得更多一些,可以照顾的人更多一些,以及让自己生活的更好。

“来我们继续喝。”刘明再次举杯,李二和陪着一饮而尽。

在这之后,刘明又说了许多的话。

李二和是一个很好的听众,只是默默的听着,他知道刘明并不是说给他听,而是说给自己。

就是这样的一种动物,他只需要把心里的话说出去,那样他就会觉得舒服一些。

“有什么事到彭州给我打电话!”

临分手的时候,李二和将自己的电话留给了对方。

在他眼里刘有责任感的男人,应该得到别人的帮助,应该过得更好一些。

没有喝酒的刘明,显得有些拘谨,发了电话也没多看就收了起来。

出了出站口,李二和就看到志魔症、王大庆、吴胖子等都在。

见面之后,马魔症让李二和上车,说是一会儿到他饭店,李哲已经在那儿了。

“他怎么没来接我?”

李二和开口问道。

“泽哥刚刚从省城回来,还没进市里,让我们先来。”

李二和听李哲说了,又有几个工地要开发,在省城忙了几天。

他去省城多半就是为了打通关系,无非就是陪人喝喝酒聊聊天,你懂我懂的事情。

“你们现在生意怎么样?”

李二和很关心东北的经济,每一天都看那些所谓的新闻,除非就是一片形势大好。

“这段时间生意不好啊,一厂二厂全都放假了,火锅店的生意很一般。”

后来又开了两家火锅店,都在厂矿附近,现在厂子下岗放假,生意自然是一落千丈。

“那房子是自己买的还是租的?”

李二和知道再过一段时间那片场子就会拍卖,然后就会进行开发,到那个时候饭店可就值钱了。

“都是自己买的,不是你说了吗?就算借钱也要买房。”

王大庆对李二和的话,从来都是坚信不疑,尤其是在投资方面。

“买了就好,那房子也够你们养老喽。”

我知道,小400平的饭店,两个加一起就800平左右,如果要两个楼座的,光收房租也王大庆潇洒的活完后半生了。

“现在我们真不愁钱,你知道吧?啤酒厂快被收购了!”

“听刘科长他们说,这次啤酒厂,可能要大裁员,一些上年纪的老员工,都得回家。”

他这话说来,胖子接过来骂道:“不就是卸磨杀驴吗?现在嫌弃老驴跑得慢,谁不是从清纯小伙变成垂垂老矣的?”

李二和转头看向吴胖子,这家伙还长学问了,知道垂垂老矣这个词儿,虽说形容的不算太准确,但也算是不容易了。

“问问啤酒厂多少钱卖,你和马哥买下来算了。”

李二和想了一下,大不了把王老六找回来,让他也投一些钱,以他们三个人的经济实力,买下啤酒厂应该不是问题。

“现在不是我们想买就能买,听听说出手的是一家大公司,他的实力在那摆着。”

王大庆看来已经打听过了,而且很有想法将啤酒厂买下来。

“这事儿好办,一会儿等李哲到了,找他好好商量商量。”

这种事情,无非还是打通关系,只要上面说一句话,什么事都好办。

“这样也好,我们接手肯定会把职工全部留下。”

五大庆看了看天,又将目光收回说道:“造了一辈子孽,也该还一还债了。”

这是一个流氓的忏悔,可比他更流氓的人,依旧高居庙堂,却从不知忏悔。

“成佛不分先后,还债也不分先后。”

李二和略略一顿又说道:“再说你也不欠任何人的。”

王大庆虽然当年斗勇好狠,没少做一些为非作歹的,最后也被判了三年的劳教,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

“你是不知道,前几天我看到刘老四。”

刘老四可以说是当年王大庆、马魔症等人的对头,他们两伙人只要遇到就得打一架。

就这样斗了两年多,也没分出个胜负高低。

结果有一天王大庆与刘老四单独碰到了一起,两个人当时都是到商店买军帽。

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经非常流行戴军帽。

城里稍微时髦一点的男孩,基本都是每人头上一顶绿帽。

当年的价格是15,绝对不算便宜,要知道当年人均工资才三十几块。

王大庆买了军帽出来,正好遇到刘老四。

刘老四看到王大庆头上的新军帽,便出言不逊,说他顶了个绿帽子。

因为这句话两人大大出手,王大庆身强力壮,瞎子比刘老四要年轻几岁,没两分钟就将刘老四打的倒地不起。

从此王大庆算是一战成名,刘老四是一蹶不振,没过多久就退出了江湖。

这段故事李二和也知道,别问王大庆刘老四怎么样。

“癌症晚期了,已经快不行了,我给他几万块钱,收到没了再给我打电话。”

原来他们是在给马魔症看病时,在医院遇到的刘老四。

人就是江湖中人,又没什么深仇大恨,再次见面自然是一笑泯恩仇。

要说刘老四当年也是个人物,估计现在混的挺惨。

果然王大庆告诉李二和,郭老四后来也上班了,就在一厂当了一名钳工。

现在也下岗了,家里两个儿子,上面还有个老父亲,生活过得十分不如意。

“能帮就帮吧吧,这样的老朋友也不多了。”

马魔症经常开口说道。

按照王大庆的说法,也是他为什么想拿下啤酒厂的原因。

如果这些员工都下岗,估计像刘老四这样的情况,应该会有很多。

“上有老下有小的,赚那么俩钱儿,没有意外还好,有一点意外全完。”

王大庆的说法,几乎就是90年代东北的真实写照。

家庭只要出一点意外,瞬间就会被击垮。

经常有人说改革就要牺牲一部分人,可为什么牺牲的总是我们。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