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槐树下的面摊!

吃完面的摊主,心里面想着林媛的手艺还真的是不错。

就这么简单的做法,都做得这么好吃!

想着自己这十几年的手艺,也比不上林媛这个手艺。

真的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

面摊的摊主放下手里的碗,对着林媛说:“没想到你的手艺这么好,这么简单的一碗面,都可以做得这么好!”

林媛也是谦虚的回道:“我这个人没其他什么爱好,就是爱好怎么把普通的食材做出更好吃的味道来,这还不是自家穷,没事就爱在家里瞎忙活!”

摊主听见林媛这么说,也是觉得林媛是一个谦虚又有能力的人,心里也想着自己这个面摊也是可以转给林媛的,而且让林媛来做的话,应该比自己做的时候生意会更好的。

这时方子安他们刚把面吃完,突然发现,怎么林媛去给面摊的摊主下了碗面?

摊主自己饿了吗?

现在他不自己去煮了?

怎么让林媛去煮?

大家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脸上写满了疑惑。

方子运拉了拉方子平的袖子,小声的问道:“三哥,怎么大伯母去给面摊摊主下了碗面吃?”

方子平回答到:“你大伯母在谈生意!”

大家听见方子平说林媛在谈生意!

心里又在想?

这是要谈什么生意啊?

不是就吃了碗面吗?

天啦,一群人的小脑袋瓜,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

也只有坐在那里等着林媛他们!

此时,摊主就对林媛说:“这个摊子,我在这里摆了十几年了。想着当初来摆的时候,就只放了一张桌子,四根板凳。我和我家那口子,天天起早贪黑的。想起来这时间也真的是过得很快,十几年的时间,就这么忙忙碌碌的过完了。原来的一张桌子到现在的四张桌子,想一想也是很值得的。”

面摊的摊主也是感慨着,又继续说道。

“看看这个槐树,十几年了也是长粗了不少。这里就像我的另外一个孩子,慢慢的看着长大的。”

听着摊主说这槐树,林媛也是抬起头来打量着这棵槐树。

这槐树已经钻出了嫩芽,抽出了新枝,像一颗颗的小星星装饰着槐树,点缀着槐树,看着是那么的生机勃勃!

等到了夏天,就是槐树疯长的时候,满树都是绿油油的一片,并且还会开出米黄色的小花花,带着幽幽的花香。在夏天热辣辣的太阳下,这槐树下就是一个遮荫乘凉的好地方了。

林媛又顺着槐树的树干往小看,面摊的四个桌子,放在这棵槐树的一侧,正好摆成了一个正方形。

煮面的炉子放在里面靠墙的地方,旁边还摆着一个简易的台子,上面放着煮面用的材料调料这些的。

台子下面放了一个大桶,里面放着水,是用来洗碗洗菜这些的。

整个面摊也只是占了十个平方的样子。

这时面摊的老板站起来,对着林媛指着靠墙放炉子的那边说:“你看那里,就是墙那边!”

林媛也是顺着指去的地方看了看,脸上带着疑问?嘴里也开口道:“那里怎么了?”

面摊老板让林媛跟上自己,这时方子平也站起来,一起跟过去。

原来在墙的侧面有一个小门。

面摊的老板用手推开了这道小门。

门一开,林媛和方子平就明白了。原来小门里面是一个院子,说是院子也就是一个很小的,感觉就二十几个平方的小院子。

整个院子是一个长方形,在小院子的最里面,搭了一个棚子,这个棚子差不多就占院子的三分之一,里面放着一些杂物。

这时面摊的老板说:“要接我这个面摊,是要连这个院子一起的。”

林媛也是打量着这个院子,虽说不是很大,但是整理一下,也是大用用处的。

收摊的时候,外面的桌子凳子,炉子碗盘这些都可以收拾到这个院子里面来的。

平时这里面好好格局一下,牛车也可以放在里面。

这时林媛也是开口问道:“那老板你这个院子是租还是很卖啊?”

面摊老板回答到:“这位婶子,我这面摊这么久没有转出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院子,要接我的面摊必须也要接这个院子。”

为什么面摊老板一定要让人把这个院子也要一起接过来?

方子平也是带着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

林媛也是想知道这是为什么?虽然林媛的心里对这个院子很满意的!

面摊的老板也是一一地回答道:“当年我在这里开始摆摊的时候,这个院子后面的房子都是一家人的。后来在这摆了几年摊,遇到这家人卖房子,具体原因好像就是要去省城,差不多也是和我一样。”

面摊老说着,又指着这个院子。

“你们看这个院子,其实这个院子就是原来他们房子的后院,当时什么都没有,这些棚子都是后来我找人来搭的。当时这间屋的主人经常来我这吃面,后面他要卖房的时候找到我,问我买不买,可是这个地段的房子我可卖不起,最后我也是让他把这个后院给隔出来,勉勉强强才把这个院子给买了下来。”

林媛这时听后,才明白。原来面摊老板要转这个摊子的话,就必须连着这个院子一起转,要不然这么小的一个院子单独卖或者租的话,应该是很难出手的。

“那老板的意思是这个院子是要卖?”林媛问道?

面摊的老板点了点头,“这个院子你也看了,其实你也心里也明白,这么小的一个院子,又不好租又不好卖。只有要接我这面摊的人,这个院子才有点用处。”

林媛听着面摊老板,这么实诚的说出这个院子不好卖的理由!

林媛也是开口直接问道了:“老板,那你说个价格?”

“院子当初我是十五两银子买回来的,加上搭棚子的费用和外头面摊所有的东西,一共二十两。”

面摊的老板给出价格后,又马上的接了一句。

“我是个实诚人,这是我给的最低价,你要还价的话,我也不会再少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