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视察长安

、、、、、、、、、、

长安官员们最初的计划是让汉王及其家眷直接住进刚修缮完成的未央宫,但遭到了刘璟的反对,‘民田未治,民心未拾,先入奢侈,非兴邦之道也’,这是刘璟反对的理由。

长安官员们由此改变了方案,暂时关闭未央宫,让汉王和家眷入住西园宫,这是汉灵帝刘宏视察长安时的临时行宫,名义上是宫,实际上是一座占地亩的大宅,远远不能和占地数千亩的未央宫相提并论,但也玲珑雅致,画阁长廊,清泉汇成湖泊,湖畔垂柳依依,别有一种意境。

王妃等家眷入住新居自有一番忙碌,而刘璟却直接来到北城外的大军营,视察并慰问将士,汉军在关中地区有十万驻军,在陇西、河湟及河西地区又有五万人,整个关陇地区有十五万大军,其中八万军队直接驻防长安四周,主要分驻处,也就是著名的灞上、棘门和细柳座军营,由于所处地理位置重要,至今仍在沿用。

刘璟视察军营是长安的直戍营,位于北城外的长乐宫故地,有士兵两万人,主要负责长安城防和维持长安秩序,军营占地规模很大,长乐宫被拆除后,留下了平整的地基,正好用来驻军。

刘璟在赵云和张任的陪同下,登上了气势宏伟的西阙台,长乐宫的西阙台和未央宫的东阙台相互呼应,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双阙景观,汉高祖刘邦便是登上这座西阙台俯览天下,分封诸侯王。

不过此时的西阙台被改为阅兵台,可以俯览占地数千亩的军营,当然,也可以看见西面气势巍峨的未央宫,刘璟来到栏杆前,扶住栏杆向远方眺望,远处是滔滔渭河,向东奔流而去,凭栏而望,令人心胸开阔。

阙台下则是密集的军营,可以看见士兵们在空地上列队训练,刘璟回头对赵云和张任笑问道:“怎么不见骑兵训练?”

张任上前道:“回禀殿下,这边是两万长安卫戍军,有千骑兵,不过骑兵去西海军营集训去了,训练半年,要两个月后才能回来。”

去西海高原集训是刘璟制定的国策,几乎每名士兵都要去西海军营轮训半年,对于提高士兵体力有着显著的效果,这对于提高力量和体格皆较弱的南方士兵的战斗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刘璟点了点头,他俯览了整个军营全貌,又走下阙台,来到了士兵军营内,一群人走进了一座大帐,帐内几名刚训练完的士兵正在休息,忽见走进大群人,吓得他们纷纷站起身。

赵云笑道:“这是汉王殿下来看望你们。”

士兵们连忙上前行军礼,刘璟摆摆手笑道:“不用客气,请坐下说话。”

他坐了下来,名士兵胆怯地坐在他对面,这时,又有几个营帐的士兵悄悄进来,围在两旁,刘璟回身对众士兵笑道:“大家都坐下吧!随便一点。”

士兵们纷纷席地而坐,刘璟笑问名士兵道:“你们叫什么名字,都是哪里人?”

“回禀殿下,卑职杨青,河间郡人。”

“卑职罗小六,汉中人。”

“卑职钱川,陇西人。”

刘璟笑着问一名黑壮士兵道:“你居然是河间郡人,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是当初被俘的士兵吗?”

黑壮士兵挠挠头说:“启禀殿下,卑职是今年才从军,听说关中税赋很低,我们全家七口人便从河间郡来关中谋生,我在家排行第,为了多得二十亩军田,父母便让我从军了。”

士兵的坦率令众人都笑了起来,刘璟点点头,又笑问道:“那你们家现在在哪里?有多少土地?”

“卑职全家被安置在蓝田县,全家七口人,耕种一二十亩土地,有两头犍牛。”

“土地是自己的吗?”刘璟又追问道。

“回禀殿下,七十亩是产田,属于自己,二十亩是军田,卑职只要从军满五年,军田就属于自己了,另外十亩是租种的官田,只要连续耕作,不搁荒,五年内可免税赋。”

刘璟又回头问二十几名士兵道:“你们中间有多少人和他的情况一样?”

士兵中有十几人举起了手,这时,赵云在一旁道:“卫戍军士卒大部分都是新兵,七成以上是北方人,其中又以河北人居多,微臣有统计,河北籍士兵有八千余人。”

刘璟有些好奇地问黑壮士兵道:“为何你们河北籍士兵偏多?”

士兵叹口气说:“河北人大多怀念袁本初,曹操统一河北后,对河北各郡收的税赋很重,加上大量壮丁被强行抓去从军,我们河北人一直对曹操怀有恨意,我有两个族兄都死在赤壁之战中,我大哥也赤壁之战中被俘,后来汉王殿下放他回来,令我们全家感激不尽,这次有同乡说,关中在募民,我父母便立刻决定带领全家迁移来关中,以报殿下当年释放大哥的恩德。”

士兵的述说也令刘璟颇为感概,他没想到当年自己的一个决定,便使得这么多人一直感念至今,可见民众心中都有一杆秤,孰是孰非,他们心中清楚得很。

这时,一名侍卫挤进帐,在刘璟耳边道:“马校尉来了,在大帐外等候。”

刘璟点点头,起身笑道:“不打扰大家休息了,大家好好刻苦训练,请大家记住我的一句话,平时多流一滴汗,战时少流一滴血。”

众人一起躬身施礼,“遵令!”

刘璟走出大帐,等候在帐外的马钧立刻上前施礼:“参见殿下!”

“马校尉是几时回来的?”

“回禀殿下,微臣刚刚赶回来,请殿下随微臣去军械院视察。”

“辛苦马校尉了,我们这就出发!”

刘璟随即向赵云等人告辞,带领侍卫和马钧一起走出了军营大门

军械院位于城西,是一片占地近千亩的旷野,四周围以营栅,东北角还有一条小河穿流而过,注入渭河,军械院的建筑部分占地约亩,由几十座大大小小的房屋和院舍组成,目前军械的工匠和生徒共有两千余人,分为弩弓、盾甲、刀矛、火器、军船等等十个支院。

在刘璟的攻胡计划中,各种针对胡骑的新式武器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以远程攻击的弩箭为主。

事实上,这些年汉军针对曹操的虎豹骑已装备了不少新式武器,比如打上方谷时用到的火油飞弹,射程五步,再比如改良大黄弩,将原本需要四、五人才能操纵的十石大黄弩降低为七石后,削减了一半的重量,两个士兵便可以操作,目前已造成两千部,杀伤射程步,箭可穿甲。

刘璟之所以急着赶来军械院,就是因为他听到一个消息,马钧率领徒弟研制出了一种连续击发蜂弩,杀伤大,这引起了刘璟的大兴趣,甚至包括他这次急于赶来长安,也是有这个因素在内。

刘璟一行人跟随马钧进了军械院,马钧笑道:“殿下是要先参观军械院,还是先去看新蜂弩?”

刘璟笑道:“参观军械院以后再说吧!蜂弩让我期待已久。”

“既然如此,殿下就请随我来。”

众人直接进了弩弓支院,这是一座进大院,前院是讲堂,由五间堂屋组成,最多可容纳五人同时听讲,中院则是研究新式弓弩之地,有二十几间屋舍组成,后院则是试弩场,是一片占地约十亩的空旷地,一共有大匠和生徒余人。

马钧称呼它为新蜂弩的缘故,是因为早在建安十年他们便在江夏匠发明了水上蜂弩,利用大黄弩改装,安装在小船上,可对敌船进行近距离射击,但这次发明的新蜂弩完全不一样。

在一间陈列室内,刘璟看到了马钧力推荐的新蜂弩,确实和从前的水上蜂弩完全不一样,刘璟看到的是一架外形很像木牛的方形柜,不过它有四只轮,刘璟拍了拍柜笑道:“这是什么,四轮木牛吗?”

马钧神秘一笑,在柜后面扳动一个机关,柜竟缓缓解开了,马钧的两名徒弟迅速拉开柜板,眼前便出现了一架十字形的弩架,纵轴长约六尺,横轴长四尺,皆是用坚硬细密的核桃木制成。

在弩架龙骨上则依附着一只长约两尺的铁盒,铁盒是由精铁打造,磨得非常光滑,前端开有密集的小孔,足有十个孔之多,每只小孔中放了一支箭,铁盒两端各有一股牛筋弦,另一端固定在十字形弩架的横轴上。

刘璟不由笑了起来,这不就是木牛上防御弩的放大吗?马钧明白刘璟笑意,便解释道:“这种蜂弩实际上是连弩的一种,木牛连弩和它是同一思,不过木牛连弩射程很短,只有五十步,而这种蜂弩的射程有步,可以连续击发,威力要远远超过木牛连弩。”

马钧抽出一支弩矢,递给刘璟,“其实研制的最难点就在这支箭矢上,殿下请过目。”

刘璟接过这支沉甸甸的弩矢,竟发现它是铁矢,长约一尺,这支箭矢至少重十两,他眉头一皱问道:“怎么会是铁矢?”

马钧说话很慢,但口齿已经很清晰,而且还能说较长的话,如果是第一次见他,怎么也想不到他几年前还是严重口吃患者,马钧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毅力,渐渐克服了从小困扰他的顽疾。

“箭的羽毛多,平衡好,但飞行速慢,弩矢的羽毛少,但稳定性差,容易在空中翻筋斗,而我们这支铁弩矢更是没有羽毛,有羽毛会严重影响发射,刚开始我们是用木矢,但总是不成功,后来发现是因为轻,受风的影响较大,于是我们便改为铁矢,稳定性大大增加,不再被风吹飘。”

“用了铁矢就可以解决平衡问题吗?”刘璟又追问道。

“只是解决左右摇摆,但前后翻滚问题也耗费了我们很多心血。”

马钧取一支铁矢,横在手指间,对刘璟道:“殿下请细看这支铁矢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刘璟上前细看,虽然整支弩矢乍看起来很匀称,但若细看,就会发现前端略粗,矢尖呈纺锤型,他点点头道:“前重后轻!”

“不错,关键就在这里,数十支弩矢从一个仰角射出,飞出一条弧线后,它会自己头朝下,利用铁矢本身重量,向下疾速插刺,威力惊人,我们做过很多次实验,步外,可以穿透两层皮甲。”

刘璟按耐不住内心的期待,笑道:“我要亲眼看看他的威力。”

“可以,殿下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