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拉拉队

干活干活,建设这个东西可是韩非的强项,毕竟韩非是从我大天朝穿越过来的。

而我大天朝正是有着基建狂魔之称,对于建设这种东西还是很喜欢的。

不过虽然韩非喜欢建设,可后面的张良就苦了,身为一位合格的后勤官,看着韩非每个月消耗的钱粮,张良终于忍不住找到了韩非。

“什么!

子房你是说没钱也没粮了?”

看着韩非震惊的样子,张良点点头,用满是血丝的眼睛看来韩非一眼,然后递上几本账册。

韩非深深吸了口气,打开这些账册仔细的翻看起来,只是越看韩非的每天就皱的越深。

半个时辰后,韩非揉了揉额头,看着下方的张良说道:“这半年来多谢子房全力相助,不然恐怕我也无法做到这些事情。”

没错,虽然这半年看似没有后勤的事,可无论是韩非练兵还是安顿百姓、修建城池,这些事情都有张良的一份功劳。

因为自从张良当了督粮官后,韩非所需要的东西一样都没少,甚至就连安顿那十万百姓也多靠张良的帮助。

因为张良不只是帮助韩非押送军粮,那些百姓的粮食也是张良押送的。

如果不是张良在背后默默支持,恐怕韩非根本不会这么容易成事。

只是好日子到底过不久,现在粮草的事情也必须韩非忧心了。

因为这几个月韩非所花费的钱粮实在是太多了,就在前几日韩王安已经下了旨意,以后除了那三万韩军的粮饷由新郑发放外,其余的都要韩非自己想办法。

另外或许是觉得韩非是个麻烦精,韩王安捏着鼻子直接封了韩非一个成皋太守和上将军,然后一切事情都不用向新郑汇报了。

韩王安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儿子,你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事不要来烦老爸,有事更不要烦你老爸。

什么,你说你没权利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那好,你老爸现在把权利给了,以后就不要来我这里晃悠了,你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说真的,韩非得到这个消息也算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自己现在也算是有了自己的一块地盘,忧的是自己该怎么带着这二十多万百姓和三万军队活下去。

这些军队还好说,反正都有新郑发放粮饷,而那二十几万百姓就难了。

这些百姓中有十万多人是本地成皋人,可还有十万人是野王迁徙而来的人。

这些人虽然都带上了自己的家当,可粮食却很少,根本就吃不了多久。

最近这些日子要不是韩非依仗新郑送来的粮食,这些百姓也不会这么安稳。

毕竟这时候的老百姓还是挺淳朴的,只要活的下去就不会想到跑,更不会想到造反。

可是现在虽然安稳,但只要韩非的粮食不够了,那这些百姓就会化为可怕的饿狼,把韩非给吃个干净。

无奈的韩非只能暂缓扩建城池的进度,从这些百姓中抽调大部分人开垦田地。

按照成皋以往的粮食存储和收获的粮食来看,这些粮食从初春支持到秋收恐怕还有一些缺口。

而现在就算是把田地可开垦出来,可现在也误了播种的时节了。

到时候粮食缺口只会更大,介时成皋中的百姓只会更加难过,等到冬天的时候,恐怕会有许多人饿死。

特别是那些从野王城迁移过来的百姓,恐怕到时候会怨声载道,韩非此时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变成笑话。

韩非头疼的算着粮食缺口,对着下方的张良道:“子房,相国府能不能……”

张良面色一肃,说道:“韩非兄既然有挽狂澜于既倒之志,我张家已经在韩国做了几十年的丞相,又怎么可能不出一把力呢,只是就算我张家倾尽全力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韩非得到张良的承诺露出了笑容,既然相国府已经站队了,那自己也可以安心了。

张家的站队虽然并不能给韩非支持太多的粮食,可潜藏的力量却是非常巨大的。

因为张家在韩国当了几十年的丞相,韩国大多文官都跟张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有张家相助,只要与军队无关的事情都能变得顺利,韩非也可以想办法去找粮食了。

韩非算了一会,发现如果要支撑到明年秋收,那就相当于还有五万人一年的粮食缺口。

相当于从今年秋收开始,那五万人到明年秋收的粮食都得韩非想办法。

一个成年男子每日正常食用的粮食大约要两斤,女子和小孩应该要小一些。

而一年一共有三百六十五天,也就是说一个成年男子一年要消耗730斤的粮食。

不过现在战国时的计量单位都是以石为计量单位,现在一石大约有120斤。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