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依然丫头

第三十四章 依然丫头

慕容山刚拨通电话,杨教授那边还未接听。

这时,刘依然端起一盘分量十足的烧烤走过来,有些害羞地小声道:“张叔、慕容叔叔、爸,烤好了,你们请慢用。”

称呼慕容叔叔时,刘依然声音尤其小声。

因为以前,刘依然都是一直称呼他为慕容哥哥。

刘依然清楚记得,慕容哥哥比自己大不了几岁。

自己读初中时,他还经常帮忙补习功课呢。

“老刘,我们还是各叫各的,我就大她四岁。真香,依然妹儿,我都好久没有尝过你亲自烤的烧烤了。”慕容山可一点都不客气,刚拿起一串香肠,电话那边就传来声音。

“慕容老师,您好!”电话那头杨振华声音非常激动。

慕容山赶紧放下香肠,问候道:“杨教授您好!您老可千万别这么叫,小子承受不起,请问您现在还在滨州吗?”

“在的,在的,我一直在消化您传授的知识,还跟川本右贵有过沟通交流,你的那些观点真是越想越精辟,令人受益匪浅。但是有些地方川本也解释不清楚,所以还需要再当面请教您。昨晚给您打电话时,是岳总接到的,她说您最近有些不方便,所以我就不敢再打扰。”

“没事的,那我们当面聊?您看方便打车过来吗?我在滨江路的渝香锅,这是一家砂锅店。如果您找不到,我就过来接您。”

“没问题,没问题的,我找得到,那慕容老师,我现在就打车过来。”

杨振华挂断电话后,就迫不及待地一路小跑,第一时间招手打车,根本不敢耽搁分毫。

现在正是高峰期,不仅不好打车,并且道路非常拥堵。

就在杨振华非常焦急的这时,一辆空载出租车驶来。

杨振华急忙上前,结果这辆出租车却在距离十米远的地方停下,一位文质彬彬,戴着眼镜,身着中山装,纽扣一丝不苟地全部扣上,拥有一副稳重而又严谨气质的四十多岁男子,拉开车门正欲上车。

“你好,你好,先生,我有急事,请问你能不能让我先用下车?”杨振华快步上前,焦急地对充满学者气息的男子道。

学者气息男子坐进出租车里,用颇有魅力的声音道:“我也有事啊,你等下一辆吧。”

“我可以给你补偿,100行不行?”杨振华不得不讨好道。

学者气息男子面无表情,正要关门,却瞄了一眼杨振华,直接露出惊讶目光,惊声道:“您是杨振华杨教授?”

“是的,你认识我?”杨振华疑惑道。

学者气息男子赶紧下车,朝着杨振华恭敬地鞠了一躬道:“哎呀,您老怎么来滨州了,我竟然没收到一点消息,真是罪过罪过。我老师多年前有幸听过您的大课,我也在华夏新闻上经常目睹你的风采,我叫余文波,是滨州市新任……”

“能让我用下车吗?我真有急事!”杨振华打断余文波的自我介绍,催促道。

余文波表情没有一点不悦,甚至不敢有丝毫怠慢,恭敬道:“好好好,您请!”

余文波完全放低自身姿态,几乎将杨振华迎接上车。

看到杨振华坐稳后,余文波赶紧朝着出租车司机道:“师傅,麻烦你送下杨教授,一定要安全送达,多的算服务费!”

说完,余文波还主动向出租车司机递上百元大钞。

等到出租车缓缓出发后,余文波还特意跟上几步,朝着窗内的杨振华点头哈腰道:“杨教授您慢走。”

等到出租车在视野中消失不见后,余文波才直起腰杆,心道现在的科研学者真是无比低调。

就像杨老这种接受过国家领导人接见的科研专家,出门不仅没有其他工作人员陪同,甚至还需要自己亲自拦出租车。

相比之下,自己这点清廉作风完全不值得一提。

刚才出租车上,目睹这一切的司机表情丰富多彩,一直不敢出言催促,用轻若蚊蝇的声音道:“真的还是假的,经常登上渝都新闻的大人物竟然也坐我车。看来他清正廉明的做派还真不是作秀。这个让他无比尊敬的老者,想必更不简单。”

滨江路,渝香锅内。

“杨教授他马上过来,到时候我们再详谈。嗯……香,真是美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慕容山挂断电话,继续拿起那串香肠,美美地咬上一口,对刘依然称赞道。

刘鹏飞向外扇了扇手背,对刘依然呼喝道:“丫头,你先出去忙活,有事再叫你。”

“我都好久没看到慕容哥哥了,这才刚一见面,你又赶我走。”刘依然撇了撇嘴,不满道。

“快走,快走,我们大人在说正事呢,你又插不上嘴。难道生意不做啦?”刘鹏飞又朝刘依然呵斥了两声。

刘依然用依依不舍的目光看了看慕容山,才怏怏离开。

刘鹏飞看着刘依然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

这事八字还没一撇呢,万一弄不成,岂不是又让女儿伤心。

所以在没定下来之前,还是先不要让她知道得好。

等刘依然离开后,三人一边吃肉,一边喝酒,又开始闲聊起来。

以往大家空闲的时间很少,毕竟都受生活所迫,哪里有机会闲下来坐着喝酒聊天。

三人议论的都是以往记忆深刻的时光。

刘鹏飞翻来覆去讲的是,经常半夜三更,慕容山不辞辛劳地帮自己送烧烤外卖。

张正春则对那次砂锅烧坏了,差点引发火灾的事心有余悸,还好慕容山反应迅速,灭火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慕容山谈的则是两位老哥对自身的关心和照顾,逢年过节都会让自己过来享受美食,感受家的温暖。

刘鹏飞却笑着打岔,说除了过年那两天外,就逢年过节最忙,特意让你过来,砂锅烧烤两头忙活呢。

慕容山知道,这只是一句玩笑话,因为刘鹏飞和张正春每逢过年都会给自己封一个大红包。

三人都是吃苦耐劳的人,只可惜同样受家庭的拖累,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或许正是因为同病相怜,所以三人更是惺惺相惜。

等到一人两瓶啤酒下肚,出租车才终于抵达渝香锅。

出租车司机积极下车,主动为杨振华打开车门,恭敬道:“杨教授,就是这里了,还请您慢一点。”

不仅帮忙开门,出租车司机还亲自搀扶着杨振华下来。

“谢谢,辛苦你了!”杨振华也双手合十,作出感谢姿态。

这一切恰好被外面的刘依然看在眼中,表情困惑。

滨州的出租车何时有这种服务了?

不是经常有人投诉,脚还没完全沾地,出租车就一溜烟跑了吗?

这种服务态度完全是超标准了嘛,莫非周围有记者,要上新闻的?

刘依然环顾四周,发现根本没有啊。

就在刘依然疑惑不解的这时,只见出租车司机回到驾驶位上,他自言自语道:“既然收了一百块服务费,当然是要服务到家。我还真希望一天能多遇到几个这样的主儿!”

“哟,杨教授,您到啦!”看到杨振华走到门口,慕容山赶紧起身,给两位老哥进行引荐。

在慕容山的介绍下,杨振华没有表现出一丁点知识分子的傲气,也在小桌子边坐下,还跟他们一人碰了一杯。

这杯酒喝下,大家更是喜笑颜开。

慕容山也没有转弯抹角,浪费大家的时间,直接将刘依然的基本情况简单介绍了一下,包括高考分数,发挥失常的原因,还有对于上大学的想法。

杨振华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情况,当场表态没问题,只要过了分数线,就没有违背原则。虽然没过投档线,但可以帮忙弄个特殊招生,问题不大,自己现在就可以拍板。

不过杨振华也强调了这么一点,那就是自己在科大任职,报考科大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如果想读其它211、985学校,就要稍微麻烦一些,但应该都没有问题。

听到杨振华的承诺,刘鹏飞直接连喝三杯,以示感谢。

“难怪我一直觉得奇怪,原来是想招生诈骗啊!”刘依然猫着腰,藏在墙后,将一切听得清清楚楚,顿时恍然大悟。

刘依然拿着手机在上面搜了一下科大的基本信息,顿时脸色大变,用力一咬牙,大踏步进来,站在杨振华旁边,想要当场揭穿这个老骗子的身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