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碗儿肉”

永胜说话时,听到有人叫自己,扭脸朝南瞅区,只见张永青推着车子打南边走来,连忙打招呼:“四大爷啊,你也赶集来啦?”

“永胜老弟,你怎么坐这儿啦?”张永青跟永胜搭着话。

小兴站起来,礼貌地问候道:“四大爷”

永胜忽然想起高兴的事:“今儿个我逮了个大便宜!”

张永青:“谁白送了个小猪仔?”

“老师就是老师,真让你说着啦。”永胜接着说:“遇着小俚啦,……不该破财,便宜。”

“逮住小俚啦?”

“我要一嚷他跑不了,小兴就在我后头哩。钱儿又没丢咾,我就没言声儿。再说啦,都是当坨子市块(本乡)的,弄到公安局里了还不押起来啊。眼瞅着过年啦,人家的大人孩子怎么办啊?谁都不容易,是不?”

张永青一听,又是摇头又是笑,说:“永胜老弟啊永胜老弟,还说自己捡了个‘大便宜’,你这善良有点儿过啦!”

永胜一脸知足相,还有那么一股“傻”气,“我怀里揣着好几百啊,那要是打盐,连我下辈子也吃不清啊。”

“是捡了个便宜,还真是个大便宜!”张永青哈哈笑着。

小兴心里默默叹道:我这个爹啊——,唉!

永胜扭脸看了看老爷儿,觉得时间不早了,缠好烟袋锅,装进兜里,站起身来:“走,四大爷,咱们到碗儿肉锅那儿歇会儿去。”

张永青:“正好儿,我刚打了一桶枣儿酒。”

两个老的走在前头,又说又笑,小兴推着小车跟在后边,不远一截儿就到了另一座桥的北头。

这里是县城的南北主街,年根儿的大集比平时显得热闹,又赶上下班的时间,人多车多,宽宽的马路照样是拥挤。

他们要去十字路口的西口,得斜穿马路过去。这段路不过几十步,要是平时走,也不过一分钟,而现在却走了十几分钟,那不是在走,却是在挪蹭。

西口不是拥挤而是拥堵,道两边是小吃摊儿,中间又加了两趟卖水果的,这里又是通往农贸市场和菜市的主口,根本不分上下道,单是空行人还好说,更有不少的自行车、摩托车、脚蹬三轮,还有柴油三轮,这要是放在大夏天,非把人烤糊了不可。

永胜回头瞅了瞅,见儿子没落远,就跟张永青说:“我的老天爷,吃顿饭难死啦!头‘事变’那会儿,就是起庙,也没这么多人啊。”

好在十几步远就是去河滩的菜市口,再往西人就稀了。

路北就是田家碗儿肉。

名曰“碗儿肉”,实则羊杂儿汤窝煎饼,其中的肉并没有多少,也就十来条羊肚和羊头肉,多不过半两,主要是油大、辣椒面多,再捏上一撮儿芫荽,黑的、黄的、红的、绿的,杠尖儿的一大碗,看着就好看。吃起来的感觉是:有膻气味儿,但不重;辣椒多开胃暖和,却不怎么辣的受不了;肉少不敢一嘴吃光,一条条吃,越嚼越香;汤多汤烫,脑门子上一会儿就冒汗,再咬上一个烧饼,要怎么舒坦就有多么舒坦,吃了这顿想着下顿。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