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_人走茶凉

原来作为一个地方官,他更多的考虑的是,贯彻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意图,上面怎么安排,就怎么干,按照原来的说法,就是要有大局意识,一切从全省的大局出发,站在全省的高度,去思考问题。而在海城市上马一个大的化工项目,对于整个滨海省,都有重大的意义。GDP的贡献自不必说,滨海省是个穷省,工业经济放在全国来看,几十年了,都是短腿。工业产值上不去,规模做不大,省里的财政,一直是徘徊不前,穷省、吃饭财政的帽子,就永远甩不掉。

所以,省里的主要领导,都很着急,他们现在每天想的事情,就是怎么样千方百计,多上几个大项目,过个三五年,就形成一个近千亿规模的支柱产业,这样整个滨海省里的经济发展有了突破,他们的脸上,也好看些,毕竟有政绩吗!有了政绩,才能升官吗。

如果迎合省领导,一切按照他们的指示干,方大光也知道,这样做最安全。出什么事情了,反正是上级领导决策的,我是执行的,也不用考虑担什么责任。老百姓就是骂,也丝毫影响不了我升官。

但是,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方大光觉得,这样做,实在是对不起党对自己的培养,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毕竟自己是在第一线工作的干部,守土有责。

他在海城市任职五六年,当了市长又当市委书记,对这个城市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他了解这个城市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沙滩,他对这里,充满了感情。

尤其是在他当市长的时候,请了国内一流的城市规划专家,重新做了海城市的城市规划。在他的心目中,海城是南中国海边少有的观光旅游城市,今后的发展,主要是围绕观光旅游做文章,就是发展工业,也要选择那些无污染、高科技,技术密集型的企业,而大工业,大化工、大炼油项目,要尽量摒弃。

他有了这个思想,再看到网络上老百姓的议论纷纷,于是,心中就有了一股为民请命的思想。为了海城市的发展前途,他思虑再三,还是决定,找到省委书记钱华元,说明自己的主张。

钱华元原来对方大光并不了解,两个人也就是泛泛的一般上下级关系。作为从中央下派的省委书记,刚刚来到滨海省里,钱华元对全省的正厅级干部,还不能完全叫上来名字。对于方大光这样,在钱华元到任之前就担任市委书记的,钱华元本人,也只能是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现在党的干部政策就是这样,虽然你是省委书记,但是,你初来乍到,又不能看谁不满意,稀里哗啦,把整个省里的副厅级和正厅级干部全部换完。那样你马上就被孤立了。你也不知道,那些厅局干部的背后,有谁为他们说话。在目前的中国,能混到这个级别的干部,都有自己的关系网和人脉。要不然也到不了那个位子上。

再说了,你就是想用谁,手上也没有那么多合适的人选呐!现在从中央下派,到地方上当省委书记的,都是一个人孤零零的来了,最多了,允许你带一个秘书,你又不能像封建社会的封疆大吏那样,可以组建属于自己的幕僚班子,到了哪里,能组织上百人,人才有的是,都是自己知根知底的,也好用。

现在的干部制度,就是要求你做一把手的,要能够团结五湖四海的人,要能够团结意见和自己不一致的同志一起工作,比着封建社会,这个难度要大多了。

所以,钱华元当时,对于整个滨海省里的干部,还在一个观察了解阶段。这个时候,方大光在办公室里拜见他,一席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方大光说:“钱书记,我思前想后,还是觉得,有些话,我不得不说。现在不说,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受党教育多年的厅级干部,我觉得,我对不起组织。我觉得,省里为了加快发展经济,多上大项目的思路,是好的,对的,但是,那么大规模的乙烯项目,放在我们海城市,我们是不是还要综合考虑一下社会各个方面的意见?我觉得,有些事情,还是说得明明白白好,我的意见是,海城是我们滨海省目前在全国知名度最高的滨海旅游城市,碧水蓝天,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我们全国那么多的沿海城市,现在看起来,能够保持我们海城市现在这个环境标准的,已经为数不多了。我们的空气质量,每年在全国各主要城市的排名,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我们的海水,是沿海唯一未被污染的。这是我们海城市最大的财富。我们今后的发展,就是要围绕这个优美的环境做文章。拿不准的,宁愿经济不发展,也不能匆忙上大项目,追求短期行为。污染一旦造成了,想再后悔,就来不及了。几十年来,我们一再强调,我国的发展,绝不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子,而事实是怎么样呢?我们不仅走上了先污染、大污染的老路子,而且污染了,连治理都懒得治理,因为治理起来,比发展起来所需的钱,不知道要高多少倍。一旦污染,根本治理不起,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环境一天天烂下去,直到完全不适宜人类居住。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方大光说着话,观察着钱华元脸上的表情,他的心里,也是紧张的很。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是有很大的风险的,一旦钱华元不高兴,抓住这个由头,说他没有大局意识,狠狠批评他一顿,再借题发挥,那他这个市委书记的乌纱帽,说不定就有搬家的可能。

但他通过察言观色,觉得钱华元对自己的讲话,还非常有兴趣,不住的点头,并且示意他继续讲下去,他的心里,才越来越放松。

他说:“书记,我的意思是,放眼全中国,像海城这样的地方,没有几个了,我们没必要把一个这样大的企业,放在海城市,我建议,从此以后,这些大的工业项目,特别是高耗能,重污染的项目,就是再赚钱,我们也不放在海城市,都放在别的城市去,我们一定要为后世子孙留下一个碧水蓝天,风景优美的城市,要不然后世子孙有钱了,也没有地方休闲度假了,我们中国人那么多,总不能都跑到国外去吧。”

钱华元当过一届的部长,对全国的生态危机,自然是心知肚明的。他喝了一口水,脸上带着笑,说:“好,你这个建议,我代表省委常委会,表示接受。我们原来以为,沿海三个城市里,论工业产值,你们海城市,是最低的,我们这一次本来想偏向偏向你们,但没想到,帮了倒忙了。我们也是好意,心急了点,没有论证清楚,好在还没有实施,一切都来得及。我在这里,代表省委,要再一次对你表示感谢,你敢于说实话,说真话,坚持真理,这样的厅级干部,现在不多了,值得表扬。”

此后,这个大乙烯项目,就被安排到了湾海市。

钱华元在省里的几次会议上,多次点名表扬了方大光,说他不唯上,只唯实,敢于坚持真理,号召全省的厅级干部,都要发扬这种精神,踏踏实实,把滨海的各项事业维护好,发展好。

全省有不少厅级干部,都私下里议论,方大光的个人前途,一片光明了。有的人说,位子都为他准备好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就是为他准备的。当时宣传部长江春旺的年龄,差不多也快要到限了。

但传说归传说,官场上的事情,是瞬息万变的,不到最后一分钟,就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四年后,钱华元和秦英海,双双离开了滨海,临走的时候,方大光特意去拜见他。当时命令一宣布,全省的厅级干部,都有些哗然,他们没想到,两个人会同时调走。原来大家都以为,会走一个留一个,大多数人最期待的,是钱华元走,秦英海留。这样对滨海省的发展也有利,毕竟主要的党政一把手换的太勤,不利于整个省里的发展。秦英海在滨海省十几年了,情况最熟悉,能力也强,相比较钱华元,是更合适的省委书记人选。

但随后大家都知道了,是钱华元一意孤行,向上级组织提要求,说大家要走就一起走,走一个留一个,显得自己很没有面子。这样把秦英海生生给拽走了,滨海省就少了一个最能干的领导。

现在的领导干部,一旦没有权力了,也就没有什么人看你是个豆了。钱华元走的时候,非常凄凉,没有几个来看他。

那天方大光在省里开完会,想到钱华元对自己毕竟不错,就安排自己的秘书、司机,到街上买了些东西,晚上他专门到钱华元在省委常委大院的家里,看望钱华元。

走进客厅,方大光看到,钱华元站了起来,做出一个迎接的姿势。原来一般的厅级干部到钱华元家里去,他只是点一点头,就算是和你打招呼了。

方大光看到,似乎一夜之间,钱华元就苍老了许多,脸上的表情,是郁郁寡欢的。说明他心里,对于组织上的安排,是不满意的。当中央宣传部的副部长,比着在省里当省委书记,那是不能同日而语的。说明他的仕途,基本上就到顶了,已经完全没有了升职的机会。

钱华元和他象征性的握了握手,一指沙发,说:“大光,坐吧。”

原来方大光见了钱华元,钱华元总是叫他:“小方。”现在这个口气,明显的是亲热多了。

方大光做出一副很伤感的样子,说:“钱书记要回北京了,真是很意外,我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啊!太出乎意料了!”

钱华元说:“世事无常啊,你是很意外,但是好多人,巴不得我早走啊!我现在也想开了,走了也好,早回早安逸,我再过两年,就去全国人大或者政协了,到时候到全国看一看,天天游山玩水,早享受退休生活,也好啊!现在一天到晚,忙得要死,心太累了。早晚大家都有这一天,不管你干得再好,官当得再大,最后的归宿,其实都是一样的,都要到马克思那里去报到,只不过有些人早去,有些人晚去会儿。大家都一样。平等的很!”

方大光知道,他说的也是气话,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毕竟能够当上省委书记的人,谁都不想,灰溜溜的离开,他们心里希望的,还是能够升上一级,成为国家领导人,那多有面子啊!玩政治的人,谁都不会嫌弃自己的权力太大,官当得太大。如果可能,他们甚至连外星人都想管着,一直到老死。这就是权力瘾。像吸毒一样,想一下子断掉,不可能的。

方大光心里,还是对钱华元充满感激的,他觉得,不管别人对钱华元怎么看,他方大光认为,钱华元还是有胸怀有水平的,当然你硬要拿他和别人比,那他也有不如别人的地方。但别人没有对我方大光高看一眼,而钱华元,却对我有大恩,在这一点上,我就要感激他。在中国官场上,这就叫站队,不管怎么样,自己是大家公认的钱华元的人。别人就是想站到这个队里去,也没有那个机会,这就叫做缘份。

方大光说:“不管怎么样,我都要说,钱书记对我,有天高地厚之恩,我感谢钱书记这些年来,对我的一贯关照。我也希望,今后钱书记只要有时间,要多来海城市看看,现在海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其中,离不开钱书记的英明决策啊!我代表五百万海城人民,万分感激钱书记。”

钱华元听了,也动了感情,长叹一声,说:“大光老弟,我要说,我还有一件事,对不住你了。就是你的级别,还没有给你解决,在我做这一届省委班子的班长时,没有抓住机会,把你迅速推上去,要是我更坚决些,动作再快些,你说不定,去年就进了省委常委了。都怪我,以为还有机会,就疏忽了,现在看来,这是很大的失误。现在我要走了,也帮不了你什么了,你却还来看望我,为我送行,我感到对不住你啊!”

方大光看他这样说,也激动起来,眼睛里顿时湿润了,泪水止不住的往下流,他连忙拿起一张纸巾,擦了擦眼睛,说:“钱书记,不能这样说,你对得起我了,我知足,我一个农民的孩子,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汗珠掉地下,摔八瓣,从土里刨食吃,我是我们宗族里,第一个大学生,第一个做到正厅级干部的,又当了市长和市委书记,我已经非常知足了,至于当什么省委常委的,我根本不想那个事。我能兢兢业业的干好本职工作,为海城市的五百万老百姓服好务,就非常知足了!”

钱华元说:“大光,日久见人心,现在我才知道,你是一位多么优秀的同志啊!不像有些人,看你有权了,有利用的价值了,才巴结你,腐蚀你,一旦没有权力了,他们就连个面也不让你见,势利啊,现在的人,真是势利到极点了。”

方大光听他这样说,心里陡然有一丝不快涌上心头,心里说:“你这个时候才知道啊,太晚了吧!你有职有权的时候,他们巴结你,拉拢你,现在免职的命令一下,你立即在他们眼里,失去利用的价值了,他们连你家的门,也懒得踩了。现在就要走了,估计都不会有几个人,来看你最后一眼。这就叫自己酿的苦酒自己喝。谁让你当年不长眼?光喜欢那么溜须拍马的人,而真正正直的人,能干的人,你却没有大胆的提拔重用,现在整个滨海省里,都议论你,用的人都是什么玩意,都是一帮子缺德少才的,能够拿上台面的,没有几个。一帮子虾兵蟹将,在你眼里,都成宝贝了!而真正的君子,有本事的人,却没有重用。所以,大家都说你,在用人方面的眼光和魄力,比着秦英海,差的远了。你今天灰溜溜的滚蛋,也是你自找的。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提起这个话题,方大光就有些动气,心里对钱华元,还是有些怨气,他觉得,凭自己的能力和政绩,自己早就该升省委常委了,自己谁也不比,单单和现在的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金敏杰比,就看出来问题了。

他和金敏杰,都是同一年当上市委书记的,相比较而言,他是以市长的身份接任海城市委书记,而金敏杰,是以省审计厅的厅长接任河东市委书记的。河东是财政大市,逢年过节,金敏杰出手就很阔绰,省里的那些退休的副省级以上老干部,都会接到金敏杰的礼物,好烟好酒好茶叶,都不会少了。他要是没有时间,就会派自己的司机或者秘书去送。所以,不少老干部,就为金敏杰说好话。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