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_为省长接机

赵民权说:“什么事情吧,你挑明了说,只要我能办的,我一定办!我们是什么关系吧,你还给我绕那么大的弯子!”

胡民笑着,就把自己侄子今年转业,想让赵民权帮助,安排进省政府工作的事情说了。

赵民权想了想,说:“好,我一定办,今年省政府就是只要一个军转干部,也是你侄子。”

胡民说:“好,你放心,你交代的事情,我也会尽快办好的。”

两个人看话都说得很透了,原来的关系,还有一丝情意,而现在,在相互的利益面前,成了相互交换的生意人了。这官场上的朋友,人情,真他妈的,一点也靠不住。于是,两个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没有什么意思了,于是胡民站起来,说:“老哥,我还有其他的事情。”

赵民权说:“好,我们就此说定,该我办的,我立即着手办,该你办的,就全靠你老弟了。”

滨海省的主要领导,带着一帮子厅局长们,在北京城里住了一个星期,拜访了这个,又走访了那个,忙得不亦乐乎,和各个商业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总体上看,收获还是很大的。各个商业银行,今后几年对滨海省的贷款额度,加起来有几千亿,但这都是空头支票,具体落实,还需要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审核。但老百姓是不会管这些事情的,反正新闻节目里一播放,他们就知道,这些当官的,挺有能力,去一趟北京,就从各家银行要回了几千亿,滨海省的全面建设,在资金方面,就有保证了。

像滨海省这样的落后地区,如今要想获得超常规的发展,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靠银行贷款。这个最方便,快捷。谁能从中央弄来资金,千方百计把项目搞上去,把GDP做大,谁就是当今的英雄。上一届领导班子的钱华元和秦英海就是这样干的,这一届领导班子的张运来和范小兵,仍然要这样干。因为大的环境就是如此,谁来当头,都没有别的牌可发。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差不多三十个年头,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外向型经济在整体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东部地区,已经成为一个畸形发展的怪胎,从世界各地,不断的进口各种原材料,消耗着内地的各种资源,污染着中国的环境,用超低的劳动力价格,雇佣中国的打工仔和打工妹,为世界各国生产着物美价廉、堆积如山的生活用品。由于竞争无序,生产厂家多如牛毛,又相互压价,于是,生产的产品越多,在国际上的价格越低廉,有时甚至会跌破成本以下,导致中国人基本上以白送的价格,为整个世界上的洋鬼子,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保障了他们过上富足而又悠闲的生活。

沿海发达地区有产业优势,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那些在实体产业中已经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富人,还可以通过炒房,炒股,买基金等投机行为,继续获得收益,而当地政府,又可以通过发展第三产业、高新科技产业、房地产业,抬高地价房价,继续获得超高的GDP发展速度,在外界看来,仍然会风光无限。

而像滨海省这样的落后省区,要资金没资金,要技术没技术,要人才没人才,要产业没产业,想要迅速缩小和发达地区的差距,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张运来到任省委书记后,经过频繁的调研,再结合滨海省的实际情况,提出来一个滨海省今后几年,总体上的发展思路,就是:“以工业促农业,以大项目带小项目,以资源优势换产业优势,以第三产业为突破口,以沿海工业园区为新的增长点,争取经过三五年时间,把滨海省建设成为我国的新能源基地,有特色的重化工和有色金属加工基地,山清水秀、生态良好的观光休闲基地,连接大西南和东南亚重要的交通枢纽基地。”

规划是做好了,但落实起来,却是非常有难度的,最关键的,还是一个字,钱。没有钱,什么事情都是一句空话,所以,这一趟去北京,弄回来几千个亿,虽然还只能说是空头支票,但只要有好的项目,银行有利可图,他们还是会放款的。

回程时,还是分两拨,张运来带着省委那一帮,范小兵带着省政府那一帮,虽然是同一天回滨海,但还是分乘两趟航班。一个是上午的航班,一个是晚上的航班。

这就把接机的人忙得不亦乐乎了。好端端的,要往机场跑两趟,整个下午带晚上,你就在机场呆着吧,哪里也去不了。

滨海省委这边,负责接机的是省委副书记庞志军和组织部长林百泉。省政府这边,负责接机的是副省长时万富和马宏伟。

现在的官场上,凡事都讲究起繁文缛节了,省委书记和省长到外地出差回来,都要提前安排人到机场迎接。省里的电视台和日报社,还要专门派出记者,到机场拍照或者抓拍新闻,好像领导们都是凯旋而归的英雄。

这个规矩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的,没有人注意,大家都是约定俗成,反正不这样做,就好像对不起这些大人物似的。

做大领导的,久而久之,也就习以为常了,他们到了哪里,都喜欢那种前呼后拥、众星捧月的滋味,要是下了飞机,冷冷清清的,连个人迎接都没有,又没有记者拍照,他们就会发脾气。

钱华元当省委书记时,有一次从国外考察回来,下了飞机,走出了长长的通道,还没有见到一个迎接自己的人,没有见送鲜花的,也没有见拍照摄影的记者,心里顿时就不高兴,问旁边的秘书说:“怎么搞的?难道你没有通知他们航班降落的时间?”

秘书早就吓得头上冒汗了,连忙解释说:“不会啊,临上飞机时,我和邱秘书长通过电话了,清清楚楚的告诉了他航班号的。”

钱华元脸色更阴沉了,心里暗暗的骂了一句,:“这个粗心大意的邱大山,操你妈的,看老子回头怎么收拾你!”

秘书连忙打通了省委秘书长邱大山的电话,焦急的说:“秘书长,你们怎么回事?钱书记都出机场了,你们到哪里了?”

这个时候,邱大山已经忙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嘴里一个劲的催促司机,说:“快,加快速度,鸣笛,让前面的车子,全部让开。”

一面对钱华元的秘书解释说:“实在是对不起,路上遇到堵车了,出城的机场高速上,一辆农用三轮车,和一辆路过的大货车,迎面相撞,把整个机场路,堵了半个多小时,现在才刚疏通。”

秘书哎了一声,说:“你怎么不早出来半小时呢!现在一切都晚了,本来今天晚上的滨海新闻里,可以播出书记回国的新闻了,你这样搞,全被动了。”

邱大山一听,心里更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但事已至此,再后悔,也没有用了,只好硬着头皮,去见钱华元。

钱华元这个时候,正在贵宾室里坐着休息,脸上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雨的天空,陪着他一块在国外呆了十几天的几个厅局长,一个个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偷偷的观察着钱华元,估计马上就有一场好戏要上演了。这些人都带着幸灾乐祸的心理,看今天下午,到底哪一个是倒霉蛋。反正他们知道,今天这个倒霉蛋不是自己。只要不是自己,他们乐得看一场好戏。有人倒霉,他们就有新的机会了。

十几分钟后,省委秘书长邱大山,才迈着沉重的步子,弯着腰,低着头,像是一个犯错误的小学生,站在钱华元面前,脸上陪着笑脸,尴尬的解释说:“书记,实在是对不起,我来晚了,我有错。今天运气非常不好,遇到车祸了,交通阻塞,耽误了半个多小时。你看现在是不是,再补拍一下新闻镜头,反正记者们都来了,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钱华元没有好气的反问他:“那还有什么意思吗?我不成了演戏的吗?你想补拍,就给你补拍啊!让老子丢人现眼,你该当何罪吧你?!”

同着五六个厅局长的面,邱大山被骂的脸上一下子挂不住了,你想啊,他已是五十七岁的人了,好歹还是省委常委,副省级干部,在整个滨海省里,也算是一个人物了,虽然不是你钱华元的人,但自从你钱华元当了省委书记,我还是兢兢业业,鞍前马后,没少伺候你啊,现在就因为这样的一件小事,就不给我留一点面子,这个官当的,真他妈的窝囊。

心里又急又气,怒火攻心,他本来就有高血压、心脏病,现在脑子一热,就感到两眼一抹黑,天旋地转,身子一软,倒在了地毯上。

钱华元一看他这样不经事,刚挨了自己几句骂,就发病了,于是就收起自己的性子,连忙让手下的人,喊机场的医生,进行急救。大家掐人中的掐人中,倒水的倒水,伺候邱大山吃了药,打了针,等邱大山苏醒过来,心里一块石头才落在了地上。

钱华元看着邱大山这个样子,也很后悔,当大官的,你的话,不能说得太重了,你那样,会把下属吓坏的。

于是,安排人立即叫救护车,把邱大山送到省人民医院,全面检查身体,住院治疗。他害怕,万一邱大山这一次出了问题,落下个后遗症什么的,那邱大山的家人,会嫉恨他钱华元一辈子的。

当天晚上,滨海省的新闻节目里,没有出现钱华元回国的镜头,这件事被他故意掩盖过去了。倒是第二天,电视新闻里出现了钱华元在国外考察的镜头,大家才知道,原来钱华元,又到国外转了一圈。

邱大山住院观察治疗了一个多月,幸无大碍,走路也没见一瘸一拐的,就是脸上,有些嘴歪眼斜,说话没有以前流利了。整个人的精神,显得很不好。他身体这个样子,已经完全不适合再担任省委秘书长这个职务了。邱大山也很知趣,主动提出辞职,想去人大或者政协,养老算了。

钱华元和他象征性的聊了聊天,充分征求了他的意见,肯定了他一辈子的工作成绩,最后说:“还是去人大吧,安排个副主任,我来安排。”

等到了年底,省人大会一召开,邱大山就去了人大,做了排名第一的副主任。省人大的主任,还是由钱华元兼任着,他这个排名第一的副主任,还是有不少实权的,可以管人,管钱,日程的工作,也由他处理,所以,邱大山的家人,对于钱华元这样的安排,也很满意,就不再追究,钱华元让自己的父亲发病的事情。

此后,省委秘书长一职出现了空缺,钱华元就提拔年富力强的河东市委书记金敏杰,做了省委常委、秘书长。

在官场上混的厅局级干部,都知道这个典故,所以,在以后的事情上,没有人敢再粗心大意。有的时候,为了接省委书记和省长,有关的人员,甚至干脆在机场的酒店,开上房间,提前住下,或者中午就在酒店休息,不来回跑了,在路上,万一遇到了堵车,就麻烦了。

省委书记张运来的航班到达的时间,是下午两点钟,江城机场这边,也接到了省委书记和省长今天都要回来的通知。机场管理公司的党委书记和总经理,早就安排好了一切。为各个到机场接机的副省级干部,省委和省政府的副秘书长,都安排了休息的房间,其他的一般干部,就在机场的贵宾室里休息。中午机场酒店,还为各个接机的领导,准备了丰盛的午宴。他们也想利用这个机会,和各个领导,拉近关系。

张运来的航班到达后,省委副书记庞志军就带着组织部长林百泉,副省长时万富和马宏伟,再加上省委、省政府办公厅的工作人员,机场管理公司的高层领导,还有电视台、电台、滨海日报社的记者们,几十个人,迎接在通道门口。

安排好的女同志,拿着一大束鲜花,等候在最前面,等张运来走出来的时候,第一个走上前去,向张运来献花。

张运来脸上带着笑容,接过鲜花,顺手交给旁边跟着的秘书洪发树,然后和大家逐个握手寒暄。

新闻记者们拎着自己的长枪短炮,忙着抓拍每一个镜头。

大家在贵宾室里休息着,等着行李拿好,就上了车,在警车的开道下,扬长而去。

省委这边,庞志军和林百泉的任务,就是接上省委是书记张运来和秘书长金敏杰一行,就可以回城了。作为省委唯一的专职副书记,他一向没有到机场为省长范小兵接机的习惯。因为他和范小兵,按照党内的职务,都是省委副书记,况且,论年龄,庞志军在整个省委常委里,是最具有发展前途的。

庞志军是共青团干部出身,在北京一所著名的高校读书时,就是学生中为数不多的学生党员了。他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H省一个地级市的重点高中读书时,就成为全校唯一的中共预备党员了。他能在十七八岁的年龄,就取得远远超出一般同龄人的进步,一方面是他本人特别争气,学习成绩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名列前茅,是老师和同学们公认的好学生;另一方面,他家庭在当地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庞志军的父亲庞万盛,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已经是一个地级市的地委副书记,后来又做过省交通厅的厅长,在整个H省里,都有一定的人脉关系。在他的运作下,他的儿子庞志军,还在读高中三年级,就已经是中共预备党员了。

庞志军此后以非常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北京一所著名的高校。由于他是学生中为数不多的中共预备党员,所以一到大学里,就成了学校学生会重点培养的学生干部。他这种干部家庭出身的人,政治意识强,目标明确,就是要在大学里,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地位混上去。家里又有钱,可以让他在大学里,通过向校领导送礼,拉关系,走些后门。那个时候,每当庞万盛到北京开会或者学习的时候,都要在儿子的要求下,请学校领导吃饭,或者送礼。好烟好酒,更是送的没数。

在他们的父子的精心谋划下,庞志军终于在大三的时候,当上了校学生会的主席,同时还兼任全国学联的副主席,当上他还只是一个二十一二年岁的毛头小伙子,年纪轻轻,就在全国的共青团系统中,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这预示着,他的未来,一定是非常光明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