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八章

“牛老先生客气了,我这个人没有那些弯弯道。”洪宝强笑了笑,“不过先生乃北地名儒,当代贤才,能跟先生见上一面,也是本王的幸事。”

牛有望听了洪宝强这话,惭愧道,“陛下谬赞了,罪臣脑子糊涂,听信传言,以为陛下是李自成那般的草寇,实在是罪该万死。”

“李自成也不错嘛!那也算是一代英雄。”洪宝强指了指一旁的禁卫军将领,微笑道,“说起来我们也就跟李自成差不多,只是比李自成多了法纪,才算是勉强有了点样子,老先生给我们挑挑错,也是对我们好。”

牛有望怔怔的看着洪宝强许久,觉得洪宝强光明磊落,真的服了,他朝洪宝强作了一个揖,道,“昔年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哪个不是草莽出身,却因雄才大略,成就一代伟业,陛下如此人物,跟他们相比也不逊色。”

洪宝强端起茶杯,道,“不过汉高祖他们之所以能成就事业,倒也未必是靠他自己一个人,汉初三杰,明初功臣,这些人哪一个不是当世豪杰?只有把这些当世英雄汇集在一起,方才能够成就一个太平盛世,我如果有先生辅佐,倒也可以跟他们比肩了。”

牛有望混了这么多年官场,听了洪宝强的赞扬,也禁不住满脸通红,连连摆手道,“陛下过奖了,微臣何德何能,哪敢于几位名臣相比。”

洪宝强哈哈大笑,一旁的刘官芳凑趣道,“牛大人什么都好,就是过于自谦了,过分谦虚可是不好的。”

“如今禁卫军击败李鸿章,抢占了河北大部,先生以为,下一步我们该做什么?”洪宝强话锋一转,问道。

牛有望想了想,道,“陛下,臣以为应先劝百姓返乡,鼓励生产,如此方能回复一些元气,此乃当务之急,做好了这一点,禁卫军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啊!”

洪宝强点头道:“先生果然大才,这也是本王的意思,一切就依先生所言吧!”

今年风水很好,堪称风调雨顺,禁卫军领地内再次获得丰收,新收的粮食填满了原本因为战争亏空的府库,还颇有盈余。

洪宝强入主山东以来,一切都很顺利,尤其在农业生产上,这真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很多人都认为是禁卫军天命所归,是洪宝强带来的好运气,洪宝强毫无疑问就是所谓的真命之主了,这一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与丰收喜讯同时到来的是,这一年夏天,赖诗媛终于为洪宝强生下了一个儿子,母子平安,一大批文臣武将道贺,因为在世袭制的王朝,一个继承人的问题太重要了,如今洪宝强有了接班人,一干人等也觉得有了奋斗的目标和希望,可谓皆大欢喜。

洪宝强有了儿子,也引发了一系列外交事件,首当其冲的就是湘军集团,湘军集团第一时间派人前来道喜。

洪宝强现在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军事建设上,现在禁卫军管辖内大大小小的民政为洪仁玕一人决断,洪宝强非常信任洪仁玕,完全委以全权。

去年在河北战争,禁卫军精锐主力伤亡惨重,第一营和第三营最惨,其中最惨重的是赖文鸿的部队,伤亡甚至超过了三分之二,失去了大批有经验的老兵。

洪宝强回师济南后,这些伤亡惨重的部队立即被拉回修整,在这次大整军的过程中,洪宝强有了新的扩军计划,大肆招兵买马。

安徽降军在此次作战中被证明忠诚可靠,颁发禁卫军第四军番号,任命赵旭为军长,抽调各部老兵和军官,对第四军进行改编。

此次整编之后,禁卫军的正规部队被编为四个军,连同各地维持治安的军队在内,总兵力约八万人,其中炮兵三万人,武器装备十分精良,时至如今,禁卫军不论是在兵力上还是训练上,装备上,都是华夏大地上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这天晚上,情报部门首脑安三秘密觐见,向洪宝强汇报这一时间内的各种情报汇总。

“这几个月以来,曾国藩的湘军又增兵了。”安三道,“当陛下大胜李鸿章回来的时候,河南那地方大概只有五万多人,现在是七万多,将近八万人。”

洪宝强问道,“这么说,曾国藩是准备和咱们打一仗?有没有这方面的迹象?”

“目前还看不出来。”安三想了想,“不过我们要有这方面的准备,如今曾国藩明面上是清国的封疆大吏,实际上不亚于一国之君,曾妖头老奸巨猾,难保不对我们下刀子。”

洪宝强叹了一口气,问道:“湘军兵力部署如何?”

“前线倒没什么大的变化。”安三道,“主要是跟我们的军事分界线上,其中最精锐的部队都驻防在濮阳,鹤壁一线,兵力约三万上下,与我禁卫军第二军对峙。”

“你不是说曾国藩增兵么了?都派到哪了?”洪宝强问道。

安三道,“今年五月开始,河南就在征募青壮编为新军,不过据臣手下的探子访查,这批军队训练不足,武器缺少,湘军没敢把他们用在阵地上,放在黄河一带驻防,既可以训练又在等待装备新式火器。”

洪宝强思考了一会,道:“如果我们要拿下河南,击溃曾国藩的部队,需要动用多少人马?我们可以调动的人马有多少?”

“我们可以调动的人马,现山东境内只有陛下的第一军的一营和三营,其中濮阳前线的兵力约一万余人,另外,淮北驻防有禁卫军第四军,训练只有五个多月,没有多少战斗力。”

洪宝强轻轻点头,对门外的警卫道,“把地图拿进来。”

没一会警卫将地图拿来,洪宝强铺开道,“河南有七万湘军,你算算咱们要出动多少部队,才能把这部分湘军拿下?”

安三想了想,道,“臣以为河南之事,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洪宝强颇感惊讶道,“你详细说说看。”

安三点了点头,“自从陛下率军攻破北京后,天下督抚各自为政,自己当家作主自然有银子捞,如果效忠陛下,可就受人管制了。”

洪宝强恍然大悟,“听你这么一说我才明白,原来那些地方官是想自己当家作主啊!”

“陛下所言甚是,有道是宁为鸡首,不为牛尾,就是这么个道理。”安三说道。

洪宝强一拍桌子,道,“我还纳闷呢,这些河南老乡怎么糊涂呢!现在北方大事已定,他们既不说降,也不言战,我还以这是他们的韬略,想不到居然是为银子?果然是财帛动人心啊!”

就在整个北方因为禁卫军的大胜而沸沸扬扬的时候,洪宝强派往普鲁士的外交使团悄悄出发。

这次带队使者的人选颇为令人头痛,出使象普鲁士这样的国家当然不能草率从事,根据洪宝强的意思,这个的目的是直接和对方的皇帝说话,那这个官品等级自然就不能太低,但也不能太高,太低了的话权力太小,很多事情无法作主,而太高了的话似乎也不太合适,显得有些卑躬屈膝,折了太平天国的脸面。

经过一番争执,最后洪宝强拍了板,这个使者的等级说大不算大,说小不算小,能够拿一些主意,但也不算很高级的官员。

他这次出使普鲁士的任务主要可以分为两大块,一大块是正式和普鲁士帝国建立国家级外交关系,一大块就是在对待洋人上达成两国共识,而洪宝强的意思是要求普鲁士在禁卫军与英法等国联军的战争中保持中立,其次就是在武器装备问题上缔结亲密的军事同盟,作为回报,禁卫军将派出采购团赴欧洲采购大批军火武器和开展双方其他领域的贸易。

就洪宝强来看,这次出使成功的可能性很大,普鲁士应该会马上统一德意志帝国,这个时候和德国拉上关系,对禁卫军,对他自己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臂助。

禁卫军上下关于河南北部和山东南隅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实际上就现在的情形来看,禁卫军想要使山东安徽这两块地盘连成一片,非把这块地方拿下不可。

这次禁卫军的调兵遣将搞得轰轰烈烈,临近河南的几个州府有点人心惶惶,但也摆出一副决战到底的架势,丝毫不惧禁卫军。

此刻禁卫军已经放出了风声要夺取山东和安徽之间的地块,摆在洪宝强面前的难题就是派谁为主将,调动多少部队,才能轻而易举的把这个问退解决了。

照眼前这个敌情来分析,根据估算,出征的部队大概控制在一个军左右就足够了,洪宝强拟定禁卫军第三军为主力,总兵力约一万六千人,武器装备一应俱全,加上一个炮兵营,火力可谓是空前强大,估计攻克河南境内的那块地的不成问题,唯一可虑的就是曾国藩的湘军,湘军在河南驻军七万多人,能让禁卫军轻松的把地盘连成一片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