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解放前夕在博中的见闻(4)

第五章解放前夕在博中的见闻(3)

(25)南流本是母亲河

有诗叹曰:

南流本是母亲河,远古流来造福多;

昔日四季行船只,今成臭沟谁之过?

惊讶发现大江水

有一天的中午,我与两个学校老师的小孩闲着没事,便往学校外操场西北方向走去。

到了离学校外操场,在不远的一个树荫底下阴凉的地方,便一块玩起了我刚刚学会的打“极乐”(即‘陀螺’)。

不一会儿,我抬头突然惊讶地发现,在西边不远处有条大江水,远远便能看见,在江面上,有好几条正在拉起帐蓬,在飞速行驶的大帆船,它们在顺风下,正在逆水前进。

经过我这么一说,小朋友们也随着我的视线,往西边一看。于是,大家便嚷着,要往前去看个究竟。也好,就随他们的意吧,去就去,反正天还早着呢。

因为,我刚从乡村老家到博白还不久,也不知这条江叫什么江。一直到了后来才知道,它正好是流经沙河墟旁边过的,那条叫做南流江的上游。

其实,往南流江上游,就可以直达通到玉林福绵的“船埠”。此条江水,向南流经合浦后,便注入大海。

其实,它就是当年,玉林与合浦和北海之间往返的主要水运通道。

听说,我们所吃的海盐,大多数都是通过这条南流江,用大船运进来的。当然,也有人,步行几百里,从遥远的海边肩挑运到内地的。

我在村子上时,隔离屋四公大阶和他的儿子志安,不是曾经为了能挣得一点挑盐脚钱度活,采用日宿夜行的方法,到临近海边的盐场,为他人挑盐回来的吗?

当年,内地的商品和物产,大多数也都是通过这条南流江水运,将它运输出海去的。

我们三个小孩子,边走边行边玩,一直在沿江而上。

一路上,我们并没有发现,江上还架设有桥梁。只是看见远处的江面上,有几处地方,有几条渡船在给过往行人摆渡。

再往上游行走时,便看见在一条打鱼船上,有几个鱼鸦,一时潜入水中,一会儿嘴里含住一条鱼儿,浮出水面。船上的渔夫,一边撒网、一边默默无言地,将含在鱼鸦嘴中的鱼儿取出,放到鱼篓中去。

大江中的水流又大又急,河面也很宽,比第一次来博白时,掷渡过的亚山江,足足宽两三倍之多。

我们一直玩到日落西山的时候,大伙才恋恋不舍地返回到学校去……

正是:

惊讶发现大江水,帆船逆上不后退;

江中急流浪花起,渔夫撒网江鱼肥。

从前景象不再有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已从教育岗位上退了下来……

于是,每天都和几个要好的朋友,“晨登高山晚江游”地进行锻炼身体,安度晚年。

从每天太阳刚刚出来,我们便骑上自行车,到四五里外远的南流江对面那些高山上,进行爬山活动。

可是,现在这些高山峻岭,几乎全都是光秃秃的,真是难以再找到,一棵像样大点的树木了。

“大家看看,这不正是在1958年*的年代中,我们在博中读书时,曾在这些山上,用锹锄挖出,并用几千斤石灰刷白的那一条‘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大标语的地方吗?当时,这条大标语,是从绿珠下面,一直写到双角峰上面,气势十分雄伟。在江对面的整个博白城,和九龙上面老远的地方,都能清楚地看见,这在当年区内外,都是出了名的。”

老冯便兴奋地与我们说道,从而让我们回忆起了当年的情景……

可是,这条当年一年四季,能昼夜行船的南流江,现在却变成了一条,每逢一到旱季,特别是冬天,便几乎断流的江河。

有时候,整条江水真是乌七八糟,江面上漂浮着,从上游流下来的各种各样杂物,简直变成了罕见的臭水渠。

这条江,曾被称为博白的“母亲河”,为什么到今天,却变成这样让人惨不忍睹的臭水渠呢?

在村子里,那些经历过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浪潮的七、八十岁的老人们,常常总要对我们诉说,其中的原因时,都会伤心地说到:

“……这是由于1958年,在全民大炼钢铁中,那些瞎指挥的领导,强令人们上山,将山上所有树木统统砍伐下来,运去集中烧炭,以供炼铁高炉作燃料。那时候,很多像水桶般粗的大松树,便这样一命呜呼了!”

这样一来,沿江而上的每个山岭丛林,都是这样被一扫而光。于是,便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由于水土大量流失,使得这条美丽宽畅、四季行船的南流江,便从此变成为一条无水源之江河了。

老话说,“砍树容易种树难”,造成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的祸根,便是*年代中,那些所谓“当权者”,提出的错误路线和做法,所造成的恶果……

正是:

高山峻岭光溜溜,南流江水快断流;

一场运动从天降,从前景象不再有。

欲知后事如何,请君细看下章。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