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亲事

周氏看许荃滚刀肉一样的样子,心里气恨,晚上睡觉的时候说:“四爷,桃儿的嫁妆准备的差不多了,可那嫁妆都是早先准备的,冯家现在跟原来不一样,咱们是不是问一下侯爷是不是再给孩子添一些?”

许荃最近几天因为府里盖房子的事情,忙的不可开交,晚上回家里来累的躺下就想睡觉,听到妻子的话,说:“府里不是都有定例吗,按着府里的定例来就是了。”

周氏一下子坐了起来,说:“四爷,您是侯爷的嫡子,桃儿是i咱们的第一个孩子,孩子从小就懂事,帮着我料理家事,照顾弟弟妹妹,又因着前面姐姐是世子的嫡女,从小就在咱们大姑娘后面,大姑娘出嫁地方时候带了多少嫁妆你心里清楚,我也不要求咱们桃儿能跟大姑娘比,毕竟大姑娘嫁的是侯府,那桃儿总该多一些压箱底的银子吧。”

许荃除了许桃,后面还有几个孩子呢,想到孩子们的婚嫁之事,心里很是犯愁,说:“你手里不是有祖母给你的铺子吗?”

周氏说:“我那个铺子每年才能给我多少的进项?这是桃儿的终身大事,桃儿也是侯府的子孙,咱们做父母的不给她去争取,谁去给她争取?四爷,您还是去找侯爷问一问吧。”

许荃说:“你的意思我清楚,这些事情我去说不合适。”

周氏说:“你说不合适我去跟侯爷说就合适吗?”

许荃说:“你说你平日里挺精明的怎么到了这个时候犯糊涂?这样的事情你得去问祖母,咱们家这么多的孩子,要侯爷给开了这个口子,后面的孩子怎么办?就算是我去说侯爷也不会同意的,你听我的,找个合适的机会问问祖母,看看祖母是个什么意思。”

周氏听了,觉得许荃说的挺有道理,问道:“你说大姑娘出嫁的时候祖母是不是背着我们给她东西了?”

许荃说:“你这个人,平时的精明呢?祖母是什么人?侯爷是什么人?你要再这样小家子气,只会让他们越来越厌恶你,到时候还能有你什么好处?”

周氏听了,柳眉倒竖,说:“你这说的什么话?大嫂我不能比,人家当年十里红妆家过来的,三嫂呢,谁不知道三嫂手里有钱,咱们这一房的三个儿媳妇,就是我,家底子薄,我父亲为了我当年嫁到你们家的时候能面子上好看,卖了两本孤本,四爷,咱们府里日子虽然好过,可是孩子们平日里要添置些小零碎,我还能问府里要钱吗?我得给四爷留脸面,我也得给自己留俩面,不能让人瞧了咱们家的热闹去。”

许荃赶紧起来,揽着周氏的肩膀,说:“你看你, 大晚上的,怎么说着说着说到这里来了?岳父对我那可是没话说,你呀,这些事情别总放在心里,咱们家的日子虽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可是手里有余钱,日常花用也少,都是多亏了夫人你精打细算的。”

被许荃这样一夸赞,周氏心里的那股子邪火也就算了,顺着许荃手上的力道躺下来,叹了口气,说:“咱们这忙来忙去的不都是为了儿女吗?眼瞅着咱们的女儿要出嫁了,我总是想着要多给孩子一些东西,我就害怕孩子因为嫁妆少被婆家的人小瞧了去,你是个男人,不知道这女人的心思啊。”

许荃说:“这几年你为了咱们这个家付出的心力我都清楚,我也不是那有大本事的人,现在靠着侯府,咱们一家子过的算是不错,等父亲母亲百年之后,咱们就得带着分的家产出府自过,我就想着现在跟着几个大掌柜多学些本事,真到了那个时候,自己能干比什么都来得强啊。”

周氏说:“我爹说咱们俩现在就得好好的培养孩子们,特别是彬儿,彬儿是个爱读书的孩子,好好的读书,以后的时候走科举的路子,就算是不能像三哥这样,就算是考中举人,靠着侯府的余荫,出去寻个差事总能行的。”

许荃说:“咱们有岳父帮着打算,也算是幸运的,夫人呀,我要在外面行走,家里的事情还得靠你多多的操心才是,桃儿的婚事,现在还是府里出面帮着张罗,后面你也不要争什么,侯爷跟大哥大嫂说什么你就听着,祖母是个疼爱孩子的,总归会为咱们的桃儿打算一些事情。”

周氏说:“是我心焦了,我这些日子一直在操办桃儿的嫁妆,也是心里太着急了,时候不早了,赶紧歇息吧,明儿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许桃那边,晚上都是做活计做的很晚才歇息。

许桃的嫁妆都是自己绣的,不像许杲,那些嫁妆都是拿着针绣了几针做个样子,许桃知道自己的父母手里余钱不多,再加上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想着自己多做些父母就能少花些钱,侯府的孩子准备嫁妆,都是账房把银子送过来,要买什么自己拿主意。

许桃盘算着自己的嫁妆,再想一下大姑娘当年的嫁妆,心里明白自己不能跟许杲比,毕竟许杲嫁的是世子,嫁过去之后就是世子夫人,自己要嫁的虽然是尚书府的大公子,但是冯家的大公子现在仅仅只是一个秀才的身份,考了两次举人一直都没有中。

这些事情都是许桃自己打听出来的,想到以后自己要离开从小生活的地方,去一个陌生的家庭,跟一个自己不是很熟悉的人一起过日子,许桃的心里还是很紧张的。

许桃这个姑娘,性格温顺,少言寡语,有事情都是憋在心里,说实话,她其实不是很想成亲的,但是看到自己的娘亲一副兴致高昂的样子,许桃只能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压下去,看到娘亲要去锦衣阁购买嫁衣的时候,拦了下来,非得要自己绣。

许桃的绣工还不错,再加上有府里的绣娘在一边帮着,嫁衣已经绣的差不多了。

看着挂在窗前那一件大红色的嫁衣,上面的图案都是用金线绣制的,灯光下看起来那些图案带着一些朦胧的光晕,许桃觉得自己对于未来的生活没有什么希望,只是按着别人的吩咐,嫁衣绣好了之后,就开始给冯家的几位当家人做鞋,新媳妇成亲第二天认亲要给婆家的人送自己亲手做的鞋子。

许桃看着房间里桌子上放着的几双还没有做好的鞋子,鞋子的尺寸冯家早早的就送过来了,鞋底是府里的绣娘帮着做的,鞋面则是许桃自己做的,许桃选了几块适合每一双鞋子的主人的布料,做好了之后,又在上面绣上花样,这才开始往鞋底上面缝制。

手上被做鞋用的锥子刺了两下,虽然没有流血,十指连心,那疼一直疼到心里,那嘶嘶啦啦的疼让许桃觉得心里憋闷的厉害。

许桃的贴身大丫鬟小翠从外面进来,小声的说:“二姑娘,时候不早了,该歇着了。”

许桃看了看小翠,说:“小翠,你说女孩子为什么一定要找个婆家嫁人呢?”

小翠听到许桃的问题,想了想,说:“奴婢的祖母还有娘亲都是找婆家嫁人啊,女孩子,不找婆家嫁人,在娘家以后谁照顾呢?奴婢的娘亲说,女孩子不找个婆家嫁人,以后娘家的兄弟都成了家,在娘家日子不好过的。”

许桃说:“对啊,女孩子啊,到了年纪就找个婆家嫁出去,还要跟一些刚认识的人一起过日子,想一想就让人觉得没意思。”

小翠跟许桃一样,也是个性格温顺有些沉默的人,听了许桃的话,点了点头,说:“奴婢也觉得没什么意思,可是一辈一辈的人就是这样过来的,咱们也不能不这样做,姑娘,时候不早了,咱们先歇下吧。”

许桃叹了口气,又看了一眼放在桌上针线笸罗里面的那些鞋面子,在小翠的服侍下躺下。

小翠安顿好了许桃之后,就去了外间,许桃从小就要求自己一个房间睡觉,值夜的丫鬟婆子就在外面的一张榻上睡觉。

床头桌子上留了一盏羊角宫灯,许桃看着有些阴暗的床帐,紧紧裹在身上的被子,心里却还是在想着成亲的事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睡着了。

张兆慈对于府里的事情不怎么上心,倒是对于看病这件事情挺上心的,现在府里的人都知道三奶奶是个手段高明的大夫,有些在主子面前比较得脸的下人就过来请张兆慈给看看病,只要是来找,张兆慈都会认真的诊治,也正好到了换季的时候,有个头疼脑热的,张兆慈给开几副简单的小草药,熬了汤药喝了还真是管事。

家里女孩子的学堂又开始开课,许桃因为备嫁,不来上课,七个姑娘,那是每天一天不拉的按时上课,许栀倒不是想着在学堂里面学什么东西,觉得在学堂里面能够跟家里的姊妹说些女孩子之间的悄悄话。

许栀最喜欢的就是二房的许棉跟四叔家里的许桐。

许棉因为现在学堂里面的姑娘们她是最大的,再加上她也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就喜欢照顾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许棉一直觉得许栀因为跟着父母在甘州,有些不适应京城的生活,所以对许栀总是格外的照顾。

跟许桐,则是因为两个人性情相投,两个人的座位都是挨着在一起的,下了课,两个小姑娘就把头凑到一起说些悄悄话。

许栀下午从学堂里面回家之后,就跟张兆慈小声的说:“娘亲,五姐姐跟我说,二姐姐好像是不愿意出嫁。”

张兆慈听了, 惊讶的说:“这话可不能瞎说啊,你二姐姐已经准备了这么长时间了,光是那件嫁衣就绣了三个月,怎么就不愿意嫁了?”

许栀说:“我也不清楚啊,五姐姐说的吗。”

张兆慈皱了皱眉,对于家里这个二姑娘许桃,张兆慈觉得是个沉静温柔的姑娘,看着她就跟看到红楼梦里面的贾迎春一样,张兆慈认为许桃的婚事是她的外祖父帮着牵的线,听说那户人家定亲的时候还不是多么的显达,定亲之后就升迁了, 从吏部侍郎一下子升到了礼部尚书,很多人都说许家二姑娘是旺婆家的,这一订了亲事婆家那边就升官了,正好这个时候,到了婚期,谁都觉得许桃这个时候嫁过去是理所当然的。

怎么许桃的亲妹妹还说自己的姐姐不愿意出嫁呢?

张兆慈心里觉得是不是婚前恐惧症啊,倒是自己只是许桃的三伯娘,又不能去跟许桃好好的谈一谈。

张兆慈心里觉得奇怪,因为她帮着府里的人诊脉开药,索性老夫人把自己院子的倒座给整理出来,弄了一排药柜,让张兆慈带着自己培养的那两个白,在这边给府里的人诊脉开药,一忙起来,张兆慈就把许栀跟自己说的许桃的事情放到了脑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