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稳打稳扎

刘峰心中大喜,拱手道:“先生,请说。我一定铭记在心。”

李焕点点头,指指沙发,示意坐下说。

刘峰满脸堆笑的讨好道:“先生大才,小子得先生,如刘备得卧龙也。”

李焕被这马屁拍的心花怒放,但面上还是要谦虚的,摆手笑道:“卧龙?我可不敢攀啊,人家是大贤。”

刘峰看着李焕嘴巴咧的和大河马似的,哪有半点谦虚?但这话不能说,他还得靠李焕布局呢。

李焕轻咳几声:“既然说到战国,那我们继续用战国来作比喻。

首先,你的地下力量的建设方针,我们已经说了,剩下的细节,就要你自己去解决。

其次,我们要说说怎么长远的打死赵家,对付赵家这种大家族,必须要一次性的按死,不然,夜长梦多。想要一次性的按死他们,就要有长远之计。”

正在刘峰认真听讲之时,李焕冷不丁的抛出一个问题:“我问你,你对战国时期的赵国和秦国,如何看待?”

刘峰脱口而出:“赵国羸弱,秦国强盛,不然,赵国也不会被秦国灭掉。”

李焕摇头笑道:“就知道你小子会这么说!这种说法是你们的历史书所言,不可信!至少,赵国可是差点灭掉秦国呢!”

刘峰有些蒙圈:“这……这怎么可能?不都说赵国无能吗?”

李焕示意刘峰别着急,慢慢的给他解析道:“历史上的赵国可不是无能之辈,虽然历史书经常说‘楚虽三户,也能亡秦’但这种说法是项羽的自吹自擂。

楚国确实面积很大,人口众多,战争潜力不落后于秦国,但楚国有个先天性的劣势,那就是楚国民族众多,世家众多,根本不齐心。

除了楚庄王有些能力之外,剩下的楚王都是昏庸之辈,在位期间,要么贪财,要么好色,一味的放纵属下做大。

以至于楚国虽然人口百万,但世家和部落权势远大于楚王,部队毫无战力,邺都一战,秦国仅仅灭掉四万楚军,楚国直接投降了。甚至秦军连楚国半壁江山都没有打下来,楚国直接投降了。

但是赵国呢?赵国在长平之战,被秦军坑杀了二十五万精壮兵丁,按说赵国应该完犊子了,但赵国愣是骨头硬的出气,愣是在秦国的狂轰乱炸之下,坚持了三十年!”

刘峰错愕的说道:“牛叉啊,战国时期,就连齐国的军队面对秦国甲士都是一触即溃,甚至被秦甲士就像赶鸭子一般赶进了大海。

赵国在损失了二十五万部队的情况下,还能坚持三十年,真是牛!不一般的牛!”

李焕看着刘峰入坑了,笑道:“你以为这就行了?你以为赵国怂了?”

刘峰疑惑的问道:“难道赵国还能咸鱼翻身不成?那可是战国时期啊,本来人口就少,二十五万大军被秦将白起坑杀在长平!二十五万大军啊,赶上一个中等诸侯国的全国人口了!”

李焕很满意刘峰的吃惊,点头道:“赵国的确咸鱼翻身了,而且差点干掉秦国呢!”

看着刘峰错愕的表情,李焕又抛出一个重磅炸弹:“赵国虽然在长平一战损失了二十五万大军,世人都说是赵王昏庸,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替代了用兵如神的廉颇,其实这是对赵括的羞辱!”

刘峰瞬间有点‘三观重启’的感觉,世人都知道这纸上谈兵就是说赵括不学无术,间接连累了二十五万赵军被杀,李焕怎么说赵括是冤枉的?这货难道是要抹黑历史?

李焕点头道:“据史书记载,赵括接替廉颇之前,廉颇已经和王钿,橫纹率领的秦军对峙了两年!两年啊,双方都在打持久战,但此时,赵国的产粮地区发生大地震,导致众多粮仓被毁。

地震再加上瘟疫,导致赵国的产粮地发生很多叛乱,威胁到产粮地的安全。

赵王无奈之下,把廉颇调去平乱,而不是传言的赵王看不惯廉颇的保守才选择了赵括。

史书都说赵括无能之辈,但赵括在接手兵权之后,连战三十六场,连杀十九名秦国大将,甚至连王钿都被赵括差点活捉了。这并不是胡说,而是史书的真实记载。

而且赵括的进攻也不是他有意为之,因为赵家产粮地地震、瘟疫、暴乱一起发难,导致赵军粮运输受阻,必须要速战速决,不然,这二十五万大军吃不上粮食,军中哗变,就是大麻烦。

王钿是谁?那是秦国中后期的猛将,一人灭西戎,连南蛮都被王钿率军干挺了,项羽的祖辈便是在那一战中被王钿屠戮一空,项氏一族始终在王家抬不起头来。

后来秦王一看秦军难以抵挡赵军的凶猛,才换上了白起这个嗜杀成性的狠人,而不是坊间传闻是白起的诱敌之计。

因为秦国一直沿用西周的兵员制度,虽然商鞅变法改革很多旧毛病,但白起是行伍出身,也是个草根将军,很不受重用。

直到王钿这个将门之秀受创后,秦王才不情愿的启用白起为将,白起也是和赵括连拼一个月,才把赵括干挺的,期间,秦军战死十八万,重伤六万,还有数万的轻伤,秦军大伤筋骨,惹得秦王暴怒,

白起本以为赵军不堪一击,想要趁机灭赵,做不世功勋,但被赵括硬生生的打断了功勋之路,一怒之下坑杀了赵军二十五万。”

刘峰悠悠的说道:“真是颠覆三观啊,我一直以为赵括是个不学无术的骗子,没想到还是个奇才呢。”

李焕点点头道:“确实如此,假如赵括是个骗子,当年二十五万大军又怎么会陪着赵括一起受死?

二十五万大军啊,没有哗变,没有逃兵,更没有投降的人,这便可以说明赵括也是一个治兵有方的能人。”

他继续说道:“在其后的三十年里,赵国确实咸鱼翻身了,甚至还爆锤秦国。在秦赵再次对垒的时候,秦国白起已经被赐死,赵国这边是战神李牧和廉颇联手抗秦,连杀秦国大将六十三人,灭掉十万秦国新军。

这就完了?那就太小看赵国的报复了。

赵国联合三晋之地的军队,彪悍西征,不仅仅打下了函谷关,兵锋一度到达请过国都咸阳城以东三里的地方,吓得秦王亲自出面求饶才算完。

后来,在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赵家灭掉秦国二十七万秦军,斩杀了一百多大将,要不是战神李牧和廉颇被秦国的反间计利用,秦国和赵国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就算秦国能统一中土,至少也得推迟几十年。”

说完之后,李焕转头发问:“你通过秦赵之战,悟出什么道理?”

刘峰拱手道:“兵戈之事,也符合商战之事,小子悟出了稳打稳扎,对付赵家不可心急,要步步为营。”

李焕:“还不错,你小子不算笨。来,我们详细谈谈,你如何步步为营。”

刘峰拱手道:“李先生,小子可否先问个问题。”

李焕点头,刘峰问:“小子与李先生素未平生,李先生便给小子出谋划策。都说这无功不受禄,小子想知道为什么?是什么原因让李先生如此倾心助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