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如丧家之犬

江向秋安抚了小白,抱着白锦儿来到屋门前说道。

“少废话!张进春,赶紧把你怀里的孩子给我!”张进春一出来,众人齐齐后退,镇长火把一阵乱挥,说道。

江向秋看着院子里的众人,火光阵阵映在众人的脸上,一个个的脸上又是害怕又是凶狠一边往后退,一边虚张声势的喊着。

江向秋叹口气说道:

“诸位!我张进春生儿如此,已是万分不幸,上天有好生之德,还望大家饶我孩儿一命,在下明天便搬出镇子,谢谢大家了!请回吧!”

“你说走就走!我们怎么知道你是不是找地方害人去了!”

“就是,你家那婆娘既然生了个妖怪,那婆娘肯定也不是个好东西!”

“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别废话,赶紧把小妖怪交出来,看在半年多的街坊的份上,饶你不死!”

“快点交出来!”

众人纷纷指责,火把一阵挥舞,像是生怕江向秋怀里的小怪物突然暴起杀人一样。

江向秋看着院子里的人,小镇不大,大都熟悉,有些叫不上名字的,也是日日相见问好。

但是此时一个个的已经不是当初和善的模样……

江向秋终是明白父亲的深意,人妖殊途,世人多愚昧,哪里分得清是非善恶,更不要说怀里的白锦儿了。

就连平日里帮衬自己夫妻颇多的邻居,此时也是在人群中喊打喊杀!

“诸位,我张进春言尽于此,有我在,我孩儿定不会伤大家一分,我夫人刚刚临产,此时正是体力不支,还请大家让我们稍事休息后便离开,大家都散了吧!”

江向秋看众人如此,已是无话可说,但是小白此时体力渗透太重,又加上白锦儿出生,心神受损,怎么可能下得了床,只希望大家给自己一点时间。

“屁话!张进春,你是不是失心疯了!那是妖怪,妖怪呀!赶紧交出来让我们烧死!”

“你看!我就说他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说不定,也是个妖怪!”

“张进春!快快交出来,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众人纷纷责骂……

“张进春,不要墨迹了,更不要妄图离开,你我不管,但是你怀里的妖怪,必须给我们!今儿我们要除妖!”镇长一锤定音。

“对!除妖!我们要除妖!”

“除妖!”

“除妖!”

“除妖!”

院子里齐齐的一片除妖声……

江向秋看了众人一眼,终究没有说什么,回身关上屋门,想收拾一下就离开此地。

院子里的人看江向秋回了屋,胆气又壮了一些!

“张进春,既然你如此不识好歹,那就别怪我们无情了,我看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们更不可能放任一个妖怪出去祸害乡邻的!”镇长色厉内荏的喊道!

“大家一起上,烧死这一家妖怪!”人群里有人喊道!

大家纷纷响应,把手上的火把扔了出去……

火把纷纷落在屋顶,垛草,沾之即燃!更有一些火把从窗户扔进屋内,片刻之间,火势大起!

“烧死他!”

“烧死他!”

“烧死他!”

众人在院子里叫嚣着……

屋里,小白喃喃的低语“对不起对不起……秋郎……对不起……”

江向秋坐到床边,刚要安慰,便看到火把往屋里扔,一时间,就要拔剑!

但是仍旧是放弃了抵抗,此时若是自己拔剑杀人,与妖族何异,他们只是害怕妖怪而已,而害怕到了极点便是愤怒!

江向秋把白锦儿背在身上,用布带缠紧,又抱起床上的小白,低语道:

“若这世俗不喜我们,我们便离了这世俗吧!”

说完,从后窗翻出,跳上墙头,看了看火势蔓延的院子,叹了口气,跳下墙头,往东边密林深处跑去。

“镇长!后面有动静!怕是从后窗跑了!”人群里有耳明眼尖的,赶紧说道。

“快去看看,我们今日火烧他们,他们要是跑了,日后回来寻仇,这一镇子人都得遭殃!”镇长赶紧安排。

“是!是跑了,往东边去了!”刚安排完,东边就有人传来声音!

“愣着干嘛!追呀!”镇长起身就追,众人一看深知镇长所言极是,若是今日放跑了这一家人,怕是日后后患无穷,赶紧一起往东边追。

江向秋出了村子,便听到身后有人暴露自己的行踪,提气继续向前跑。

众人举着火把追到密林,已然不见江向秋一家人踪影,纷纷跳脚,这可如何是好!

“哎!也许我镇该有此一劫,大家先回去救火,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留下,小虎子小六子,现在便去青崖山请高人,拿着东西追杀他们!”镇长跑到的时候,看众人已经跟丢,无奈之下,赶紧作出对策。

……

江向秋背着白锦儿,抱着小白,一路上只如丧家之犬。

身上仅有的钱也葬在火场里面了,分文无有,只能一路流浪,好在小白已经恢复过来了,锦儿后尾也止了血。

一家三口继续流浪……

江向秋十八岁封王拜侯,十九岁丧家流浪,儿时学剑颇多,却无任何活命之技!

这一路艰辛,实在是言语不足以道也!

……

最终一路流浪到了姚州城外六十里,避人避村,来到一片野杏林。

姚州称“八百里姚江盛景,三千年杏林流香。”

前半句说的是遂宁城的鹊桥会,后半句说的便是姚州各地大大小小的杏林了。

姚州出好杏,品种繁多,野生杏林也是不少,江向秋一家人一路流浪到野杏林,这里隐于山坳,进出不便,又有杏林以供活命,一家人终是结束流浪,安定下来。

刚开始的一两年,一家人和和睦睦,野杏林杏味略苦,但是每当成熟时摘下,经过蒸煮,凉晒,做成杏干,再吃时,却是十分美味,冲泡服用又可败干火。

一家人便在此定居,杏干价格不高,所幸每年收成还行,所以一家三口也算勉强赖以糊口,第二年白娘又选优嫁接,杏子味道越来越好,收成也越来越多。

本想日子就这样过,哪想到,第三年,江向秋下山卖了杏干回来后,性情大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