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生活慢慢改变

汪浩瀚原本计划着,无论再忙,春节期间一定要找到楚寒露,无论他在天涯海角。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XINGUAN病毒疫情袭来,乌城市响应号召进行居家隔离。

汪丫丫在接到单位通知,要求全市人民居家隔离的第一时间,就回到汪浩瀚这里。

女婿钟旭是乌城市人民医院的年轻骨干,抗疫期间主动请愿报名到武汉支援。

汪浩瀚被女婿在危难时刻义无反顾的举动感到了。

以往,在他心中,钟旭就是个性格阴柔、优柔寡断之人。

可这一次,他知道自己看走了眼。

钟旭在他心中的形象顿时高大伟岸起来。

汪浩瀚主动给女婿打电话,叮嘱他在外照顾好自己。

钟旭感激涕零,这是老岳父第一次主动跟他通话。

汪丫丫人在居家隔离,可不耽误办公。

银行应对措施及时,居家隔离第三天就使用TENGXUN、WEIXIN等办公。

汪丫丫每天8小时上班时间继续进行,只是换了个地点而已、办公环境舒适随意罢了。

汪浩瀚虽有女儿陪伴,可还是憋坏了,主动当志愿者,为小区住户服务。

一个身价数亿的房地产老板竟然甘当一名志愿者,顿时成为乌城是新闻报道的主角。

楚寒露这边,乌城市实行居家隔离,对她来说,没多大影响。

每日跟儿子简单和表弟高惊蛰喂喂流浪狗,

简单参加北郊社区志愿者。

由于简单出行方便,养狗场的流浪狗到不缺吃喝。

疫情期间,乌城市各街道又出现不少流浪狗。

有哈士奇、金毛、博美、萨摩耶,还有一只体型较大的卡斯罗。

楚寒露从乌城市城管大队几名负责人手中接过这车流浪狗,足足二十三只。

这些在寒冬流浪的毛孩子们知道自己有了安身之地,兴奋地对着高惊蛰摇尾巴。

城管大队王副队长对楚寒露说道:“楚大姐,来的匆忙,狗粮没买,原来那家饲料厂因疫情关门了。你这里狗粮能维持多长时间?”

楚寒露知道城管同志也不容易,虽说乌城商业店均已关门,可城管同志压根没休息,参加抗疫工作之中。

城市里一夜之间增加的流浪狗也是他们管辖的范围。

楚寒露不愿给他们添麻烦,“王队长,我安排我儿子在屠宰场买了些牛羊的杂碎,或剔干净的牛骨头,每天熬制些汤给狗狗们烫些牛羊饲料,给它们吃,每天都吃的干干净净的。”

王队长走到院墙西北角看着原先那堆放杂物的敞篷小房,摆放着一个大铁炉和一口巨型大锅。

他指指冒着热气的锅,“楚大姐,里面煮的啥?”

楚寒露上前两步,掀开锅盖,解释道:“牛骨头,里面煮的是剔干净的牛骨头,用滚烫的牛骨头汤烫饲料,狗狗们太喜欢吃了。”

王队长弯腰看看锅里七八根硕大的骨头,“这倒是喂狗的好东西,多少钱一公斤?”

楚寒露回答:“疫情原因,以前3块钱,现在涨到6块钱了。”

王队长看看身着一身蓝色棉质工装的楚寒露,服装右上角的标志,看样子是著名央企给楚寒露捐赠的服装。

提着四五个空桶的高惊蛰跟楚寒露一样的着装。

王队长掏出兜里的手机,拨打起电话来,“哎,关站长,年前咱们开展春节市场供应、和安全生产大检查时,我看到乌城北郊的屠宰场院里放着几台切割牛骨头的切割机,看样子,是屠宰场的废弃物品,你出个面,能不能挑出两台还能用的,给楚大姐养狗场送过来?对了,屠宰场能不能给养狗场卖牛骨头时,便宜点。别6块钱了,就按原来的价格3块钱卖吧。最近养狗场收留的流浪狗太多了。”

送走王队长的第三天,楚寒露知道王队长“最近养狗场收留的流浪狗太多了”的含义。

王队长这次送过来三台旧切割机,还有五大编织袋的牛骨头。

外加四辆城管执法的皮卡车的流浪狗。

幸亏,卓越夫妇当初盖狗舍时按照500只流浪狗的规模修盖的。

流浪狗数量的增加,让楚寒露的生活变得更充实起来。

简单每天投身在抗疫工作的后勤服务中。

每天白天通过手机微信群收集小区居民必需品。

每天傍晚时分,就将配送点送来的货品一份份分好。

到了次日清晨,就会将这些货品一一送到居民家中。

他基本上都是在小区值班室度过的。

妈妈楚寒露那里缺什么,他会联系商家送到他值守的小区卡点。

随即,请假送到北郊养狗场。

回到家里后,他格外黏着妈妈楚寒露了。

这次疫情让简单又成长不少。

他格外珍惜跟家人的团聚。

洗完澡、换洗完衣服,他就跟表舅高惊蛰闹腾一会儿。

再跟妈妈聊些他当志愿者发生的事情。

他看上去跟往常一样,可楚寒露还是察觉到儿子的异样。

楚寒露端着一碗抓饭递给简单,“儿子,有心事?”

简单讪讪一笑道:“妈,这,你都看出来了?”

楚寒露关切的目光注视着简单。

简单掩饰道:“也没啥,就是发愁,这次疫情啥时候结束。”

楚寒露没多想,没再追问。

这次疫情让国人都高兴不起来,大家期盼着疫情的结束。

简单没跟妈妈说实话。

最近,他一直关注着单纯的动向。

除了疫情之初,单纯捐赠200万元人民币和价值100万元的口罩等物资外,她好像在这个世界消失了。

简单很牵挂单纯,他只能看着两个月前单纯参加某品牌宣传会上的资料,贪婪地看着屏幕上的单纯。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