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收甘罗 定西戎

西戎是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是马上民族。其中以名为义渠的部落最为骁勇善战。

而西戎与秦国的恩怨情仇,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了

早在春秋时期,这戎族便已十分强悍,兵强马壮的,可以说拥有十分强大的军事力量。

这股军事力量,直接完成了对西周王朝的解体。

天下人皆知,周幽王为了博褒姒一笑,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以至于西戎趁势,大举进犯。

一路上,如入无人之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原大地是哀鸿遍野,百姓是民不聊生,西周灭。

而后,在东周君主周平王上任后的第二年,这西戎再次来犯,周平王无力抵抗,只能迁都。

在此期间,秦国的先祖秦襄公审时度势,拼了老命,亲自率兵护送平王,保全了姬姓周天子的血脉。

周平王无以为报,只能当场许诺将西戎之地,分封给秦襄公。

这个时期,可以说是西戎最鼎盛的时期。

而当时秦国的宣太后,也就是芈月,嫁给了西戎最强盛的义渠王,并为其生了两孩子。

秦襄王得以继位,可以说不无义渠王的功劳,爱屋及乌嘛。

所以,在秦襄王在位的三十年期间,义渠人,心向秦国,没有发生过一次摩擦。

在此期间,没了后顾之忧的秦国,不断地东出征战,扩张自己的领土。

当秦国的翅膀也硬了,义渠便成为了障碍。最后宣太后引诱义渠王入秦,杀之于甘泉宫。

秦国出兵彻底灭了义渠人。在灭了义渠之后,西戎便再无强大的宗族可以和秦国相抗衡了。

西戎的此次进犯,目标很明确,直奔须弥山而来。

凤族再次传讯与莫府。

莫小雨一声冷笑,“唇亡齿寒”!这是连小孩子都懂的道理,凤族何去何从,还须犹豫吗?

当消息再次传回凤族,就连凤族族长也禁不住暗自点头,看来老祖宗的预言确要成真。

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女娃,就有如此的真知灼见,凤族的崛起,指日可待。

一番商讨之后,这凤族便一改从前对大秦军队的敌视。

而老十三则带着一万精兵,一路上快马加鞭,只用了三天的时间,便赶到了须弥山下。

下令军队原地休息一天。

待帐篷搭好,便急匆匆地招集将领们,围着地图,商讨如何过须弥山之事。

有了上一次攻打须弥山的教训,这让大秦国的将士们仍心有余悸。大多数人主张,绕过须弥山。

这须弥山地势复杂,占地面积约几千公里,再加上气候变化诡异无常。如果真要绕行,时间上,可就不好说了。

时间上一拖延,那军队的供给,就很有可能跟不上了。

面对大帐之内,低迷的士气,老十三只轻轻地吐了一个字“等”。

这让所有的将士们,都面面相觑起来,等什么?难不成那凤族还会派人来带着他们通过须弥山不成?

一个个地便忍不住哂笑起来,果然是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儿,那眼中的轻蔑与不服就全都挂在了脸上。

这军队当中,一向是崇拜行军打仗的能手。至于什么王子王孙,在这些粗人的眼中,都只不过是一个花瓶而已。

老十三也不恼,笑眯眯地吩咐袭人给大家烧水上茶。一副胸有成竹,礼贤下士的模样,和传说中纨绔王子的形象倒有些不符。

立马就有那精明的,想起了天下第一谋士百里奚对其的推崇,暗暗地收起了轻视之心。

这十三王子也是个有趣的,见帐内渐渐平息下来,倒觉得有些无聊起来。

遂拍了拍手,袭人便拎出一个精巧的木制折叠物,嗬,随着折叠物的打开,傻子都能看出来,这是一份地形模拟物。

其实,说白了,就是后来的沙盘雏形。

老十三在放出凤族藏身在须弥山的消息之际,就已做好了充分的打仗准备。

这西戎因其好斗凶狠著称,且地理位置又离须弥山最近,早已被他列为重点防范对象。

旁人都道他毎晚出没于莫小雨的闺房,只是谈情说爱。岂不知即使是闲聊,他也能从中得到无数的启发。

莫小雨有一次无意中提到的沙盘游戏,这对他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

第二天,便央王公子做了一副大秦与西戎的边陲模型与他。当然了,这战国七雄的沙盘,也被他磨到手了。

既然这等待的时光,如此无聊,他便把这沙盘拿了出来,与军中的将士们反复推演吧。

这沙盘一拿出来,那些个将士们便肃然起敬,果然不愧是天下第一谋士所推崇之人。

这一个个正在兴致盎然地反复演练呢,门口的卫兵已进来禀报:有凤族之人求见。

老十三面露喜色,看了一眼袭人。

袭人会意,迅速地将沙盘收起。开什么国际玩笑,这可是大秦国最新的军事秘密。

其他的将领们,也都心领神会地一个个告退出帐,只是神色之间,已俨然恭敬了许多。

凤族来的只是一个孩子。约莫十一、二岁的年纪,看模样倒是个机灵的。

只见他一袭青衫,眉清目秀的,彬彬有礼地站在那儿,显示出良好的教养。

如果不是那晒得呈古铜色的肌肤,说明他常年累月地经受日光的洗礼。就单凭他这份镇静自若的气度,说他是名门贵子,也绝不为过。

任老十三上上下下将他打量完毕,这孩子才平静地开口。

原来这近百年来,凤族在须弥山腹已打通了一条密道,可以从山的东边直达西侧。

在他叙述的同时,十三王子已让灵玉的灵识去探测了一番,这孩子说的是真话。

只是这孩子的身份,倒让老十三颇感意外,他竟是凤族族长的义子。

沉吟了片刻,老十三最终还是没能忍住心中的好奇,问那孩子,凤族为什么会派一个孩子过来。

这孩子只是拱了拱手,平静道:

“古时,项橐七岁就作孔子的老师。

而我尚在襁褓中时,便被弃养在这须弥山中。是凤族将我抚养成人,又蒙族长不弃,认我为义子。

在凤族的危难时刻,挺身而出,难道不是我应该做的吗?”

这一席话,深深地打动了老十三的心。

从此,这个孩子便告别凤族,陪着他南征北战。以其思维敏捷,才华横溢,最终在大秦国占有了一席之地。

并在其十二岁时,出使赵国,使计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因功而被赐任上卿,传为千古美谈。

即历史上著名的“甘罗十二岁拜相”。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

甘罗带来的凤族消息,可以说是在老十三的意料之中。

遂马上招集军中将领,命全军就地休息整顿。

并传令下去,要将所有马匹的嘴巴都带上嚼子,马蹄上绑好布匹,以保证行军时,尽量减少声响。

定于亥时,准时出发。

兵贵神速!

想那西戎,也无法预料到大秦国的军队会这么快就到达,打他个措手不及!

大秦的士气,便一下子高涨了起来。一个个磨拳擦掌的,对十三王子简直是奉若神明,恭敬得不得了。

亥时不到,便已悄然列队,准备出发了。

满意地巡视了一番已整装待发的军队,老十三一挥手,便一马当先地在甘罗的带领下,穿越隧道,直奔西戎的驻军而去。

越走,大秦的将士们可越是感慨和心惊。

这凤族历经百年修建的山中隧道,可确确实实地费了极大的功夫。并排可行四人四马,可见其宽广。

虽是依着山势走向而建,但道路平坦。而且每隔一定的距离,其四周的墙壁上便插着浸满了油脂的火把。

可见修建时,所耗费的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约摸着走了两个时辰左右,这大秦的军队,可就全部都通过了这条前无古人的山中隧道。

待军队整肃完毕,丑时刚过。

在那个万籁俱寂的清晨,天刚蒙蒙亮,黑夜正欲隐去。破晓的晨光,在慢慢地唤醒着那沉睡的生灵。

没有人注意到须弥山脚下,那满身铠甲,手持枪戟,旌旗迎着晨风烈烈舞动着的,军容严整、蓄势待发的大秦国军队。

不远处,已可以朦朦胧胧地看到了西戎的军营里,陆陆续续地有早起的士兵在走动了。

再满意地回过头来,看一看已去掉马嚼子、马蹄包布,跃跃欲试,踌躇满志的大秦将士们。

老十三的手,向下用力一挥,并一马当先地冲了下去。

千军万马,顿时以一种骇人的雷霆之势,呼啸着、呐喊着,向西戎驻扎的营寨冲锋而去。

仓促应战的西戎,哪里会是这一万如狼似虎的大秦将士们的对手?!

大秦将士所到之处是狼烟四起,势如破竹。而西戎则是哀声遍野,血肉横飞,人仰马翻!

不到一个时辰,那西戎的帅旗,便已在大秦马蹄的践踏下碾转成泥...

这一战,奠定了老十三在秦国军队,以至大秦国,牢不可破的威望。

也让本就没落了的西戎,更是雪上加霜。

大量的西戎部落,纷纷对大秦国俯首称臣,并从此加入了华夏民族的行列里。

有后人说,所谓的“偷鸡不着,倒蚀把米”不过如此罢!

(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