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经营两江(1)

绪十一年三月(1885年5),中法战争落下帷幕,中新洗牌。曾国因对朝廷援台命令阳奉阴违被革职,袁世凯正式接任两江总督;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而退,18854月被革职,徐世昌在翁同龢的保举下接任广西巡抚一职,广西提督苏元春接战不利充军新疆,冯子才因功代之;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的刘铭传上书,建议朝廷在台湾建省。几经讨论后,朝廷决定台湾正式建省,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任命抗法有功的原福建巡抚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左宗棠则留任闽浙总督。

510,袁世凯正式入主两江总督府……

两江总督府位于南京中心地带,竣工于明朝初年,是一个颇有传奇色彩的建筑群。明朝它曾是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朝初年为江宁织造署(曹雪芹家族曾经在此任职)、江南总督署,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均以此为“行宫”。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将其更名天王府,至民国,这里又是总统府,可以说见证了中国近600的权力更迭。

总督府有三重院落,建筑风格充满苏州园林气息。进入正门,第一重院落两侧是类似朝房式的办公室,中间为一个花草繁茂的院落,大门正对面是大堂,也就是两江总督的办公地点。穿过大堂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庭院,一条红柱长廊直通庭院深处,也将庭院分成两个部分:西边为总督府花厅,是进行重大典礼以及会议的场所;东边则是资料室以及一些文件的存放之地。再穿过这个庭院,还有一个最大的“院落”。这里坐落着三个宫殿一般的建筑,它们是两江总督及其家人生活、休息地场所。在最后一重院落的东面是三个小院,充当客房,东门外是歇马处;西侧就是著名的煦园,占地1.4公顷,里面假山林立、壁影中有著名的鸳鸯亭、美人靠(汉白玉石桥)、不系舟(石舫)、漪澜阁、水音台……

打发了前来迎接的督府常设官员,袁世凯来到大堂内,他抬头看着那块“惠洽两江”的牌匾长出一口气:“虽然不是第一次看这匾,不过却是第一次感觉这么真实!”

马格里笑道:“因为你现在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袁世凯摇摇头道:“原来权力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占有。我有了一方权力,在思维深处就觉得占有了这个地方!”

问增瑞笑道:“中堂大人,乾隆爷这手书可说了,要你‘惠洽两江’,这会儿可才是个开始……”

想起这个被曾国搞得乌烟瘴气的烂摊子,袁世凯皱眉道:“是啊,才开始啊……头疼啊!”

不是袁世凯对于自己的政务能力没有信心,而是每个想要在两江办点实事地官员,看到这个局面都会皱起眉头。对于两江的经营,袁世凯不仅仅是想做点实事。而是想做很大的实事,所以他揉太阳穴的力道就特别大。

摆在袁世凯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人事调整。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想要自己的施政方针能够真正的执行到位,想要真正的控制两江,那么手下这些官员必须在忠诚、执行力上非常可靠!

清朝地方行政分为为省、府、县三级。省级最高的官员为巡抚(从二品),掌握一省行政、军事、监察大权。巡抚辖两司:承宣布政使司(长官为布政使,从二品),掌管一省的民政、田赋、户籍;提刑按察使司(长官为按察使,正三品),掌管一省地司法和驿传等。省以下有“道”的设置,一般是布政使、按察使地属官。道为监察区性质,不算正式行政区。主要有分守道和分巡道两种,兼兵备衔,另有一些不属布政、按察二司的道,如海关道、管河道、督粮道、盐法道等。也就是说。想要坐稳一个地区,最起码巡抚、布政、按察两使要是自己人,而如果能够完全控制该地区。那么知府、道员一级的官员也要能够令行禁止。不过这指的是在别的地区,两江之地因其特殊,除了这些个常设官员还有数不清的各种虚设职务。

袁世凯管理着江苏、安徽、江西三省,手下光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就10个(江苏有江宁、江苏两个布政使,江宁布政使归两制。),加上各省道员、知府,四品以上的常设官员就达上数十人。而自古两江乃河道、盐运、漕运、海运最集中的地方,因此道员比别的省份要多出一倍,常设加上编外共有200四品以上官员。两江之所以这么多的虚设、编外官员,不是因为有这个需要,而是因为这里历来是中国最富饶地地区,各种级别官员的“灰色收入”要高过其他地方数倍。拿袁保庆原来任的盐法道为例,整个大清盐法道每年进项平均是3万两白银,而在江苏任盐法道,年收入可以达到80万两,甚这样的好处,哪个官员不削尖脑袋往这个地区跑?而那些权臣、贵族地子孙们自然也通过各种门路来两江任个道员之类的职务。在捐纳的方面,因为“供需关系”地调节,两江的各种官帽子价格是最高的,而且从来都供不应求。那些花了大把银子来这里做官的人,搜刮起民脂民膏来也就特别厉害。这些现象导致两江之地的税赋年年减少,这几年已经与其他省份没有什么区别。

在两江,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漕运总督府!漕运起源于汉朝,指的是将征自田赋的部分粮食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这种粮食也叫漕粮。漕粮起初仅供宫廷消费和百官俸禄,后来慢慢发展出两大功能:第一个就是为战时和赈灾储备粮食;第二个就是稳定粮食价格,遇到灾年,市场上粮食价格过高时,朝廷就将储备的粮食投向市场。使粮价回到正常水平,防止不法商贩趁机屯粮谋利;当市场上粮价较低时,朝廷以略高于市场的

购粮食,让粮食价格恢复正常水平,保证农民收入(世界上最早的期货!)。由于漕运的重要性,明朝洪武元年设立漕运总督一职,而又因为淮安是漕运地咽喉之地,黄、运交会之处,湖广、江西、浙江、江南的粮船到山阳,经漕督盘查。才能起运,所以漕运总督府就设立在淮安府。漕运总督虽然是从二品(常由原来的江淮巡抚兼任),不过直属皇帝管辖,而漕运总督府又自成体系,各省分设督粮道一职,隶属于漕运总督;还有监兑、押运、府佐等职官,分散于各省,也隶属于漕督衙门,所以漕运总督不受两江总督管辖。

这两个原因,导致两江官员成分复杂。各种关系网密布其中,袁世凯想要对哪个人下手都要遭到一片攻击。而且最富饶的江苏境内,一个巡抚,一个两江总督,一个漕运总督,三个二品以上官员,更是乱上加乱。原来曾国在任的时候,不仅没有想过要改善两江吏治,反而成了两江最大的贪官,使得这种局面更加不堪,于是留给袁世凯的摊子就更烂!虽然两江总督管辖三省的行政、军务。不过从二品以上官员的任命,必须由朝廷下达,也就是说袁世凯想要换管辖的三省巡抚、布政使、按察使还得通过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