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钱谦益

永历送走乔亨利以后,已经想到英军船队不过是虚张声势,其实他们根本难以对大明形成威胁,不然也不会主动请求谈判,想要在谈判桌上讹诈自己。

有道是“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这句话让永历深以为然。不过英国人打的好主意啊,他们自遥远的印度而来,以他们现在的实力,不可能一口吞掉整个华夏,而是想要在华夏谋求一处立脚点,然后慢慢的想办法侵蚀华夏,比如利用“鸦~片”敲开华夏的贸易壁垒,使华夏人都变成“瘾君子”,等用华夏的财富增强自己实力之后,再用大炮肢解华夏,永远成为他们的附庸。

这条计策,太过歹毒,一般人根本看不清,也就是自己这个“穿越人”能晓得其中的关键,原来英国人在十七世纪就开始布局了。

乔亨利走后的第三天,吴淞城派人送来军报,钱三海接连派出探子乘坐小船出海,皆没有发现英军船队,估计他们已经离开了吴淞外海。

英国人走了,他们去了哪里?永历想不到,朝中诸臣也猜不透。没有办法,为了防范英军船队从其他地方登陆,永历只好下旨沿海各府县严密监视外海,一旦发现有船队经过,一定要尽快呈报南京。

这些天,南京城内秩序井然,治安又大为好转,应天府尹干纹也轻松不少,不再跟永历诉苦,永历耳边清净了不少。

至于暗查钱三海参与走私一事,廖文希也从吴淞城送回密信,说是确实有钱三海参与,但是他只是被部下和走私贩子蒙骗,与他并没有太多关系,顶多就是一个失察之责。

对此,永历觉得也无所谓,钱三海就是一个大老粗,为人勇武,性情直爽,难免不会被人利用,所以永历下旨,让廖文希带人撤回南京,不要继续调查了。对于那些走私贩子,则交给吴淞和奉贤的海关稽查,并且加派人手,组成一支武装缉私队,专门打击走私,以保证海关的税收。

冬至月初一,乃是月初的大朝,奉天殿也快建成,查看一番,永历心情不错。回到华盖殿,登阶坐上九龙椅,众臣朝拜之后,正好来自云南的军报也到了。

黑山、马云、阿桑妹、虎山等联名上书,第二军团和滇西联军已经将昆明周围的府县全部攻占,正准备围攻昆明。不过吴三桂做困兽斗,将所有兵力,共四万人马全部集中于昆明城,并且有数十门重炮守城,让明军难以攻城,战损极大,故此请求大明朝廷尽快运送大炮去云南,以支援黑山和阿桑妹的联军。

吴三桂丢了云贵大部,只剩下了昆明,他不会就此束手就擒,肯定要垂死挣扎。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明军要攻下昆明,肯定是要付出一定的伤亡。

但是远在云南的明军需要大炮支援,朝廷刚刚把兵工厂出产的大炮和火枪拨给了吴淞城和湘西军团,新的枪炮还没有造出来,青黄不接,如何是好?

永历正因此事与黄宗羲、方以智等大臣商议,想要寻找一个妥善的办法,就在这时,殿外有人报道:“启奏陛下,礼部左侍郎马惠请求觐见,有本上奏陛下!”

“礼部左侍郎马惠不是告病在家吗?他来干什么?”永历很是奇怪。

永历想道:这马惠自从为立太子一事与肖学礼廷争之后,被气得老病复发,告病一个月,在家休养。

既然他来了,肯定有事要奏禀,不如宣他上殿,于是永历点头道:“宣他进来吧!”

接着有人高喊道:“宣礼部左侍郎马惠上殿——”

不一会儿,马惠颤颤巍巍走上大殿,往那一跪,呼道:“老臣拜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永历抬抬手,说道:“马爱卿快请起吧,你身体还没恢复,不要过于操劳,要多休息啊!”

马惠一听,感动的身体更加颤抖了,梗咽道:“老臣谢陛下挂念,呜呜——”

永历有些心烦,忙道:“马爱卿,你不在家修养,来见朕,是不是有什么事啊?”

马惠连忙点头,答道:“确实是有一件事,而且还是一件大喜事!”

“喜事?”永历更奇怪了,从马惠嘴里说出的喜事会是什么事呢?

“嗯,大喜事,我们大明就要平定天下,中兴在望啦!”马惠激动地说道。

“哦?难道又打了什么胜仗?或者是北方的满清派人来投降了?”永历胡乱猜道,可是军报也不经过礼部啊,怎么马惠跑来通报?

马惠连忙点头,说道:“陛下,古人云:汤得伊尹而得天下,文王得太公而兴周灭纣,臣刚刚得到消息,有一个当世大贤自北方而来,要来南京辅佐陛下,以成陛下光复大业!”

永历有些糊涂了,自己身边有黄宗羲、方以智、顾炎武、方以智等大贤,除这四人之外,还有谁能称为“当世大贤”?

“当世大贤?朕想朕的朝廷之中,已经笼络了天下大才,比如黄宗羲、方以智,难道还有比他们更高明的大贤吗?”永历笑着说道。

“呃,这个,陛下,当世还有大贤,就是黄大人、方大人,顾大人等,见到此大贤,也要称呼一声老师,怠慢不得!”马惠说道。

“是吗?朕倒要听听,他是谁?”永历好奇地问道。

马惠清了清嗓子,说道:“他就是东涧老人,当世大儒!”

“东涧老人是谁?”永历被马惠绕的有些头晕。

“陛下连东涧老人是谁,都不知道?”马惠惊奇地叫道,殊不知他已经冒犯了天颜,万岁爷岂是可以随便指责的。

不过永历并不生气,而是继续问道:“他倒是谁啊?还得黄宗羲称呼他为老师!”

这时候,旁边站着的黄宗羲说话了,他插话道:“启奏陛下,当年做顾炎武老师的,乃是蒙叟先生,也就是钱谦益。”

“钱谦益?”永历大为惊奇。

说起钱谦益,永历马上就想起了一个绝代美女——柳如是!当年钱谦益才名满天下,年纪青青就中了三甲探花,至崇祯朝做了礼部侍郎。后来因为朝争,被左迁江南,正赶上满清入关,就在这时,他认识了“秦淮八艳”中的头号才女柳如是,两人共同演绎了一段才子佳人的故事。

不过历史上对钱谦益可是褒贬不一,有的说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有的说他认贼作父,晚节不保。

弘光朝时钱谦益攀附权贵阮大铖,做了礼部尚书。清军南下江南,又是钱谦益首倡开城投降,当时还留下一个故事,就是清军抵达南京城外的时候,柳如是劝他一起投河自尽,但是钱谦益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要自己投河,却被他一把拉住。

钱谦益投降了满清,仕途也并不顺利,前些年受江南反清起义影响,两次被投入大狱,差点丢了性命,好在有柳如是奔走相告,才保住了性命。后来鳌拜掌权,为了粉饰太平,将他又请回北京,官复原职,替自己歌功颂德。

可是永历现在听马惠的意思,钱谦益要回江南来了,不管怎么说,他都是一个名气很大的人,小皇帝康熙刚刚掌握大权,会放他走吗?

马惠说道:“回禀陛下,蒙叟先生给臣写了一封密信,说是近日要回到南京,重投大明朝廷,为陛下效力!”

当马惠说完,永历看了看下边的众臣,发现有的大臣面带微笑,有的面沉似水,有的却是挂满了不屑。心道:钱谦益怎么说也算是大儒,康熙难道不用笼络人心了?

“两军正在交战,满清朝廷会放蒙叟先生回南京吗?”永历如此问道。

“当然不会,蒙叟先生在信上说了,他是暗中逃出的北京城,易容后乘坐客船,由大运河南下,不日即将到达南京!”马惠答道。

这时,永历转向黄宗羲,问道:“那个蒙叟先生来了,朕如何接待他啊?”

黄宗羲一听,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说道:“请容臣想想。”

忽然朝堂上议论之声四起,大臣们相互之间小声嘀咕起来,有的说:“好!”有的呢,却直摇头,说:“他回来干嘛?”

永历现在也糊涂了,心道:钱谦益对自己来说,太过陌生,以前一点接触都没有,只是知道他算是东林党人的领袖之一,而且颇有才学,只是年纪比较大,好像已经过了八十岁。

这么个老头来到南京,还挺有名气,自己是应该礼贤下士呢?还是对他不闻不问?

就在永历沉思的时候,马惠忽然高声叫道:“蒙叟先生不日即到,臣请求陛下,到时候陛下圣驾出城相迎,以彰显陛下爱才尊贤之心,然天下人必会称颂陛下为有道圣君!”

没等永历说话,就听到肖学礼叫道:“马惠你胡说八道!”

马惠听到有人辱骂自己,立刻转身,看到是老对手肖学礼,立刻挺起了腰板,高声叫道:“肖学礼,你不过乡野莽夫,怎知蒙叟先生大贤,休得放肆!”

“谁放肆?你竟然要皇上为一个叛臣屈尊,难道你不知道当年钱谦益带头剃发投降满清一事吗?你是何意?”肖学礼大声质问道。

“那是谣传,蒙叟先生是被逼无奈,才迫不得已屈身于清廷,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暗中联络反清义士,不然也不会三番五次被关进大牢,差点被害了性命。”说到这里,马惠喘了一口气,然后继续说道:“再说蒙叟先生乃是当今大儒,才名早就传遍天下,他回归我朝,辅佐陛下,当天下士人之心尽皆归之,你懂吗?”

“呸——妖言惑众!”肖学礼狠狠地骂道。

“你呸谁?这可是朝堂之上,皇上就在此处,你可是大不敬啊!”马惠一边嚷嚷,转过头躬身下跪,对永历哭诉道:“皇上,肖学礼当着您的面,就口吐秽言,请皇上治罪于他!”

肖学礼也跪下,喊道:“陛下,臣并没有不敬之意,只是马惠将一个叛臣视作贤良之人,竟然要陛下亲自迎接,如此滑天下之大稽,岂不说明马惠居心不良吗?”

他们俩叫喊着,朝堂上也渐渐出现相互攻讦之声,原来的大皇子党和二皇子党立刻变得泾渭分明,相互指责起来,乱成了一片。

永历鼻子都快气歪了,大吼一声:“都给朕闭嘴!”

这时候,永历终于想明白了一件事,钱谦益要回来了,这很有可能就是康熙送给自己的一颗“炸弹”!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