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总舍的风光

聂璞觉得那把太师椅之所以看起来气派,是被坐在上面的那个男人的气派烘托出来的。

纶巾鹤氅,大袖飘飘,胸前美髯无风自动,尽显优雅飘逸,这个只是静静地坐着的男人,让聂璞一见面就感觉到的气派,是长期运筹帷幄、老成谋国孕养出来的。

聂璞脑海中自然而然冒出一个曾经在书中看来的词:山中宰相,他觉得这四个字用来形容眼前的人,十分贴切。

一见此人,宫羽快步上前,一揖到地,恭敬地道:“老师,弟子来看你了。老师风采更胜往昔,弟子甚感欣慰。”

眼前这个气派的男人,被宫羽称为老师,自然就是半山精舍的开创者,朱书帛和宫羽的师父,总山长萧半山。

听了宫羽的话,萧半山笑了,笑声清淡,却在空间足够大的厅堂里回荡,继而问道:“看来你和他们一样,都沉不住气了,想到我这里来讨个准信。是吧?”

宫羽听了这话,再次深施一礼,也不问老师嘴里的“他们”是谁,显然心知肚明。

总山长见状,抬手虚点了点宫羽,别有意味地继续道:“你那里可不比其他地方,藏龙卧虎之地,有大神不去请教,反而跑这么远来巴巴地问我,这可不像我那勤学好问、单单钻研音道就能入魔的学生。别告诉我,你居然有眼不识泰山,当面错过了真神。”

萧半山的话里,既透着亲昵,又有指教子弟后辈的意味。当着两个小辈的面,宫羽禁不住脸色一红,呐呐道:“再怎么样,我也不能擅专,最后不是还得请您拿主意吗?”

萧半山不接话,只是似笑非笑地看着宫羽,仿佛大有深意。宫羽见老师不说话,迟疑地问道:“你说乞丐他老人家,神龙见首不见尾,我们也没那个机缘跟他搭上话,这可不算……”

毕竟是师徒二人,心有灵犀,宫羽话未说完,灵光一闪转回话头道:“师傅,莫非你说的是徐明前辈?没想到师傅对他有如此高的寄望,这可有点超出我的想象。”

“对渝州的了解,我不如你,更不如徐明。乞丐前辈和徐明一家都特别关注渝州,尤其是徐家,更是在渝州扎下根来。这说明了什么呢,嗯?”

见宫羽在提点下醒过了神,萧半山终于开口了,边说边思忖着渝州局势。

一时之间,平时得来的关于渝州的各种信息,在萧半山这位山中宰相经天纬地的头脑中细细梳理一番,过了半晌,方才话语中透着深思熟虑,对宫羽开了口。

“嗯,就这样,你回去,跟徐家保持一致,跟徐明好好合作。天下一旦有事,渝州风云激荡,可不是你一己之力能承担得了的。”

言罢,又轻声喟叹道:“也不知乞丐前辈浪迹到了哪里,指望不上啊。”

宫羽看向聂璞、小倩两小,向着萧半山欲言又止,萧半山见状,点点头道:“你带来这两个年轻人就暂时留下吧,不用立马就跟你回去。”

宫羽不再多说,向着自己的老师再次深施一礼,领着两小径直向外走去,再不回头。

先前带路的侍女在厅外候着,带领着三人向祗孤园以外走去。

在环山的回廊和高低起伏的厅堂间穿行,一阵山风吹过,山岚随风漂浮,烟雨蒙蒙间几只山鸟被行人惊飞,回廊下追逐着掠过水面的鱼儿在湖面闪过。

穿行在如梦似幻的环境中,也挡不住两个年轻人的yy,聂璞和小倩一边走着,一边用眼神交流着想法。

在他们看来,宫山长和总山长萧半山这一对师徒真有意思,巴巴地穿过千山万水才见上一面,见面就几句话,双方似乎都没有任何留恋地又急着要分手了。

就那几句话,似乎没说什么,又似乎说了很多,也许只有高智商的人才这样交流。

这样在山水间出没了一会儿,一行人来到另一处靠山临湖的庭院。

相较于祗孤园,这是个不起眼的的小院子,但正房加上两边的厢房,以及别致的庭院,还是显得很有格调,尤其是庭院向前伸出,空悬湖面上,似要融化于湖光山色间。

庭院门楣上有一匾额,上书“音苑”。两小一看,就猜出这是宫羽在总舍的住处。

看来总山长的弟子们,被打发到各州各地去开拓发展,就好像孩子长大了出外闯荡,京城总舍这个家里,总留着房间等待游子归来。

一念及此,聂璞和小倩都很替宫山长高兴,聂璞更是想起了朱先生,想着抽个时间去看看他在总舍的栖息之处,顺便理顺自己真传弟子的身份。

尽管现在看来没有这个身份,因为老乞丐的推荐,已经得到了精舍的认可,但聂璞觉得这个“认家门”的手续还是不能省略。

刚到渝州半山精舍时,出于自我保护,尤其东夷国边境逃亡时的经历,让他下意识地不敢轻易自承身份,但后来还是招致了狙杀,说明自己的小心谨慎很有道理。

但现在来到了总舍,也对半山精舍的全貌有了基本了解,现在自承身份虽然有点嫌晚,不过面对朱先生的师傅,总不能继续含糊下去。

“认家门”首先是对朱先生和朱先生安排的基本尊重。

一路侍候着的侍女驻足在庭院外,问宫羽道:“敢问这两位是住在这里,还是要另外安排。”

宫羽摇头道:“他二人的一应生活起居,和我一样,都安排在这里。我走了也不变。”

聂璞和小倩分别被安排在音苑两边的厢房里,两人东西相对,中间正房住着宫羽。

几人一番忙乱,安顿下来后,日已向暮,暮色中水天一色,人也仿佛变成了天地间游动的鱼,让初来乍到的聂璞、小倩一阵失神,恍然间感觉自己与天地大道无比亲近。

次日一早,两小刚起床,就被宫山长叫过去吩咐,吩咐完毕,宫羽转身离去,行色匆匆,似乎赶着去处理要事。

昨天那师徒二人的对话,显然还包含着当时在场的两小没有听明白的内容,不然宫羽不会像现在这样,甚至来不及与师友辞别,就匆匆离去。

这让聂璞有些后悔,没在昨晚先找宫羽谈谈,现在酝酿了一个晚上的话也来不及说了。

宫山长离去后,接下来的几日里,暂时没有机会再见总山长,两个好奇的年轻人,就趁机在游览中加深对总舍的认识了解。

首先他们发现,在这片山水间,有另外八座规制与音苑相同的庭院建筑,分别叫做书苑、诗苑、画苑、琴苑、棋苑、剑苑、枪苑、棍苑。

这些庭院的主人可能和宫羽差不多,都是总山长的弟子,都在各地致力于扩大半山精舍的影响。

其中的书苑,寂寞空庭,人去楼空,显然是朱先生在精舍的家。

也有几座这样的庭院,虽然正主不在,但时不时人来人往,显然是有家属居住于此,有点类似他们目前住在音苑的情况。

此外,通过这几日的转悠,他们发现,尽管对京城这里的半山精舍已经相当高看一眼了,毕竟这是渝州分舍的娘家,但几日转悠下来,发现还是低估了。

单以建筑规模论,除了第一日直观感受到的那一片依山而起的连云甲第外,这一片山水间,还隐藏着许多无法探查到底的阵法空间,其间影影绰绰隐藏着不少避世修行的人。

上行下效,渝州那边应该就是跟着总舍学,不过感觉还差得远,有点画虎类猫。

此外,两小发现了京城总舍与渝州分舍一个重大的不同。

分舍自成一统,不太与外界来往,跟官府更是形同陌路,而总舍这边却时不时有人进出,往来者多高车驷马,且大多对半山精舍执礼甚恭。

聂璞心想,山中宰相这个词,看来还真不是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福至心灵下,对总山长萧半山最准确的概括。

这一日,萧总山长大概是忙过了,专门抽出时间召见两小。

在祗孤园那个议事厅里,萧半山随意地让两小坐在两旁,摆开了聊家常的架势。这多少让两小有些受宠若惊,兼且有些意外。

“怎么样,还习惯吧?”这位往常只是在传说中存在的总山长,语气亲切,没一点大高手的架子。

在这样的语气下,两小先前的一丝局促不安也告消失,相互对视一眼,由聂璞开口道:“谢谢总山长关心,我们这几天就在精舍里转悠,满足下好奇……渴慕之情,还没来得及跨出精舍大门,领略一下京城上都的风土气象呢。”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