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进军临海

东路军在改道以后,按照总山长的吩咐,昼夜兼程赶向南方,在扬州越郡赶上了驻扎在那里的南路军。

南路军统帅范铮、柯杰见到宫羽、朱放并不惊讶,因为早已得到传讯,并且知道师父出关,正在居中协调,更是心中大定。

两路军都在越郡停了下来,只等正在穿越大陆的北路军赶上来汇合,再进一步决定行止。

根据范铮、柯杰二人的介绍,最近根据探马侦察,灵军似乎也有在南边集结的迹象。

而在上都总舍,聂璞正被一件突发怪事所困惑。

越来越感觉定神珠不凡的他,独自一个人静下来后,拿出珠子来拂拭、琢磨,突然珠子化为一道流光,冲进了他的脑门,然后就没了动静。

他小心翼翼地打坐入定,把自身内视观照了一遍,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脑颅内也并没有增添一颗珠子在那里旋转,识海依然封闭着毫无动静。

这与如意洞天相联系,被郑重其事交到自己手里的宝贝,就这样无声无息被自己“消化”了?聂璞一念及此,不仅有些惶惑。

而在总舍,有一些变化在慢慢出现,例如那浓郁的灵气在减少,护山法阵引发的一系列神奇也在渐渐消失。

聂璞估计,这都和定神珠的消失有关联,具体究竟怎样,可能只有请教总山长才会明白。

就在这时,忙得一连几日不落屋的小倩,主动过来找他。

他们都还住在音苑,只是小倩回来的时间越来越少,负责协调关外八校尉军的补给,所需物资多与修行资源有关,因此筹集起来确实费心费力。

单靠以前半山精舍的经营,满足不了八校尉军的需求,因此就要从皇朝与各大世家的份额中调配补充,确实需要折冲樽俎、劳心劳力。

幸好小倩在这方面确有天赋,一直乐此不疲,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见小倩在百忙中抽空来搭理自己,聂璞猜想有大事发生,不过听完以后,觉得是虚惊一场。

原来是总山长传话过来,希望聂璞追随自己,到军前效力。

总山长对聂璞和小倩都有一份客气,不把二人当做弟子或下属,因此只是提出希望而不是下达命令。

“总山长不是希望我在朝中盯住郑全和胡孩俩小子吗?怎么这么快就改主意了?”聂璞觉得很诧异。

小倩摇摇头,语带嗔怪道:“我怎么知道,什么都是你们几个商量好的。”接着话锋一转,“不过,我这里第一时间发现了八校尉军的异动。”

“哦,什么异动,不会像西路军那样吧?”聂璞一听又紧张了。

“我估计,是要寻求与灵山决战的机会。”小倩简单介绍了下状况,做出了自己的判断。

“那要我去干什么?”聂璞下意识地问道,知道小倩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转念一想,自己出场应该不只是历练一下那么简单,很有可能牵扯到势力的平衡,因为自己除了和半山精舍大有渊源,目前事实上还勾连着古老世家代表徐家,甚至传说中的乞丐前辈,在一般人的眼中,更是皇朝的代表。

灵山背后有四大家,半山精舍却不能代表中土任何一方势力,对比起来显然就不平衡。这让热衷于平衡术的昔日山中宰相如何能忍受?

也许聂璞前去,就能代表中土四大家以外势力的态度。

一时间想得很多的聂璞,意识到自己确实应当走一遭,就问得更具体,“我应该到哪里与八校尉军会合?”

“扬州越郡。目前东路与南路军已在那里会和,北路军正在赶往那里。”小倩毫不含糊地告诉聂璞。

聂璞发现自己已经多次被推向前台,推向两军交锋的阵前,似乎有只看不见的手在运作,这一次看样子也不能幸免。

想通了这一点的聂璞,很快就决定了自己的行止。

他去看了梦瑶和孙行的状态。

梦瑶早已恢复,似乎主要精力是在消化这次自如意洞天里获得的机缘,从神态气质看,修真境界显然有所提升。

真正让他出乎意料的是孙行,当初回来的时候,已是垂死状态,但仅仅在祇孤园内吸取灵气,几天之内就恢复得七七八八,当聂璞到棍苑去看他的时候,已经生龙活虎,急着要出关去报仇雪恨。

看得出来,孙行的体质异于常人,比起一般修武道的也要强得多,和自己这种怪胎相比,似乎也未遑多让,这让聂璞对他的身世来历充满了好奇。

两人都迫不及待地要出关,仿佛被要求军前效力的不是聂璞,而是他们二人。

聂璞本来是要和二人约定出发时间,没想到直接被二人拉着就出发了,一瞬间,聂璞明白了过来,原来二人都在等自己,不然可能在这之前都出关去了。

聂璞一想,反正小倩知道自己要走,郑全那边也刚去过,没啥特别的东西要交代,就这样潇潇洒洒地出关去,也是不错的选择。

于是三人就这样径直离去,尽管方向是南方,但扬州越郡与潮州南湖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并未开启特殊传送通道,而是选择步行。

其实当时三人都不知道,洞天消失,定神珠化形,那神奇的法阵通道也就无法开启了。

聂璞当时要知道这个情况,可能会越发惴惴不安。

梦瑶脚程快,在她的带动下,孙行和聂璞拼命向前赶,最后赶得不耐烦了,孙行祭起他的法器“万里云遁”,把聂璞和梦瑶都拉上,几个起落,就杀进了越郡城。

他们刚到不久,横跨大陆的北路军也在楚湘、独孤棠的率领下,赶到了越郡。

至此,除了杨兴,半山精舍的堂主再次聚齐。

距离上一次在总舍聚齐的时间不久,就永久性地差了一个人,这是过去征战天下、创建皇朝也没有经历过的事,一时间,大家都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八校尉军也是四去其一,只剩下一万五千余人,左、右校尉军全军覆没,仅余上、中、下军,典军,助军左、右校尉军。

这一次,小倩再辛苦奔波,除了保证物资充足,也无法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人员补充的问题,因为八校尉军得以组建,靠的是半山精舍多年的积蓄,每一次损失涉及人员,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补充。

残缺的八校尉军一聚齐,很快就收到萧半山的指示,行军目标是潮州临海郡。

聂璞和其他人一听,都明白这要么是打算就近与灵山对峙,要么就是进军灵山的前奏。

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经过多年的积蓄准备,总山长这是想明白了,准备与灵山一决高低。

当然,聂璞和他的弟子们不知道的是,没有徐明老爷子的点拨,对决也不会来得这么快。

校尉们各自以“打回灵山,正本清源”为口号,动员八校尉军向东南潮州方向前进,占领临海郡,做好与灵山对决的准备。

半山精舍从上到下,都算是灵山的异见者,究其根源,当然在萧半山,此刻以灵山为敌人进行动员,就比为保卫中土皇朝而四处征战更能鼓舞和凝聚人心。

士气高昂的八校尉军穿州过府,以最快的速度行进,临近南湖也未曾稍作停留。

不久茫茫的大海就占据视野,临海郡城背靠大海,挡住了去路。

作为中土大陆通向海上灵山的最后一站,临海城也是灵山通向中土的前哨,此时早已成为灵山深入大陆的大本营,灵兵集结,严阵以待,与早前灵山还居于幕后时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从上次禁军受袭来看,临海郡与处于茫茫大海中的灵山之间,一定有法阵相通,因此在这里与灵军对峙,与深入灵山也差不了多少,不同之处在于,校尉军背靠中土大陆,同样能随时获得来自后方的接济。

校尉军在梦瑶、宫羽的主持下,面向灵山结寨扎营,好一通布防。

在这个过程中,远远看见一身白衣白袍的灵军小股部队开出城来,但也是远远哨探,始终没有近前打扰。

七个校尉,连同走报军机的梦瑶,白衣素身无任何职务、被认为郑氏皇朝代表的聂璞,一同进入刚布置好的帅帐,开始商讨军机。

进入帅帐,以梦瑶、宫羽为首,分别就坐于两竖排单靠背椅上,正中打横一张太师椅却空着,想来是给不在现场的萧半山留着的。

聂璞的座位也被单独排开,位于下首打横,与太师椅遥遥相对,这是一种定位,表明他在军中代表皇朝的身份,同时又是晚辈的现实。

平时这些人凑在一起,基本是没大没小不讲规矩,但此刻在军中,却非常正规,看不出一丝平时的随便。

“怎么办,总山长不露面,敌人就在眼前,我们得赶快拿出个应对方略。”梦瑶最先开口。

聂璞注意到,他不称呼萧半山为师父而是总山长,想来也是军中大家默认的正规称呼。

“是啊,可以先派人进城下战书,然后再看敌人的反应,作出应对。”朱放提议道,大概起草一类的事都是他来承担,所以最先想到这方面。

“不知朝廷和其他方面有何准备和应对?”一贯老成持重的宫羽一边说,一边看看聂璞,好像在示意他发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