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登徒女子

当日浮光回到府上,亲自捧了一盏碧螺春到裴济面前。裴子澄笑道:“妹妹好生偏心,为何父亲有,为兄却没有?”

浮光轻笑道:“兄长走南闯北,什么好茶没有尝过?”又转身对慈姑道:“慈姑,既是大少爷讨茶吃,你且给他一盏吧。”

慈姑忙端了茶上前。

裴济笑道:“说吧,你这丫头可是又有什么鬼主意了?”

浮光忙放下手中的茶盏,对着裴济施了一礼道:“父亲容禀,玄辰道长在水芳街悬壶济世,为贫苦黎民百姓诊治疾病,实为可敬。女儿想帮道长开一家医馆。父亲亦心怀天下苍生,一定也不会反对女儿吧?”

裴济点了点头道:“此事实为一件福泽乡邻的好事,吾儿能有如此胸怀,为父自然会鼎力相助。”

裴子澄也笑道:“妹妹不必忧心,一切自有为兄替你张罗。”

浮光道:“如此便多谢父亲、兄长。”

只见她捏着手帕立在原地,不肯就坐,子澄道:“难道你还有其他事要说?”

浮光又对着裴济拜了一拜道:“父亲,自上次去滨州走了一遭回来,女儿才知这天地之广阔。诸如父亲、兄长、长姐都有自己的志向,女儿亦不愿困居于这宅院之中,做个深闺妇人。”

浮光看了看裴济的神情尚可,又道:“是以,是以女儿也想师从道长,习得些治病救人的医术。若是女儿不才,无有大成,也可诊治些寻常的伤寒感冒、头痛脑热。”

闻言,裴济也没有立刻回答,只是放下手中的茶盏,轻轻皱着眉,陷入沉思。

浮光心中忐忑,忙给她的兄长递了个眼色。偏偏裴子澄还给了她一个:“你自求多福!”的表情。

只听得裴济道:“吾儿可想清楚了?医道艰难,非一两日之功。再者,为医者责任重大,女儿可有准备。”

浮光点了点头:“不瞒父亲,女儿也是思前想后才有此决定,绝非一时意气用事。”

裴济道:“如此,女儿想做什么便去做吧,我裴家的子孙自当有所作为。”

征求到父亲、兄长的同意后,裴浮光悬在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到了地上。于是便同兄长一起着手筹备医馆的事务。

过了两日,兄妹二人选定了医馆的位置。浮光便带着图纸去水芳街找道长,顺便再问问拜师之事有无着落。

青石巷狭窄,为了避免发生上次那样的尴尬,浮光命兴儿将马车停在了外面。主仆二人下车步行进去。

行至巷中,又遇到了王二家的萧娘子。浮光忙同她施礼问安,又问道:“王二哥的病可大好了?”

萧娘子笑道:“已好了,今日又去码头打鱼去啦。奴家这便是为他送饭过去的。”

浮光点了点头,又问道:“今日道长在家吗?”

萧娘子答道:“在的,今日还见道长上街置办了些瓜果菜蔬,说是家里有客。”

几人分别后,浮光带着兴儿依旧来到‘旧园’门外,主仆二人在外面叩门多时,却不见里面一丝动静。

“咦?怎生得这样奇怪,那大姐不是说道长在家吗?”兴儿疑惑道。

浮光道:“罢了,我们在此候上一刻钟,若还不见道长,便回去罢。”

园中,几杆翠竹旁,一玄衣老道正在同一青衫少年对弈。

少年人蹙眉道:“外面的人如此聒噪,何不开门将人请走?”

老道抚了抚长须,叹道:“外面的人可是老朽的贵客,赶不得,赶不得!”

少年人又道:“若是贵客,何不开门迎客?”

老道:“以后你便明白了。”

门外主仆二人在风中等了这许多时,见仍是大门紧闭,不见半个人影。兴儿便劝道:“小姐,今日道长定是被什么事情耽搁了,我们何不明日再来?”

浮光点了点头,主仆二人便回去了。

隔日一早,浮光又带着兴儿来到了旧园门外。浮光道:“时辰还早,此时道长一定还在家中。兴儿叩门!”

两门又叩门多时,仍不见里面有人来迎。正在浮光踌躇不决之时,忽听得里面有人道:“尔等莫要在此喧哗、扰人清净,速速离去吧!”

浮光听罢疑惑道:“阁下是何人?玄辰道长在何处?”

等了半晌,那人也不回应,只听得深巷之中几声鸡鸣犬吠,十分幽静。

浮光心中暗自思忖,道长莫不是不愿收自己为徒搬家了吧。于是领着兴儿回去再想办法。

又过了两日,浮光命人从仓库中找了一副绳梯,又带着兴儿去了青石巷。

兴儿战战兢兢道:“小姐,咱们这样真的好吗?”

浮光道:“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没事的,有我呢。”

为了防止被人当做贼给捉住,两人摸到了后院的位置,浮光让兴儿搭好梯子上去看看院中究竟是何人。

兴儿犹豫道:“小姐,真的要上去吗?”

浮光道:“要不,我自己上去?”

兴儿一边嘟囔一边爬墙,“奴才可不敢,小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爹非打断我的腿不可。”

原也是一座老宅院,围墙并不算高。不多时,兴儿爬上墙头,探出两只眼睛往里面望了望。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却被惊呆了,忍不住啧啧称奇。

浮光见如此,也是好奇不已,“怎么样?怎么样?”

兴儿道:“小姐,这人好生奇怪。”

浮光焦急道:“你快下来吧!”

兴儿有些依依不舍地下来了,却见浮光自己上去了,兴儿慌慌张张地扶好梯子,“小祖宗,您可千万要当心。”

浮光比了个手势,命他莫要出声。

她向院内看去,只见那院中种着千干翠竹,地上枯黄的落叶堆积。那个青衫少年挥动竹枝,脚下生风,腾空而起,衣袂飘飞,手中竹枝便如同一把利剑划过长空,稳稳地插在了地面上。

那少年一个回身,只见他眼上缚着一条白绫,心中却似有一方明镜,脚下一丝不乱。

浮光正看到精彩之处,那少年人猛然抬起头喝了一声,“谁?”

她还没回过神,刹那间一片竹叶似刀一般从她脸颊边上划了过去,生生将她耳边的那支碧玉簪子击成了两截。一截‘铛铛”两声落入院中,一截还斜插在她的发间。

浮光惊魂未定,捂着胸口道:“公子恕罪!小女多番寻玄辰道人不遇,故而出此下策。”

她尴尬地笑了笑,又道:“打扰了,打扰了,告辞。”

正要溜走,忽听得一个熟悉的声音道:“丫头?你怎么在上面,快,快进来吧!”

浮光一看是多日不见的道长,真如见了救命稻草,往下看了看,又道:“道长,这里太高了,我下不去。”

玄辰道:“走前门!”

闹了这么一出,浮光只想找个洞把自己埋进去。

玄辰道人将主仆二人请进屋,奉上一壶热茶与二人压惊。

浮光抬眼看那少年人却不在屋内,遂端起一杯热茶胡乱地灌了下去,只觉得两颊如火烤一般发烫。

玄辰道长笑道:“老朽实在对不住二位,今前多番避而不见,为的是考验姑娘的诚意与决心。如今看来姑娘赤子之心,勇气可嘉,还请两位不要责怪。”

浮光道:“只要道长肯传授医术,别说区区几日的等待,哪怕等三个月、三年,晚辈也在所不辞。”

玄辰点了点头道:“能告诉老朽,为何要学医术吗?”

浮光答道:“实不相瞒,起初,晚辈是为了自己的家人,我不想再看到任何一位亲人命悬一线,自己却束手无策。”

玄辰问道:“那后来呢?”

浮光道:“后来,见到这世上有那么多个王二哥这样的人。他们若是一病不起,妻子儿女们必会失去依靠。所以晚辈也想为这样的人尽绵薄之力。”

玄辰轻咳了两声,对着兴儿道:“小兄弟,替你家小姐斟茶吧。”

浮光闻言大喜,捧了茶盏,忙行了拜师礼:“师傅在上,徒儿往后定会用心专研医术,不负师傅的教导!”

玄辰微笑着接过茶盏,道:“快起来吧。不过,要想学习医术,丫头你还得经过三重考验。”

浮光连忙问道:“不知是哪三重考验?”

玄辰笑道:“你明日自知。”

浮光点了点头,目光移向外面,有些吞吞吐吐道:“今日,今日实在是唐突了,如有什么地方冒犯了道长的客人,还请道长替我转达歉意。”

玄辰抚了抚长须笑道:“此事嘛,皆是因老朽而起,丫头不要放在心上。”

他顿了顿,又道:“老朽的这位客人独来独往惯了,性子冷淡了些,你也不必介怀。”

浮光点了点头,又同玄辰商量起医馆的筹备之事来。

那日回去,浮光重重赏了兴儿,让他将今日之事保密。

晚上,慈姑进来替小姐收拾东西,发现小姐头上别着半截簪子,便问道:“小姐可是在什么地方磕着、碰着了,这好好的簪子竟断成了两截。”

浮光有些心虚地搪塞过去,对她说道:“不碍事。慈姑,明日我要跟道长去医馆,就穿上次那身长袍罢。”

慈姑点头笑道:“我家小姐要办大事了,男子装束倒也行事便利。明日我便上街买两匹布,为小姐多裁两身衣裳。”

浮光点了点头,目光却落在那半截簪子上。那个人下手也太重了些,若再有一厘之差可能变成两截的就不是那根玉簪了吧。以后再见了此人,一定要敬而远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