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国防

第四百零二章国防

项阳喜出望外,有了太后作保,这事情可算是成了,至于名声,名声算什么?

“谢太后,天机不在乎名声,只要能与佳人长相思守。”项阳难得的给太后磕了个头,太后微笑着受礼。

“哎,果然是个痴情人,云萝,寇儿,既然哀家答应了,这段时间,你们便不能再去资金书院了,跟着哀家到宫里来住,省得御史多嘴。”曹太后微微点头道。

王安石这个时候总算吃饱了,施施然对着太后一礼笑道:“太后既然有这份心,介普当然要尽一份力,王爷放心,百官及御史哪里,介普自有安排,只是喜酒可不能少了介普一份。”

王安石不愧是百官之首,这一番话说得当真是铿锵有声,项阳喜不自禁道:“介普大人放心,到时候不醉不归。”

云萝和寇儿均喜中带羞,含烟看着王爷,默默无语两眼泪,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酒足饭饱之后,曹太后便带着含羞带喜的云萝和寇儿,离开睿思殿。

太监们收拾完之后,项阳继续与赵顼及王安石讨论国策。www.qixinyuan.com.cn 米妮小说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项阳呡了口茶继续说到:“建议教育分文理两科,文尊孔孟,教化万民。理尊孔明,格物致用。广布学堂,增加教育投入,每乡设初等学堂,凡十二岁以下均受启蒙教育。三年之内,初等教育由朝廷承担,凡入学者,皆免学费。县设中等学堂,十五岁以下中等教育,六年之后,凡入学者,皆免学费,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府设高等学堂,考试合格者可进。高等学堂之成绩优异者,可进紫金书院进修,还请朝廷的饱学之士,来紫金书院做客座教授,轮流授课。”

十一世纪,算是历朝历代文化程度较高的了,但是能够读书识字的,也仅占到全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十一世纪的读书人,品**大多还是比较过得去的,每个读书人都受过忠君爱国的教育。

项阳为什么要让朝廷官员来当客座教授呢,也是有一番考虑,这紫金书院今后出来的人,很多都要在朝为官。若将来大宋朝廷百官,都是项阳的门生,这个御史言官们看在眼里,难免会有些想法。

王安石是官场元老,若有深意的看了看项阳点点头道:“王爷所言极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若是我朝百姓,能有一半读书明理,这将是何等盛世。只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这项花费,可非朝廷能够承担得起。”

赵顼也有些幽怨的看着项阳:“是啊,连朕的内库都快被搬空了,户部今年虽有些余钱,可太原需要重建,燕云十六州百姓需要安抚,都需要用钱。”

项阳哈哈一笑道:“陛下,下面臣弟要说的便是科技。天外天有位伟人曾经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还是财富之源,要赚钱还不容易,咱大宋的有钱人,可多得很。”

大宋的经济规模,在当时的十一世纪,可是占了全球经济的三分之一,比起二十一世纪的美国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初金人攻破开封时,在普通的大户人家里,居然挖出了千两黄金,可见民间财力之鼎盛,这皇帝还在愁没钱。”

项阳继续说到:“臣弟的生财之法,不是去剥夺百姓的财富,而是让百姓与朝廷同富。农桑是立国之本,有了臣弟的稻种,以前一亩地可以养活一户人家,现在一亩地则养活四五家也不止。各地将会多出来很多劳力,若是空让他们闲着,却是浪费。若想国富,当首先进行基础建设,钢铁工业、交通道路、电力能源等等,都需要大量的劳力。”

“等等,御弟,你说的这些怎么全是花钱的地方?”赵顼急了。

项阳微微一笑道:“花钱才能赚钱。比如建立了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朝廷可以收过路费。甚至可以开办交通运输,增强货物流通,提高税收。钢铁工业是基础,有了钢铁工业,可以建汽车,火车,轮船。电力能源是动力,今后的一切工业都离不开电能,电费收多少也是朝廷说了算,这叫垄断。当然前期投入的数目非常大,不过臣弟在天外天可是带了不少宝物的,不如搞些个拍卖会,想必大宋的有钱人会很开心的。”

王安石眼睛发亮道:“不错不错,王安石的那些宝物当真是神奇,若是拍卖,那些有钱人还不趋之若鹜。”

赵顼却皱了皱眉道:“那岂不是变成了御弟的私钱?”

项阳一笑道:“陛下,咱们可以共同发财嘛。比如以陛下的名义,官府组织拍卖,臣弟出物,所得钱财,三成陛下,三成国库,三成臣弟,一成开销之用。”

赵顼哈哈一笑道:“御弟当真是生财有道,那便这么定了,介普大人可有意见。”

王安石也相当开心的施礼道:“陛下圣明。”

项阳继续说到:“陛下,经济、体制、教育、科技乃强国之本,但若要盛世千秋,还需要有强大的国防。大宋虽号称百万禁军,还有数百万的厢军,可一旦发生战事,却难以迅速响应。臣弟以为,兵贵在精而不在多。一旦交通网络建成之后,只需要在各地保持一定数量的衙役即可。若有叛乱战事,一天之内,大宋精锐可到达任何一个角落。”

赵顼一惊道:“大宋疆域广阔,即便是御弟的那种雷鸣车,也无法一天到达?”

大宋疆域广阔?项阳不由好笑。大宋算是历朝历代以来疆域最小的了。云南那里现在叫大理,新疆西藏那一片现在是吐番和回纥。东三省原先是北辽,不过现在总算回归大宋了。

项阳微笑道:“雷鸣车其实算不得什么,臣弟准备在大宋境内建高速轨道车。此物载重极大,日行数千里。再说有臣弟的仙家神兵,何人能敌?陛下和挑选一批忠心可靠的禁军精锐,臣弟可调拨一批神兵,并让绍武军为陛下训练一批精兵。”

王安石闻言,却是点头嘉许:“王爷此举,甚善。”

王爷区区绍武军两千人,却能一路收复失地,斩妖除魔。依仗得除了绍武军将士的斗志与忠诚之外,便是那来自天外天的仙家神兵。王爷虽说与陛下情投意合,可难保其他人没想法。这有了仙家神兵,斩妖除魔,攻城略地这么厉害,要是想改朝换代,想必难处也不大。

可王爷准备用仙家神兵,武装大宋皇家精锐,可见没有一点私心,王安石相当佩服。

赵顼闻言也是喜道:“却是如此,有了这些仙家神兵,我大宋江山当真是千秋永固了。”

项阳却摇摇头道:“陛下,介普大人。臣弟有一言,不吐不快。”

赵顼开心的摆摆手道:“御弟有话不妨直言。”

项阳道:“陛下,当年太祖皇帝,以后唐武人作乱为鉴,杯酒释兵权,定下不杀士大夫的祖训。崇文轻武,百姓以当兵为耻,以读书为荣。虽大宋无内乱之祸,可外患从生。前朝狄青,好一员猛将,回朝之后居然被吓死,可见大宋对武人防范之深。”

王安石可是知道这段历史的,也颇有些为狄青不平,便点头道:“朝廷确实有些对不过狄青。不过武人作乱,古已有之,不知王爷可有破解之道。”

项阳道:“陛下,介普大人。国防一事,关于千秋万世,当多管齐下。教育是前提,今后的大宋军队,不再需要赳赳武夫。凡参军者,当受过中等教育,军官者,当受过高等教育。朝廷当给有功的将士以足够的荣誉,将士将以忠于朝廷,保家卫国为荣。唔,前期可考虑给每支军队派遣指导员,进行思想教育。更重要的是,也要让百姓,以参军为荣。”

赵顼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御弟所言极是,再过得两日,御弟的绍武军,即将凯旋归朝,介普大人,随朕同迎凯旋归朝的绍武军如何?”

赵顼居然想御驾亲迎,这可是前所未有的荣耀,对于这样‘不合祖制’的事情,王安石居然也随声附合:“陛下,介普愿率文武百官,随陛下同迎将士归朝。并会同礼部,安排一场盛大的仪式,让全开封的百姓都来见识一下绍武军的威武雄姿,看看朝廷,是如何奖赏有功的将士。”

项阳诚心诚意的给赵顼及王安石一礼道:“天机谢过陛下,谢过介普大人。”

此事若是放在两三年前,文彦博及司马光在朝时,肯定有很多说辞劝诫赵顼。当然也不是说文彦博及司马光是奸臣小人,相反两位大臣的品**是相当高尚,但是对于项阳所要进行的变革,却是很难明白。

而王安石作为改革的先驱者,天生便具有敏锐的眼光和决断的魄力,再加上高超的政治手腕,整个朝堂,面目一新。

项阳又与赵顼及王安石探讨了一些细节问题,直到掌灯时分,太监过来传膳,项阳与王安石方才告辞。

出了宫门,王安石邀请项阳去他的宰相府上做客,项阳看了看夜幕下的御街尽头,便是繁华的潘楼街,还有大相国寺,居然灯火通明,依旧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一时动了夜游的兴致,来到十一世纪,除了陛下御**那次,还没怎么玩过。

于是便拉着含烟,拜别王安石,找了个地方换上一身锦袍,变成了风度翩翩的富家公子,往潘楼街方向而去。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