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善良的老百姓

时间进入六月,天气越来越热,几骑快马沿着官道疾驰,所过之处带起一阵烟尘。

“殿下,我们这是去什么地方啊?”这一行人便是前来洛阳赈灾的李承乾一行,说话的正是李承乾的新妹夫秦怀道。

“孤也不知道,边走边看吧。挖井的任务布置下去也有一个多月了,整日待在洛阳城里听着那些小吏奏报,被糊弄了都不知道。马上就要到天气最热的时节了,我们也下去看看,万一有个什么疏漏,也好及时弥补。薇儿马上要生产,如果没有什么纰漏的话,孤就要向父皇请旨回京了。”李承乾一边策马一边说道。

既然是查看灾情治理的情况,自然是不能在洛阳周边了。众人一路疾行,到了正午时分,约莫走出了一百多里,才在一处茶棚停了下来。

占了两张桌子,让小二准备了些茶点,李承乾借机问了下情况:“小二哥,不知此处可出了洛阳地界了?”

那小二也是个伶俐的人,看到几人的穿着,就知道非富即贵,何况还骑着马,顿时一脸的笑意,带着几分讨好的说道:“回公子的话,此处还是洛阳地界,不过再往南去个二十里便到了汝州了。”

“那不知前面可有什么庄子?”李承乾继续问道。

“再往前走十多里地,下了官道,再走个二里路,有个庄子,名为‘简家庄’,小的便是那简家庄的。”

“哦......既然如此,敢问小哥那简家庄中可有井水,我等要赶远路,可是这河南道近段时间大旱,我等也找不到地方补充饮水,想要在庄子上讨些水喝不知可否?”

那小二也是个爽快人,看到李承乾这么平易近人,也不像开始那么拘谨,直接说道:“不过是想要些水,何必专门跑到庄子上,直接在我这里打了就是。”

“小二哥这里的水是用来煮茶售卖的,我等怎么好意思讨要。”

“无妨,这天气太热,路上也没什么行人,用不了许多水。再说我这里的水也都是老天给的,不瞒公子,后面林子深处有处泉眼,小子的水都是从那里取来的,要多少水公子尽管取用。没了小子再去打就是。”小二指着身后的林子深处说道。

既然他这么说了,李承乾也不好再拒绝,只好说道:“那麻烦小二哥了。”说完,示意手下侍卫拿着几人的水壶跟着小二去取水。

众人吃喝完毕,休息了一下,结了茶钱,上马继续往前走。

......

十里路程,不过片刻功夫就到了。

众人下了官道,沿着小路前行,不多时就看到一座木制的牌楼,上面写着“简家庄”三个字。

李承乾等人下了马,刚进村口就看到一阵热火朝天的景象,几十个赤膊大汉正背着竹筐运土,村口不远处正在掘井,井口立着辘轳,两个汉子奋力的把土从井里一筐一筐的摇上来。

不远处,一个老丈在一座凉棚下坐着,身边摆着一只大缸,时不时的呼喝几声,干活的人要是渴了就走过去拿一个粗陶海碗从缸里舀水喝。

“他们这就是在打井?”

秦怀道等人都是富贵人家出身,哪里见过这种场面,顿时无比惊奇。

“是啊。”

李承乾点点头回答了众人一声,接着顺手把缰绳递给了身边的侍卫,走上前去,招呼道:“老丈,俺们是路过的,想在庄子上讨点水喝,不知道行不行啊?”

正在呼喝那些干活偷懒的人的老汉回过头来看了李承乾一眼,虽然好奇李承乾穿的这么富贵居然也会来讨水喝,不过还是笑道:“那有啥不行咧。尽管喝。”

说完,从旁边取过一只别人没用过的碗,仔细的擦了擦,从缸里舀出一碗水,递给李承乾。

李承乾接过碗,还没等说话,那老汉就说道:“你也让你手下那几个后生过来喝点水嘛,这大热的天,在日头底下站着算什么嘛。”

说完,也不等李承乾拒绝,直接吩咐道:“来几个人,帮这几个后生把马牵下去喂一下(哈音),再给准备几壶水。”

秦怀道他们跟着庄子里的几个年轻人下去打水,李承乾就直接端着碗坐到了老汉身边,一边喝水,一边佯装不经意的说道:“哎呀老丈,俺们这走了(列音)一路,真是渴滴慌。你说这老天爷也是滴,不知道是咋想滴,这都几个月木有下过雨咧。”

李承乾知道和这些老百姓不能拽文,所以一直是说的方言。

果然这一点挺和老汉的心意,老汉从身边的水缸舀了点水给他添上,说道:“后生,你就尽管喝,咱庄子上水有滴是,喝滴饱饱滴再上路。老天爷咋咧,老天爷也拿咱木办法,咱赶上个好朝廷咧。这要是在往年,俺们都要出去逃荒咧,现在可好,朝廷派这些军爷给俺们打井,还接济俺们粮食。”

“老丈,俺刚从江南那边回来,这到底是个啥情况吗?朝廷咋会恁好心咧,不会是骗咱滴吧?”李承乾佯装不信。

听到李承乾这话,老汉脸色一变,瞪了他一眼,不快道:“你这后生咋说话咧嘛?朝廷咋就骗咱咧。刚开始滴时候俺们都要走咧,官府里来人劝俺们等几天。然后过了木有几天官府里就来人交代,说是俺们这边的事情朝廷已经知道咧,皇帝专门派了他的儿子来帮咱们。”

“过了木有几天,朝廷就把这些军爷派来给俺们打井,隔一段时间还派人过来发粮食。这么好的官府老汉以前从来木遇见过,咋啥话到你嘴里就不能听咧。”

李承乾连忙道歉,说道:“小子刚从外面回来,不知道这情况,老丈莫怪。这么说朝廷木有问咱要啥补偿?”

“那要啥补偿嘛,不仅不要补偿,衙门里还来人说,要是有啥需要,可以去衙门里跟他们说,他们一定会尽量满足。”

“不过俺们商量着总是这样吃朝廷滴也不是个事,这已经是俺们村第四口井咧。俺们打算等着这口井打完就让这些军爷们回气,然后俺们再抓紧时间种上庄稼,说不定今年还能有个收成,总不能啥事都指望朝廷吧。”

唉。这就是中国的老百姓!只要你对他们好一点,他们能百倍千倍的回报你。

面对着这个淳朴的老人,李承乾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正好这个时候秦怀道他们也打好了水回来,李承乾和老汉又聊了几句,打探了一下周围几个庄子的情况,就起身告辞了。

既然河南这边已经没什么问题,李承乾就想着自己是不是能回长安了。

回了洛阳,李承乾直接给李二陛下写了份奏疏,把这边的情况向李二陛下汇报了一番,顺便提了一下自己想回长安的想法。

没过几天,李二陛下的圣旨就到了,圣旨里先是把李承乾夸了一通,然后同意了李承乾回长安的申请。

传旨的卫士同时还带来的一个消息,太子妃已经生了,是个男孩儿,李二陛下特地赐名李彻,封中山郡王。

初为人父的李承乾兴奋不已,连夜收拾了包裹,把秦怀道等人留在洛阳善后,他自己则带着几个侍卫快马赶回了长安。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