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Tara的素颜

中韩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世界经济研究》年第期

中韩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范爱军金宁

一、中韩贸易发展的简要回顾

中国与韩国为友好近邻,交往历史渊源流长,文化背景极其相似,这为中韩贸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且,目前两国经济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结构互补,各有所需,也为两国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必要性和现实性。自年月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贸易形式从间接贸易转为直接贸易,贸易额迅速增加。中国成为继日、美之后韩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而韩国也保持了继日、港、美之后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的地位。与之相伴随,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特别是韩国企业在华的投资,从年正式起步至今,已形成了遍地开花的局面,占其海外总投资的%以上。~年七年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韩国直接投资亿美元,成为韩国的第一大投资对象国,而韩国在所有来华进行直接投资的国家中,也占据了第七大投资来源国的地位。双方在投资领域的合作,带动了大量原材料、技术设备及产成品的进出口,从而大大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

二、中韩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中韩贸易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过程,取得这些成就当然可贺,但也属正常。随着中韩贸易基数越来越大,发展渐趋成熟,其间暴露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找出问题,分析原因,以便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采取应对之策。

中韩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韩双边贸易在宏观层面上存在较直观的问题有:

贸易增长乏力直至为负

年两国正式建交后的四年中,双方贸易可谓是大踏步前进,每年贸易增长率均在%以上。但到年,由于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外经贸政策法规,加上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使我国企业的出口积极性下降。韩国作为我国的第四大出口市场,对其出口必然受到影响。同时,在双方贸易中担当重要角色的韩资加工贸易型企业,在出口利润下降的情况下,进口积极性也受到波及,从而使中国从韩国的进口贸易也有所放缓,致使双边贸易增长率从年的%下降至年的%。年,局势有所好转,双边贸易出现恢复性增长,增幅达%,但已与年以前的增长势头不可同日而语。年,双边贸易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韩国还是当事国之一,这样,中韩贸易的增长步伐戛然而止。从年年底的统计数字看,双边贸易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负增长,降幅达%。年上半年,双边贸易虽有所恢复,但增长速度并不快。

贸易不平衡趋势渐大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中韩双边贸易中中方逆差是越来越大的,到年已达到亿美元,占到从韩国进口商品总值的%。尤其是年下半年韩国发生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韩国的出口大幅下挫,一些大宗商品如纤维制品、农矿产品、电子零部件等跌幅更为突出,年中国对韩出口额仅为亿美元,比上年下降%。同时,韩国对中国的出口也不及预料的好,半导体、汽车、机床、船舶、通讯设备等工业品及家电等一般消费品的对华出口上半年还有大幅增长,下半年就逐步萎缩,到年底,对华出口总计亿美元,增长仅%。年全年双边贸易中中方逆差达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年上半年,中方的贸易逆差仍有扩大的趋势,为亿美元。

笔者认为,两国贸易不平衡的存在是难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若是这种不平衡持续存在并一味扩大,终将会影响双边贸易的健康发展。

韩国对华投资出现“缩水”

年以前,韩国对华投资的整体规模每年都在扩大。正当中韩两国努力促进双方经济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时,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这一演进急速冻结。年韩国企业对华直接投资项目仅为个,实际投入资金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减少了%和.%,特别是一些回收期长、规模较大的项目都面临压缩投资、延期投资或予以撤资的情况。此外,大量韩企的驻华分支机构、商社等纷纷撤离。由于中韩双边贸易中有相当部分是通过在华的韩资企业承担的,投资的大规模“缩水”势必会影响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双边贸易的发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