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第 60 章

“吃点大葱卷饼吃出一身的汗,六月份热得人连衣服都不想穿啊,看这个日头毒辣的,眉毛都烧焦了。”一个手里拿着蒲扇的汉子在县衙处排队买肥料,他家今年种了好多菜,肥料需求多。如今店面外面总是有许多人排队,人挤着人,汉子身材略胖,格外怕热些,于是和身边的人这样抱怨道。

沈言听到有人说眉毛都要烧焦了,顿时忍不住笑嘻嘻地探出头来看着那人是不是真的眉毛都要烧焦了,一看还是黑色的正常眉毛,不禁有些失望。沈黎无语地看着表情蔫坏的弟弟,提溜起他,把他送回店里。天气热,这孩子闲不住老想着出门,沈黎手里也没藿香正气水,假如中暑就不好了。

“爹,咱家冰库可以开了,免得热坏了人不值当。”沈黎煮着奶茶,奶茶香是香,可是这个天气没有加冰的奶茶喝真的太残忍了。他还想喝冰可乐,这时候若能喝一口简直神清气爽。

沈言坐在他哥旁边,等着奶茶烧开后盛在碗里,凉了就可以喝了。奶茶也是沈言喜欢的饮品,奶味很足,重要的是,里边还放了焦糖。

“郎君,寒瓜买回来了,今年的寒瓜又大又甜,奴买了脆瓜和沙瓤瓜,您先吃哪种?”

这是为沈黎做事的仆人,是当地人,这人挺厉害的,因为他知道燕辉县每个地方,沈黎特地找他过来帮自己做事。不过是活契,属于雇佣关系,沈黎叫他不要自称为奴,他不愿意,沈黎也就随他去了。有些人的观念是改不回来的,沈黎从来没有低估习惯的影响。

“沙瓤的吧,先把这瓜放井水里泡一会儿,等一个时辰拿上来。”

“嗳,奴下去了。”

沈来秋道:“冰窖一开,你还是跟往常一样卖冰,卖水果冰棍吗?”

沈黎摇摇头:“只卖绿豆红豆两种冰棍吧,毕竟这里水果少,水果冰棍不合算。”

沈来秋道:“这里羊奶便宜,不如做你先前做的奶味雪糕。”

沈黎曾经给家里人做这个吃过,那时候羊奶还比较贵,沈黎只做家里吃的,并没有卖出去。如今离畜牧的地方近,订羊奶做奶味雪糕确实可行。

沈来秋也不担心没人买得起,现在买不起的人家可以买冰水喝。冰水一桶四文钱,不贵,一半用来降温,一半用来喝水,正好可以用一天。

不过六月份愿意买水的不多,等七月份八月份的时候,沈黎已经预见自家的冰水铺子一开,队伍排得有多长了。

五月份的肥料卖完了,严文庆继续跟沈黎商量进货的事情。沈黎的名头比严文庆想象中的要好用,他第一步去的地方不是长安,而是汴京。路过沈家村推销肥料,只说了是沈黎做出来的,还没宣传呢,肥料就被买走一小半了。一不做二不休,严文庆在沈黎可以容忍的范围内稍微提高些价格,将肥料卖给汴京世家的庄园,那些豪门望族也将信将疑地买了。

这些人就是风向标,一旦大家知道肥料原来是抢手货,还不蜂拥而至去购买吗?总之严文庆这次卖货比想象中的要简单得多。

除了肥料,沈黎跟严文庆还合伙做了蚊香的生意,严文庆这个起名废给蚊香起名叫“灭蚊神香”。沈黎也不打算改了,反正这名字通俗易懂,蚊香就是卖给普通百姓的,不必把名字搞得太复杂,免得没人敢买了。沈黎还在包装上画了小漫画。

一只嚣张的蚊子吸了人的血,人捉不到它,它就洋洋得意到处飞。然后被奇特的烟雾笼罩了,它轻轻闻了一下,立马就落在地上昏死了。

这种拟人化的蚊子在严文庆看来是想当有趣的。

“这蚊子的眼睛真大,嘴巴也好长!哈哈,它居然还有表情!”

沈黎又刷刷画了一个有表情的狗,类似于哈士奇翻白眼这样的简笔漫画,把严文庆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哎呦,哎呦,我家怎么开不了书坊?我家要是会造纸,就把这些画印上去,比我爹画的山水图,花鸟图有趣多了!哈哈哈哈哈……”

沈黎白了这人一眼,还好没画表情包,不然这人得笑死吧。

忽然严文庆又不笑了,一脸正色道:“沈郎君,您不会造纸吧?”

沈黎:……

如果说他会呢,可是他不敢啊,他什么都没有,现在造纸,世家不得把他活撕了?等稍微有点群众基础和权势背景,他才敢动手做这些。

世子这几年也不知道过得怎么样了,他和世子通信,觉得世子的话越来越少了,大约是事务繁忙?

沈黎惆怅地吃着寒瓜,一想到好不容易抱到的大腿以后会和自己渐行渐远,沈黎觉得手里的瓜它突然不香了。

严文庆跟沈黎越打交道,就越觉得沈黎不是个简单人物。沈黎一沉默,严文庆就觉得沈黎又在想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你不会真的想造纸吧。”严文庆咽了咽口水,这个财真的太好发了,就是怕自己的脑袋不够砍。他常年跟别人争夺市场,知道这里面的凶险,钱财虽好,命只有一条。

沈黎一顿:“想什么呢?好好卖蚊香和肥料吧,我心里有数。”

严文庆默然,为何听到这个话他心里居然还有些不满,原来自己胆子这么大啊,严文庆吃完沈黎给的寒瓜,打算不添乱了。

“好吧,我还真想发这个财,可惜没有这个机会啦。我过几天还要去一趟长安,再下江南,你有什么需要我带给你的吗?”严文庆起身准备离开时回头询问道。

沈黎摇头,他在这里也认识不少商贩,想要的东西都能买到,更何况他也没什么想要的。找番薯找土豆也早就和严文庆说了,可惜大商队专门派人去找这两样东西也不现实。就盼望着世子派去西域的人可以早点找到这些高产作物,但是这么多年还没有消息,沈黎都有些绝望了。

这些天蚊香越卖越好了,沈黎发现到处都有人按照自己给他们的方法做土蚊香,连孩子都学会了。

原三是燕回县一个最普通的农户人家,在乡下有几分薄田,家里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如今三个儿子一个开了肥皂作坊,一个开了羊肉泡馍的小吃店,还有一个因为身体强壮,直接去了肥料厂做肥料,个个收入都很好,原大郎今年五十岁,他最小的女儿今年已经二十一岁了,因为先前嫁给一个混账东西,现在和离在家。他本来还愁着女儿独自带一个闺女,不好养家,况且被兄弟接济,也有嫂子叫她受气,现在不用担心了。

当初她那三亩地有一亩只长了艾草,因为土地不好,长不出来粮食,现下艾草价格上来了,他想叫闺女卖出去糊口,闺女看虽然艾草多,也卖不了多少钱,不如在家自己做蚊香卖,好歹得利高些。

“原三老爷子,你家女娘可真是能耐,一天能做这么多蚊香,给你家赚了不少钱吧!”

原三道:“赚钱咱也不要,都留给女儿。想吃啥自己买去,余下也当私房存起来。孩子能干,以后就受不到苦,叫那畜牲看看我闺女离开他过得有多好吧。”他心里生气,早就叫家里儿子把那打妻子的畜牲狠狠打了一顿,只是看到女儿心如死灰的样子,他难道不心痛?如今看到女儿能赚钱了,脸上恢复了笑容,他心里才好受些。

县里的可怜人多,沈黎尽量解决他们的吃住问题,没有事也给他们找点事情做。比如运送东西,发新政令的宣传单,只要有穷得吃不上饭的人干这些事情,沈黎起码会提供一天的饭食。他不能光救济,救济滋生懒惰,还是用劳动换取来的更能让人珍惜。

县城这个月来往的商队更多了,因此燕回县的税收创造新高。沈黎将朝廷规定要交的税多收两成,算是还了以前没交上的税收。剩下的,除了一部分搞灌溉系统外,全部变成修路,建造救济舍的钱。

所谓救济舍,就是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十五岁一下的孤儿,和四十八岁以上的失去劳动力的孤寡,不论男女,只要符合以上条件,都可以进入救济舍,安排住宿和工作。

住宿条件没有很好,四人寝室,屋舍不算宽敞,但是好歹可以遮风避雨。工作都是沈黎从一些大作坊里抽取一部分订单,交给这些人做,当然沈黎也对分成让步了,算是他作为县令的一点心意。以往总能发现一晚上过去,街头死几个人,现在这样的现象早就消失不见了。

税收多了,沈黎就不用缩手缩脚了,该整改的整改,该修缮的修缮,把破旧的燕回县的城墙修缮得更加坚固了。边城是需要关注安全问题的,不然出了差错,沈黎不好交代不说,百姓才是最遭殃的。

但是过往的商客觉得沈黎还要搞出入证这种东西真是太麻烦了,都不乐意。结果沈黎有次在城门口因为有人伪造出入证,发现了两个在逃杀人犯,他们就都不说话了。

“世子,我们也没有出入证,这可如何是好?”郭易愁眉苦脸地下了马,无奈地望着城门。

闻柏鹤:......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