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 89 章

“手脚放勤快点,家里四处都要打扫干净,做得好,才对得起主家给的丰厚例钱!”

李福也没想到如今自己居然可以在京城混成一个五品大官的管家!如今他托人写信回去,发现自家的子女还有侄子侄女们,都因为他跟着沈黎在京城而沾了光,不论是婚嫁还是活计,都是村中大多数人好!

提起他,大家都道这人是走了时运了!跟着沈郎君,如今哪怕只是个管家,走出去都能挺起胸膛,无人敢招惹。

其实,李福已经被放成良籍了,想回家了,只需跟沈黎告个别,就能直接回去当个富家翁。可是,李福跟了沈黎这么长时间,见识了许多事情,一时间倒也不愿意闲下来。他还把自己的儿子叫过来,在沈言院子里当个小厮。别人都说他傻,自己当了奴才,还要自己的儿子当。

只有李福清楚,在沈郎君家,只要愿意学,就能学到收益终生的本事。他若是把儿子放在村里,倒是也能过得好。可是,他毕竟是见了世面的,知道人与人的差距,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眼界。在村里安稳,可是谁能保证能安稳一辈子?这一代学好了,才能保证下一代继续学好。世世代代都有本事,以后后代遇到灾年,才能保证活得下去。

李福仔仔细细检查桌角,柜角,还有门槛有没有容易磕磕碰碰的地方。如今夫人有孕在身,沈老爷和两位少爷都呵护地跟眼珠子一样,他得把所有隐患排除,不然出了问题,他就是死一百次,都难以弥补。

“今日,大约会有宫中的大监来宣读圣旨,我们家得提前将供奉圣旨的地方准备好,用最好的香,不要把我娘熏着了。另外,你们的衣服都得穿最好的,没有的去库房领……算了,都去领一套新的吧。”沈黎安排地很好,甚至提前跟自家娘亲透露了消息,她兴许会被封诰命。

余氏还不清楚封诰命意味着什么,只记得戏文上讲的只有有德行的好女子才能被封诰。还有面见帝后的机会。大昭的诰命,一般是封给有功之臣的妻子或者母亲。沈黎这次救了荣王殿下,他自己又是五品官,余氏大概可以被封为五品宜人。

“五品宜人啊,那我可要做什么准备?”余氏有些惊慌失措,沈黎就是她的主心骨,于是立马就像沈黎求助。

沈黎笑道:“娘,不必担心,您需要交到上面的户籍证明和其他的凭证,我都给您办好了,前几日就交给了户部。这会儿就等着礼部造册,然后今日跟着圣旨,一道儿给您送过来。您就穿这一身正红色长锦袍,好看得很。”

余氏看着这身明显显得气色好的衣服,还是有些忐忑:“我这头饰……”未免太亮了,她年纪大了,是不是不该作这样的妆扮?

沈黎赶紧道:“李叔,去库房将那套红宝石缠猫眼金丝雀头面拿过来,顺带把那几副配套的红宝石耳饰,手镯,吉祥云纹红璎珞圈都拿来,叫侍女收到我娘的梳妆台上。”

余氏摸了摸头上的一套金头面,“这,不必再换了吧,我看现在就很好。”怀着身子,不太愿意折腾。但若是儿子非要她戴上,她也会戴。

沈黎忙道:“如今哪里能叫您带这些个重头面?您头上戴的这套是缠金丝的,中间镂空,精致又不重。我叫李叔给您拿的那套红宝石头面,不过叫您瞧着高兴。这是我最近看到的时兴头面和配饰,今日是您大喜的日子,该给您送一份礼物。”

余氏看到闪闪发光的一匣又一匣饰品,哪里会不高兴?儿子的品味是好的,被这些东西一打岔,余氏就一点都不紧张了。

沈来秋还叹息道:“如今我是配不上你了,你可是要拿朝廷俸禄的宜人了!我还什么都不是呢!”

余氏不好意思地低下头,“都一大把年纪了,说什么配不上配得上?左右我是什么,都是要跟你一辈子的。”

沈黎:“……”来了来了,爹娘又开始鲨单身狗了。

沈言:“……”爹娘又开始腻歪了。唉,大哥准备礼物都不和他讲,他还什么都没准备呢。不过幸好自己私房钱多,大哥买了宝石头面,他就去买玳瑁珍珠头面吧,看着好看,价格也不比红宝石贵。晚上就给娘补上。

等圣旨到了,余氏就跪在软垫子上,朝着圣旨磕了头。她颤抖着捧着圣旨,将它捧到香炉案上,放到架子去。沈家村的老宅,也曾经供奉过圣旨,只是这份不一样,这份圣旨上写的是她的名字。待她百年,沈家的族谱上就不会只有写在沈来秋旁边,小小的,冷冰冰的沈余氏三个字,而是五品宜人余慧娘,沈来秋之妻,且单独起一行。她还能有生平介绍,与圣旨上夸奖她的内容。

她是沾了自己大儿子的光,不过她大儿子说了,若是没有她,就不会有现在的五品官。所以宜人是她应得的,她是一个好母亲。

余氏自小受的教育告诉她,女子相夫教子就是应当的。可是沈黎却知道她的不容易,甚至比相公更能知晓她操持家里的不易,生子痛苦的不易。

余氏这个当了几十年边缘人物的妇人,在沈黎的鼓舞下,终于正视了自己的优秀。这份封赏诰命的圣旨,无疑就是她贤良的佐证!

看到他娘容光焕发的样子,沈黎也由衷高兴。他娘一直都有着古代底层女性特有的自卑感,这些年气质和样貌都越来越好了,和沈黎不断地夸奖有莫大的关系。这次的圣旨更是弥补了他娘少时缺少的荣誉感,一个女性有了荣誉感,那精神气是不一样的。

总之,陛下的封赏,是赏到他心里去了。这个世上,再没有这一家人更让自己在乎的了。只要家里人越来越好,他才会越来越好。

“你最近有何打算?”闻柏鹤一点都不信沈黎会老实这么长时间,这小子,怎么会这么轻易地接受得罪人的活?除非有好处可谋。

沈黎叹息道:“我是那种不消停的人吗?”

闻柏鹤定定看着沈黎,满脸都在回答:你是。

沈黎叹息道:“三皇子前些日子拜访我,想必是想从我这里优先拿到试题。”所以考题可能会泄露给一些特权阶级,看来,分AB卷是有必要的。

“试题必不可能叫他拿到。”闻柏鹤冷笑道,“这些皇子们,手伸得太长了。我看,早晚要栽跟头。”

沈黎故意离闻柏鹤远一点,促狭道:“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有人告密给三皇子,和我可没甚关系。”

闻柏鹤一揽沈黎的肩膀,将沈黎往自己这边靠,“迟了,你上了贼船。”

闻柏鹤的手掌很烫,仿佛隔着衣裳都能感受到灼人的温度。沈黎不太好意思将肩膀解放出来,因为这样太刻意了。兄弟之间,勾肩搭背是很正常的,他不可以大惊小怪。沈黎这样给自己做心理建设。

好在世子不是腻歪的人,见他不太舒服就立马放下了手。

“你打算做什么?需要我帮忙吗?”

沈黎道:“你若愿意参一股,我倒是觉得可行。我预备开一家书店,专卖《五年科举,三年模拟》,《如何写好策论》,《经义全解》,《典籍完全解读》,《吏部考核三百题》,《县试模拟卷》,《府试模拟卷》……”

闻柏鹤“……”虽然大概知道是和考试有关的书,但是依然不是很懂这些是什么。还从来没有一家书店,卖过专门为了考试服务的书。

“我已经四处招人给我编订这些书了,现在入股,稳赚不赔。”

闻柏鹤失笑:“赔了也没关系,只是一点钱罢了。”

“好吧,那你多投资点,我要将教辅类书籍,卖遍整个大昭!”

“你打算如何定价?”闻柏鹤好奇道。

“我自己编订的辅导资料,价格都不算贵,一本在五十到两百文之间,主要看厚度。若是有大家之作,收录成集,价格在一贯到两贯之间。”产权也是要钱的,沈黎不可能亏待知识分子,而且,纸张本身就很贵。

果然,闻柏鹤吃惊道:“你编订的书,为何价格如此低廉?”

不是闻柏鹤夸张,现在市面上的书,最低都是一百多文一本。珍贵的诗集,文赋,根本买不到。因此沈黎将宝贵的应试经验和题目收集成书,收价还格外低廉,这样卖书,恐怕底裤都要赔没了。

“因为我有活字印刷术,可以将世面上昂贵的雕版印刷术的成本挤兑得不得不换成我的技术。您以为我单单只卖书吗?不,我还卖技术。”

闻柏鹤失笑:“陛下又得想办法跟你做生意了。”

沈黎狡黠地眨眨眼睛:“技术可以免费给陛下,收益也能和陛下一起分享,但是我得叫陛下帮帮忙。而且一旦陛下愿意帮这个忙,朝廷便又能得到一项收益。”

闻柏鹤道:“听起来很好,但是既然搬出陛下,想必这事情不算简单。”

“是啊,打击盗版,维护版权,保护知识产权,任何时代都不太容易。”沈黎担心自己的书出了,也卖了,结果有其他书店盗取内容,然后用更低廉的人工抄写去售卖。那么活字印刷术做出来的意义在哪里?如果盗版横行,他的书店,可能会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破产。毕竟是古代,人工价格低廉,盗版的代价很低,只有靠陛下制定律法,才能减少这样的大规模利用盗版盈利的现象出现。

而且,一旦知识产权的律法被严格执行,手持知识产权的人就可以靠这个吃一辈子的红利,这样对于古代创造新事物的刺激也是巨大的,完全可以促使生产力的发展,让科学和知识破除蒙昧,让百姓知道手里握着知识产权的好处。

假以时日,这片土地就是科学诞生的最好的温床。

“陛下从知识产权产生的红利中收取税收,这份税收,就总体与长期来说,不会很少。经过皇家认证的知识产权,可以在市面上进行买卖,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交接完毕,售卖自己的产权的一方,需要去县衙纳税。”

闻柏鹤道:“想法很好,只是不知陛下愿不愿意。”

沈黎笃定道:“陛下知道这件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没道理不同意。”

试想,若是有人发明新式农具,拥有了官方认证的知识产权书,将授权卖给豪商,那么他的子孙后代都能受益。大家看在眼里,知道创新的好处,那整个国家的氛围就不一样了,会充满创造力。大昭就会越来越强盛,所以陛下没有理由拒绝。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