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整编工部

“轰隆!”

“轰隆!”

“轰隆~”

一发发炮弹轰在了不远处的残垣断壁上面,待硝烟散尽之后,十门火炮皆完好无损,最主要的是已经制造出了铁轮子,可以承载红衣大炮的重量,也就更加方便于攻城作战。

“官家!十门红衣大炮三轮试射之后,均无一损坏!”

火炮司主事曾公亮在检查了十门试射的红衣火炮之后,而后一路小跑着走到了赵祯的身边。

“好!很好!非常好!传朕旨意,火炮司一干人员一律重赏!”

历时三年,大宋总算是掌握了火炮的制造方法,赵祯对这些人都是非常敬佩的,因为他们只是靠着赵祯给的一副残缺不全的图纸,而后通过摸索、一次接着一次的实验,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一点点的进步,终于是把火炮给研制出来了。

“明仲!这样的红衣大炮,不知火炮司每月可以造出多少门?造价几何?”

赵祯想了一下问道。

曾公亮忙回道:“回官家!以工部目前的记忆,每个月大约可以制造十门火炮,按照这几次试炮的情况来看,合格率大约在九成,每门火炮的造价大约在350贯左右!”

曾公亮话落之后,赵祯走到了红衣大炮之前,围着其赚了一圈,炮筒是铜的,后座是铁的,不算后座光炮筒就重一千公斤左右,宋朝一贯钱一千文,一文4克左右,一贯大约4公斤左右,也就是说一门大炮用250贯钱左右,加上工艺什么的,差不多也就350贯左右。

赵祯斟酌了一下,而后说道:“造价到不是太高,只是每月才造十门出来,这效率不高啊!”

曾公亮出言道:“官家!火炮司人手不够,又要负责研发,又要负责生产,每月十门已经算是极限了,若官家想要加快火炮的生产,就必须扩大火炮司!”

“官家!吕相公来了!”

内侍张茂则走到赵祯身边拜道。

“吕夷简来了啊!让他进来吧!朕今日就在火炮司同他商议一下工部整编的事情!”

赵祯来火炮司之前,就一直在考虑整编工部的事宜。

火炮司内,赵祯正在喝茶。

“臣吕夷简拜见官家!不知官家召臣来所谓何事?”

吕夷简在内侍的引领下来到了火炮司议事厅厅之内。

赵祯看了一眼吕夷简,而后说道:“朕今日诏吕相公而来,是为了商讨一下改组工部的事情。”

工部在宋朝一般而言都是打酱油的作用,吕夷简虽然兼任工部尚书,但工部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事情要处理,虽然火炮司隶属于工部,但实际上是归赵祯直辖的。曾公亮虽然是一个五品小官,但对于吕夷简这个工部一把手,是不用听从他任何命令的。

吕夷简见此说道:“官家!工部设有工部营造案、工部材料案、工部兵匠案、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军器所、火炮司等,不知官家打算如何整改,臣定当洗耳恭听!”

赵祯见此说道:“朕打算将工部改为专门的生产部门,不在负责兵器、火炮、甚至水车等百工发明,只是负责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以往工部既要负责生产,又要负责研发,以致于生产效率低下,而研发往往也没什么成果,所以赵祯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将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拆开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吕夷简见此说道:“官家!研发人员和生产人员分开确实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只是一把武器从画图纸到熔炼乃打造开始,都是由一人完成的,若是这样施行的话,只怕武器装备的质量会很难得到保证!”

古代百工之技虽属小道,但无论是铁匠还是木匠,手艺一般都是祖传的,不会轻易传给他人,这也是为什么,生产效率一直不高的原因。赵祯见此笑道:“朕打算实行流水线作业!”

吕夷简不禁皱着眉头问道:“敢问官家,不知什么是流水线?”

赵祯见此说道:“好比一把刀、有刀身、刀靶、刀鞘,朕打算分别让人来负责这三段工艺,也就是每一段工艺都有专门的人来负责打造,如此一来,每人只负责一段工艺的打造,自然就会精,此外即便刀刃开锋也可以成立专门的人员来打造,卿可明白?”

吕夷简在心里一琢磨,顿时明白了赵祯是和意思,忙说道:“若照官家的方法来的话,那么不需技艺多么精湛的工匠,即便是普通壮丁,只要是熟悉了操作之后,也是能够做到的!”

“卿是明白人!朕就是这个意思!”

大宋还是聪明人多啊!

......

翌日,宣政殿朝会,赵祯就将整编工部的事宜给提了出来,而后经过朝廷重臣们再三商讨之后,经过整编之后的工部大致如下。

工部设尚书一名,正二品官员,左右侍郎各一名,正三品官统掌工部大小事务。

除此外设有,农田水利司,道路桥梁司,武器装备司,土木工程司、杂务司,统计司共六司,每司设主事一名,正四品官,相应官员若干名。

农田水利司主要负责水车、农具的打造等等。

道路桥梁司主要负责修路和修桥。

土木工程司主要负责修建城池、要塞、宫殿。

武器装备司主要负责生产武器装备,包括火炮在内。

杂物司的范围就比较广,比如马车的制作,宫内一应家具的制作,甚至还有纺织车的制作等等。

统计司负责统计各司的生产以及花费,相当于后勤部门,但这一司不受工部管辖,隶属于赵祯,所以一定程度上相当于监督部门。

比如赵祯想要造三百门火炮,那么就会通知统计司,统计司算好成本以及制造的时间等,而后开始拨款给武器装备司开始生产,生产完之后,统计司还负责验收工作,而后才交付给赵祯。

以往工部招募的工匠大都是服徭役的普通百姓,一旦被选上,服役多为两三年,且这期间,家里的农活是几乎都干不成的,当然也有官府有时也会出钱招募工匠,但毕竟羊毛都是出在羊身上,之后又会通过增加人头税或者田赋等加在百姓的头上。

赵祯整编工部后,不但需要技艺精湛的工匠,同时也需要年轻体壮的的壮丁,因此赵祯给前来服徭役的工匠还有壮丁都制定了工钱,如此一来众人见有钱可拿,报名的积极性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

工部各司也很快召集齐了所欠缺的人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